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激光
  • 6篇激光器
  • 3篇ND:YAG
  • 2篇全固态
  • 2篇全固态激光
  • 2篇全固态激光器
  • 2篇准连续
  • 2篇内腔倍频
  • 2篇晶体
  • 2篇固态激光器
  • 2篇倍频
  • 2篇KTP晶体
  • 2篇LD抽运
  • 2篇抽运
  • 1篇电机
  • 1篇电视
  • 1篇星形
  • 1篇影像融合
  • 1篇振荡阈值
  • 1篇生物医学

机构

  • 12篇天津大学
  • 6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无锡浩波光电...
  • 1篇无锡津天阳激...

作者

  • 12篇姚建铨
  • 12篇王涛
  • 6篇王鹏
  • 4篇于意仲
  • 3篇李玉翔
  • 3篇陈进
  • 3篇张百钢
  • 3篇李喜福
  • 2篇丁欣
  • 2篇朱孟
  • 2篇温午麒
  • 2篇王杰
  • 2篇蔡军
  • 2篇郭玲
  • 2篇王涛
  • 1篇刘文学
  • 1篇张存善
  • 1篇张帆
  • 1篇王涛
  • 1篇蔡志强

传媒

  • 5篇激光与光电子...
  • 4篇激光杂志
  • 2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D抽运高功率连续1319nm Nd:YAG激光器的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报道了一台LD侧面泵浦的 13 19nmNd :YAG激光器 ,理论分析了激光器的振荡阈值和最佳透过率 ,并在腔长 15cm ,泵浦电流 2 3A ,耦合输出镜透过率为 8%的条件下 ,获得 13 19nm最大连续输出 85W。
李君于意仲姚建铨温午麒丁欣周建勇王涛王鹏
关键词:ND:YAG激光器振荡阈值全固态激光器LD抽运阈值功率能级结构
LD泵浦准连续Nd:YAG/KTP12W红光激光器被引量:14
2005年
报道了使用国产大功率全固态Nd:YAG泵浦组件产生1.3μm附近波长的激光振荡,利用Ⅱ类临界相位匹配的KTP晶体腔内倍频产生高功率的红光激光输出。泵浦组件内包含30个20 W的808 nm二极管阵列,呈三角型阵列分布连续抽运5 mm×125 mm的 Nd:YAG圆棒。为产生高功率的倍频输出,激光器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并使用1个声光Q开关。在泵浦功率大约 470 W时,产生了 12 W的准连续高功率红光激光。
温午麒姚建铨王涛王涛周佳凝朱孟蔡志强周睿朱孟于意仲丁欣
关键词:全固态激光器红光激光器KTP晶体
准连续660nm Nd:YAG内腔倍频激光器的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研制了一台Nd :YAG内腔倍频输出 6 6 0nm红光激光器。分析了腔长对激光功率的影响 ,采用新型径向调整式光学镜片调整架 ,平—平腔结构 ,腔长 390mm ,双灯泵浦 ,KTP晶体内腔倍频 ,并设置声光Q开关 ,获得 6 6 0nm红光输出 2W。
王涛姚建铨李喜福王志勇陈进张百钢王鹏
关键词:KTP晶体
激光电视高速扫描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21
2003年
对激光电视的关键技术———高速激光扫描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提出了一种高速激光扫描系统的结构及相关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系统采用光机扫描方式 ,利用微特电机直接驱动等 10面体旋转反射镜和单面反射镜实现激光电视的行场扫描 ,简化了扫描结构 。
刘文学王涛姚建铨
关键词:激光电视微特电机
光互连中两微腔激光器耦合机制研究
2001年
首先用等效F-P腔的方法计算了多层DBR的反射率,然后在对VCSEL远场分布曲线进行插值拟合得到其远场光强分布的基础上,对光互连中的最小作用单元(两个VCSEL)的相互耦合机制进行了研究.(OD11)
张勇张存善姚建铨王鹏陈进王涛张百钢
关键词:光互连微腔激光器
基于混频效应的宽带激光谐波转换理论被引量:4
