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可法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污泥干化焚烧集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随之产生的污泥处置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环保问题。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污泥深度脱水、热干化、清洁焚烧和污染物控制方面的研究开发进展情况和典型示范工程.研究和探讨了适合我国污泥焚烧处置技术,以期为巨量的污泥提供可以大规模、资源化和可持续安全处置的有效途径。
- 王飞严建华池涌李晓东蒋旭光黄群星金余其陆胜勇马增益倪明江岑可法
- 关键词: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污染控制
- 全场彩虹技术测量喷雾浓度及粒径分布被引量:9
- 2013年
- 喷雾颗粒的浓度、粒径等多参数的同时测量是研究喷雾的关键.对应用全场彩虹技术测量双组分液滴的浓度及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基于改进的Nussenzweig理论,对液滴折射率和粒径分布采用无分布函数算法进行最优化求解,然后通过折射率与浓度的关系反推液滴浓度.用模拟全场彩虹信号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该算法可准确反演具有单峰分布、双峰分布粒径特征的液滴群的折射率与粒径分布.并对体积分数从0%到100%的乙醇溶液喷雾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所测得折射率与理论值符合,粒径分布稳定.该技术在喷雾浓度测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吴迎春吴学成Sawitree Saengkaew姜淏予洪巧巧Gérard Gréhan岑可法
- 关键词:折射率粒径
- 燃煤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分离研究
- 降低CO2化学吸收技术的能耗,提高吸收效率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用混合吸收液来实现CO2高效低能耗分离。试验表明,在MEA吸收剂中添加相对浓度(α)为0.2的MDEA后,吸收液对CO2的脱除性能要稍微优于单一...
- 方梦祥晏水平汪桢仲伟龙朱德臣骆仲泱岑可法
- 关键词:膜吸收SO2
- 文献传递
- 新建670t/h电站水煤浆锅炉低NOx燃烧技术成功应用
- 本文介绍了在一台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新建670t/h 超高压水煤浆锅炉(配200MW 汽轮发电机组)上采用低 NOx 燃烧技术(水煤浆再燃技术和分级配风技术)的燃烧调整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再燃和分级配风技术都能有效...
- 赵翔孟德润周俊虎杨卫娟黄镇宇刘建忠岑可法
- 关键词:水煤浆锅炉再燃
- 文献传递
- 燃煤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分离研究
- 降低 CO化学吸收技术的能耗,提高吸收效率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用混合吸收液来实现 CO高效低能耗分离。试验表明,在 MEA 吸收剂中添加相对浓度(α)为0.2的 MDEA 后,吸收液对 CO的脱除性能要稍微...
- 方梦祥晏水平汪桢仲伟龙朱德臣骆仲泱岑可法
- 关键词:膜吸收SO2
- 神府烟煤以及贵阳贫煤分别与木屑掺烧灰沉积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利用CCD相机和沉积探针组成的在线监测系统,在50 kW下行炉上研究了木屑与神府烟煤以及贵阳贫煤的掺烧灰沉积特性。灰渣沉积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烟煤掺烧灰沉积厚度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贫煤掺烧灰沉积厚度则随着木屑掺烧比例增加而减小。烟煤中掺烧木屑比例为0、6.7%、15%和22%时,渣层稳定厚度分别为1.37、3.85、11.50、20.56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分别为0.44、0.41、0.30、0.26。贫煤掺烧木屑比例为6.7%、15%和22%时,稳定厚度分别为18.65、10.97和9.78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分别为0.29、0.31、0.33。掺烧木屑之后,灰渣初始层中Ca、K元素显著增加。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灰中熔融相比例增加,因为木屑灰分中含有较多的Na 2O、K 2O等碱金属氧化物,而Al 2O 3、SiO 2等含量较少,降低了灰的熔融温度。
- 胡世豪张佳凯岑可法周昊
- 关键词:生物质热流密度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