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 作品数:1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静电纺丝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 2019年
- 锂离子电池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储能装置,正极材料作为其中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静电纺丝技术是纳米纤维制备的先进技术,已被广大研究人员引入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中。本文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 许健伟王静刘青青夏博翔
- 关键词:静电纺丝技术正极材料储能装置纤维制备
- Si_3N_4陶瓷的特性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综述了 Si3 N4陶瓷的特性、晶体结构、粉末的制备、烧结技术以及应用 .并重点介绍了影响其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的因素 .最后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考虑的方向 .
- 王静王晶宇赵淑金蔡强
- 关键词:SI3N4陶瓷显微结构力学性能
-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被引量:10
- 2010年
- 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强调基础理论与最新知识融合的知识结构,强调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力求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教师讲授、课堂讨论,配套实验两个相辅相成的教学环节。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王静王素梅宋春梅李洪波金宝士
-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 新材料产业化形势下《材料物理性能》的教学研究与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结合新材料产业化,介绍佳木斯大学《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新材料产业化形势下材料物理性能的"实事教学法",并对其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具有佳木斯大学特色的具体实施方案。该课题的研究为最终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新材料产业形式下的材料类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
- 曲立杰马春力黄志求田春英王静武淑艳
-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改革
- 铸造纳米硅包覆碳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 微米尺寸纳米结构Si-C复合材料是一种希望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然而大规模、低成本合成高性能纳米Si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报道了低成本规模化合成Al/Na掺杂富含缺陷Si纳米棒方法,这种独特结构Si纳米棒通过精化熔铸快速凝固...
- 王静许健伟刘士斌吴宝柱张文博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共晶AL-SI合金裂解
- 文献传递
- 《金属固态相变原理》理论教学改革初探
- 2018年
- 针对《金属固态相变原理》课程提出了严把预习关、研学于教、构建课程互联网并增设期中考试的教学方法,并以讲好前沿1学时为导向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明显,该方法行之有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并使不及格率降低到5%以下。该课题的研究为最终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材料类大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曲立杰黄志求袁世丹马春力王静武淑艳李星逸
- 关键词:金属材料理论教学改革
- 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被引量:9
- 2010年
- 背景:实践证明,有机和无机材料单独应用都不是理想的支架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聚乳酸类复合材料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复合材料之一。目的:观察复合支架材料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h内Wistar大鼠的颅盖骨,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对获得的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与鉴定。然后将第3代细胞与聚乳酸/壳聚糖纤维、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硅酸钙、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羟基磷灰石-硅酸钙三种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培养3,6,9d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材料周边的细胞形态,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和MTT法观察3种支架材料对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三种材料均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分化、增殖,而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支架材料较聚乳酸/壳聚糖纤维、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硅酸钙支架材料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效果更好,证实其生物相容性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魏丽李德超王静侯霞
- 关键词:细胞相容性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骨组织工程
- 钠离子固体电解质Na_(3)PS_(4)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硫化物电解质Na3PS4因具有众多优势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在提高其离子电导率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在对其化学稳定性、与电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等方面研究还在不断深入。本文分别对Na_(3)PS_(4)的制备工艺、结构以及离子电导率做了系统评述,着重介绍了机械球磨、熔融淬火、固相烧结与液相合成四种方法。最后,对Na_(3)PS_(4)仍存在的问题予以给出,并展望了Na_(3)PS_(4)下一步可能的发展方向。
- 夏博翔王静
- 关键词:机械球磨离子电导率固体电解质液相合成固相烧结
- 模板诱导匀相沉积法制备HA/SF材料及生物性能
- 王静孟祥才田雪粉郭怿罗
- 关键词:生物性能
- 聚多巴胺对钛合金表面沉积生物活性硅酸钙的影响
- 利用酸蚀法和微弧氧化法分别对医用钛合金表面进行处理,再经聚多巴胺薄膜表面修饰后,利用水热矿化法制备硅酸钙生物活性涂层,并研究聚多巴胺对经不同表面处理的医用钛合金生物诱导沉积能力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王静余多超张文博尹成张宏勇
- 关键词:钛合金表面处理硅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