2001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激光谐波转换理论 ,指出实际宽带激光谐波转换不能简单应用倍频理论 ,提出同时存在不同波长之间满足和频相位匹配情况 ,因而宽带谐波转换应该是一个倍频加和频的混合转换过程 .在合理设计下 ,不同波长之间的和频效应可以在整个谐波转换中占主导地位 ,突破了传统允许波长的限制 ,这种理论和方法不仅适合二倍频 。
王杰姚建铨于意仲王鹏张帆王涛
关键词:宽带激光混频非线性光学
基于自由曲面光学的双模态生物医学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提高光学分子影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的耦合图像质量,基于自由曲面光学技术建立了光学分子影像与CT影像肿瘤病灶组织的自由曲面光学通道,实现了双模态影像融合显示。采用肿瘤病灶组织的微进、多空间、多焦点自由曲面光学曲面镜头与成像面的设计方法,建立双模态影像融合镜头与成像面的微分方程,解出病灶组织自由曲面的光学曲面光焦度变化曲线。采用反求工程中的自由曲面光学重构技术,对病灶组织自由曲面的光学通道曲面进行离散和重建,提高了光学分子影像与CT影像双模态融合的图像质量。采用自由曲面光学通道技术融合显示光学分子影像与CT影像双模态影像的方法合理可行,提高了融合影像信号的清晰度与信噪比。
王涛王涛郭玲郭玲姚建铨姚建铨曹兴国蔡军蔡军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
太阳能硅片双束激光划槽方法与装置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提出一种太阳能硅片双束激光划槽方法和装置,它利用Z型谐振腔的Nd:YAG激光器,声光Q开关调制,经直角棱镜发射双束激光,扩束聚焦输出到太阳能硅片表面,划槽最小线宽:20μm,最大划片速度:120mm/s、使生产率提高100%,节约能源30%。
王涛李玉翔王涛李玉翔刘晓雯姚建铨刘晓雯
LD抽运的高效率内腔倍频绿光激光器
2001年
提高绿光总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半导体抽运的绿光单台最高输出功率已经达到315 W,倍频最高效率达到82%. 我们分析了端面抽运情况下抽运光耦合系统的设计,得出了最佳聚焦光斑尺寸,并且指出抽运光斑尺寸对激光器单模运转特性的影响,光斑尺寸并非越小越好,应该综合考虑选取抽运光斑的尺寸为稍大于腔内基模振荡光的光斑尺寸,以便实现最佳模式匹配,同时能够单模运转.对LD抽运的固体激光器声光调Q内腔倍频进行了理论研究,指出降低腔内基波的损耗是提高谐波转换效率的关键.实验采用简单直腔,在输入LD抽运光12 W的情况下,利用4 mm×10 mm的YAG晶体,在放入声光开关10 kHz的重复频率下,1064 nm输出2.6 W;采用KTP晶体内腔倍频得到了532 nm绿光2.1 W的输出功率,在声光调Q情况下基频-倍频光的转换效率超过80%,光-光效率达到17.5%,为今后实现大功率绿光的运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OC1)
陈进姚建铨朱孟于意仲王涛张百钢王鹏王杰
关键词:LD抽运内腔倍频绿光激光器
激光动态识别Line元件三维形状及动态的研究
2001年
介绍了一种利用激光及动态定位技术实现对无人化生产线(简称Line)上的元件的三维形状、及动态进行在线动态识别及检测新方法.提出了激光三维信息及动态信息的采集方式,论述了瞬时动态定位的原理及应用,建立了在线动态三维建模的有关数理模型,建立了激光动态识别Line元件三维形状及动态的系统. 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中,无人化生产线(简称Line)上的元件,诸如电子元件、电子插接件、金属零件及非金属零件、特别是一些具有放射性或有毒的元器件,它们在Line上,须判定其形状、位置、状态及在线动态,以及对它们进行在线动态检测. 利用激光照射扫描Line上的元件,通过两个以上摄像机配之以瞬时动态定位系统,由计算机进行中央集成控制及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建模.按Line上元器件特点编制智能识别软件,编制数据处理及建模程序,编辑智能示教软件.运行全部软件,即可实现,示教记忆元器件模式,控制激光智能扫描,采集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之后建模智能识别Line上元器件的形状、位置及在线动态.(PE15)
王涛李喜福郭玲姚建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