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基于螺杆挤出式工业陶瓷3D打印技术的最佳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结合现有橡胶挤出机的喂料挤出方式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工业陶瓷聚合物共混材料的新型三维(3D)打印成型方法。根据工业陶瓷聚合物共混的最佳混合喂料配方,利用自主设计的新型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进行打印成型实验,将输料温度、喷头温度、出料速度、成型平台温度4个因素作为实验变量,采用正交试验打印出实验模型毛坯件,根据所得毛坯件的表面精度和成型品质进而确定出工业陶瓷聚合物共混3D打印最佳成型工艺。 汪传生 张伟 江瑞 马亚标 边慧光 晁宇琦关键词:工业陶瓷 正交试验 频率和功率对轮胎微波加热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在双波导入射功率均为5 k W时,分别对(915±25)MHz频率范围和925 MHz频率时的双波导不同功率分配下的微波加热效率以及轮胎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效率随微波频率的变化呈类似于正/余弦曲线波动,在微波作用频率为925 MHz时,微波加热效果最好;双波导功率分配越趋近于一致,微波加热效率越高,轮胎温度场分布越均匀。 李涛 张伟 陈海龙 梁云 李庆领关键词:轮胎 微波加热 功率 温度场 有限元模拟 橡胶微波-传统联合加热硫化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圆波导模式下橡胶的微波-传统联合加热硫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与微波加热硫化过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仅采用微波加热方式,硫化胶内部温度较高,外部温度较低;而采用传统加热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方式,加热一定时间后,胶料内外能够同时被加热,胶料内部的温度梯度较小,内部温度分布较均匀。 陈海龙 李涛 张伟 梁云 李庆领关键词:橡胶 微波加热 硫化过程 温度分布 基于粉体喂料3D打印机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成型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粉体喂料3D打印机,以拉伸强度为试验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颗粒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机筒温度215℃,螺杆转速8 r·min^(-1),喷头温度230℃,打印平台温度45℃。通过打印轮胎和蜂窝状模型验证了最佳成型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汪传生 蔡宁 边慧光 晁宇琦 王虎子 张伟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强混合复合材料双螺杆双喷头3D打印机的设计 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针对现有市场3D打印机成型方式的局限性以及精度差的问题,设计出一套强混合复合材料双螺杆双喷头3D打印机。该装备采用两个喷头固定不动,打印平台沿三维坐标轴移动的形式,主机打印机机头采用双螺杆结构来进行喂料,提高物料的均匀性。喷嘴处设计了一套高精度熔体流量泵,可以精确控制物料挤出,解决自流的问题。另外,分别对泵体结构和阀体结构所打印出的模型件进行微观形貌测试,得出用泵体结构打印出的模型表面光洁度较好。 汪传生 马亚标 张伟 江瑞 边慧光 蔡宁胶料热物性对微波加热硫化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闪光导热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异戊橡胶(IR)在硫化过程中的热物性参数进行测量,得出热导率和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IR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微波加热硫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热导率和比热容恒定或随温度变化等4种情况下胶料内部的焦耳热密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热导率变化对胶料温度分布影响不大,而比热容变化的影响较大。 李涛 陈海龙 梁云 张伟 李庆领关键词:异戊橡胶 热物性 微波硫化 温度分布 U形管式换热器管板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006年 简要介绍了U形管式换热器管板设计规范;并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和绘图,实现了对U形管式换热器管板的优化设计。该研究对于U形管式换热器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骆晓玲 李云花 张伟关键词:管板 优化设计 11.00 R20 S815型全钢载重子午胎硫化过程的数值模拟与硫化测温 2013年 对11.00R20S815全钢载重子午胎进行了硫化测温,并测量了各胶料的热物性参数,对其硫化工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硫化期间轮胎内部存在较明显的温度分布梯度,轮胎各部位的硫化历程差别较大,胎冠和胎肩等部位的后硫化效应不容忽视。 李涛 张伟 范连翠 杨广志 辛旋 李庆领关键词:全钢载重子午胎 硫化测温 数值模拟 底层硬质合金间隔分布自润滑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2023年 为了提高45钢的减摩和润滑性能,选择石墨和YG8硬质合金棒作为电极材料,利用电火花沉积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底层硬质合金间隔分布的自润滑涂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Image J软件以及EDS对涂层形貌、组成成分进行观察和研究,利用HSR-2M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分析了相同条件下自润滑涂层、基体和石墨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以及不同条件下自润滑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厚度75μm、表面粗糙度1.679μm的自润滑涂层均匀、致密,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相较于基体和石墨涂层明显下降。在载荷为40N和往复摩擦频率为400t/min时,自润滑涂层的摩擦系数最小分别为0.213和0.225。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的耐磨性和润滑性能受底层硬质合金、往复摩擦频率以及载荷的影响,原因是底层硬质合金层不仅能为顶层石墨涂层提供支撑,同时还能与石墨结合生成新的润滑膜,提高自润滑涂层的耐磨性和润滑性。 吕壮 曹同坤 张伟关键词:电火花沉积 摩擦磨损性能 箱型微波腔体的设计及其棱角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传统的理论计算,结合Ansys数值模拟内部电场分布,发现传统的箱型微波谐振腔设计思想不适用于设计大型微波加热装置。在此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切除8个尖锐棱角并圆角化,模拟结果显示,谐振腔内部电场分布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比较一系列模拟结果,发现200mm半径圆角可使电场分布效果达到最佳。 李涛 张伟 陈海龙 梁云 李庆领关键词:微波谐振腔 电场分布 数值模拟 圆角 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