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重庆市北碚城区小学生课业安排卫生学调查
- 2008年
- 周珺赟李静
- 关键词:学生保健服务
- 知性德育的辩白——对知性德育的重新认识被引量:4
- 2010年
- 我国当前德育实效性低下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人将其归咎于所实行的知性德育模式并试图提出其他德育模式来代替,从而造成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混乱。本文试图从知性德育模式形成的历史和缺陷入手,从正面和反面重新认识并肯定知性德育模式的意义。
- 李静
- 关键词:知性德育
-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学科建设问题的理论探索
- 2012年
- 制应用型学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线。通过阐述应用型学科建设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建设原则及其建设的基本任务等问题及其理性思考。
- 李静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
-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有意义学习,教师应促使学生的自我完善等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教育理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
- 李静
-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观高校学生事务和谐校园
- 幼儿园体育课运动量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幼儿园体育课运动量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否有效促进幼儿体质和健康,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5所城市幼儿园共15个样本班中选取了90名幼儿,通过测查法对样本班体育课的时间和样本幼儿的运动密度、运动强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园各年龄班体育课的总时间安排和运动密度基本合理;体育课各部分的时间分配不尽合理,基本部分时间太少;体育课的强度不够。
- 李静任娜娜黄琴林
-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量幼儿园健康教育
- 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生态化被引量:2
- 2011年
- 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 李静杨晓萍
-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生态化研究型教师跨学科性
- 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需要的特点——基于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法,以重庆市316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为样本,从专业发展内容、方式和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专业发展内容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需要程度最高,对普通文化知识的需要程度最低;对思想教育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发展的需要最为强烈;对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需要低于对科研能力发展的需要。2.在专业发展方式上,对外出培训和观摩学习的需要程度最高,对个体引导式和校本培训的需要程度较低。3.在专业发展环境上,对学习资源的需要明显高于对组织制度的需要;在学习资源中,对外出进修的机会、学校的鼓励支持需要较为强烈;在专业发展的"重要他人"中对领导支持、专家引领和配偶理解的需要强烈。
- 李静
- 关键词:农村教师中小学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 汉字构形特征与幼儿认知的共鸣——幼儿汉字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通过文献梳理与作品分析,从幼儿感知觉与汉字形态结构特征的关系、汉字构形思维方式与幼儿思维特点的关系、汉字透视取像特征与幼儿对画面组织方法的关系探讨了幼儿学习汉字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幼儿汉字教育具有可行性。
- 李静
- 关键词:汉字汉字教育幼儿感知思维
- 你懂得孩子“调皮”背后的心声吗?——从“问题”孩子想开来
- 2010年
- 情景再现
彩珠今年4岁,在老师眼里,这个长得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却活脱脱是个“问题儿童”。她在幼几园早常常抢小朋友的玩具,跟小朋友打架,平时也不爱跟小朋友玩,自己坐在一旁,坐着坐着就突然大哭,
- 李静
- 关键词:孩子心声情景再现
- 一堂早期阅读课引发的思考
- 2007年
- 前不久重庆市某幼儿园举行了一堂幼儿早期阅读公开课。这堂课的对象是大班幼儿.教师选用的阅读材料来自日本漫画家五味太郎的《兔子先生散步去》,从中选择了七幅图编成一个简短的故事.并用幕布将图遮起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逐渐揭开幕布。第一幅图是兔子的家.小房子的门上画着兔子的头像:第二幅图是兔子先生散步到一个有小桥标志的地方,教师问大家这是什么标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起来,有的说是积木,也有的说是桥;第三幅图显示的是一座桥.桥下有流水:第四幅图又出现了一个陷阱标志.
- 黄晶刘云艳李静
- 关键词:阅读课教师选用故事情节大班幼儿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