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27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电子电信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光纤
  • 10篇色散
  • 8篇光学
  • 8篇光子
  • 7篇晶体光纤
  • 7篇光纤光学
  • 7篇光子晶体
  • 7篇光子晶体光纤
  • 6篇微结构光纤
  • 5篇连续谱
  • 5篇超连续
  • 5篇超连续谱
  • 4篇教学
  • 3篇电路
  • 3篇电路原理
  • 3篇多极法
  • 3篇光纤光栅
  • 3篇光栅
  • 2篇色散补偿
  • 2篇色散平坦

机构

  • 27篇燕山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石家庄职业技...

作者

  • 27篇王伟
  • 12篇侯蓝田
  • 11篇齐跃峰
  • 10篇韩颖
  • 8篇周桂耀
  • 5篇毕卫红
  • 5篇李江昊
  • 5篇杨建菊
  • 4篇赵兴涛
  • 4篇吴国庆
  • 4篇刘丰
  • 3篇张燕君
  • 3篇王伟
  • 3篇左玉婷
  • 3篇王伟
  • 2篇刘燕燕
  • 2篇朱奇光
  • 2篇牛静霞
  • 2篇刘志宏
  • 2篇毕新英

传媒

  • 5篇光学学报
  • 2篇教学研究
  • 2篇物理学报
  • 2篇中国激光
  • 2篇红外与毫米波...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光通信技术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中国电子教育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船舶工程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计算机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飞秒泵浦不同锥长微结构光纤超连续谱的产生
2016年
对飞秒脉冲泵浦下,不同锥长及锥腰直径的微结构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快速低温拉锥方法”,在保持d/A不变的情况下,对实验室自制的空气孔间距以=6.53μm,归一化孔径d/A=0.79的微结构光纤进行了拉锥,分别得到6,8,10 mm等不同锥长微结构光纤。理论计算表明,随着锥长变长,锥腰直径变小,锥腰处零色散波长向短波移动:未拉锥及6,8和10 mm锥微结构光纤锥腰处零色散波长分别为1 129,885,806和637 nm。利用中心波长为810 nm,重复频率76 MHz,脉宽120 fs的钛蓝宝石飞秒激光器对拉锥后微结构光纤进行了实验研究:锥长为6 mm时,泵浦光中心波长位于整根光纤的正常色散区,锥腰的零色散点附近,内脉冲拉曼散射和级联四波混频是光谱初始展宽的主要因素。泵浦功率达到450 mW时,在可见波段390~461 nm及红外波段1 134~1 512 nm形成—5 dB的平坦宽带连续光谱。泵浦功率达到500 mW时,出现366~2 450 nm覆盖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的超连续谱,其光谱红蓝移边缘已经接近实验用微结构光纤的传输带宽。锥长为8mm、泵浦功率为450 mW时,在群速度匹配和群加速度失配的共同影响下,连续谱蓝移边缘达到366 nm,比6 mm锥时蓝移9 nm;锥长为10 mm时,由于锥腰处零色散点移动到可见光区域,可见区光谱仍能满足相位匹配条件。通过级联四波混频效应,在可见区域实现了频率上转换及光谱蓝移。泵浦光功率达到500 mW时,在382~412 nm得到谱宽仅为30 nm,转换效率达到27.7%的频率上转换。
刘志宏王伟王伟韩颖杨建菊韩颖周桂耀
关键词:微结构光纤超连续谱
飞秒脉冲抽运掺镱微结构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利用钛蓝宝石飞秒激光器抽运自制的掺镱微结构光纤,对微结构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及超连续谱产生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当抽运光偏离Yb^3+吸收最高峰85 nm时,仍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在飞秒脉冲抽运下,位于反常色散区的发射光首先被位于正常色散区的抽运光激发、放大并俘获,然后演化为超短脉冲,随后在微结构光纤中产生非线性效应.微结构光纤1发射光位于零色散波长附近,产生基阶孤子并在拉曼作用下红移,微结构光纤2发射光位于距离零色散波长较远的反常色散区,产生高阶孤子分裂效应形成超连续谱,但是1380 nm处的OH-吸收限制了超连续谱的进一步展宽.忽略抽运光耦合效率、微结构光纤损耗等因素的影响,输出光谱中超连续谱的产生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8%以上,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残余抽运光和发射光均展宽为超连续谱.在0.50 m长的微结构光纤中,获得了较高的波长转换效率和较宽的超连续谱.通过拉锥处理,零色散波长发生蓝移,最终产生的超连续谱相在短波处范围展宽,而在长波处范围缩短.因此利用钛蓝宝石飞秒激光器抽运Yb^3+掺杂微结构光纤,可以获得可调谐的超连续谱.
王伟左玉婷王伟左玉婷林天旭徐海东卿源韩颖齐跃峰侯蓝田
关键词:超连续谱产生波长转换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和飞秒激光源的近红外波段宽带孤子和可见区高效色散波产生的实验被引量:2
2016年
将钛宝石激光器产生的飞秒激光脉冲泵浦实验室自制的高非线性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脉冲的中心波长为820 nm,位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接近于零色散的反常色散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一阶孤子的中心波长发生了红移,同时产生的色散波的中心波长则发生蓝移进入可见光区.当泵浦功率达到0.45 W时,色散波与残余泵浦的输出功率比为42.67,色散波的带宽达到81 nm,而处于近红外波段的红移孤子带宽可达231 nm.利用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近红外波段宽带孤子和可见区高效色敬波的实验对飞秒激光频率转换和光谱展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杨建菊周桂耀韩颖侯蓝田李曙光王伟王伟赵兴涛
关键词:色散波
纳米膜修饰长周期光纤光栅生物传感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针对长周期光纤光栅用作折射率传感器时对低浓度溶液不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纳米膜修饰的光栅生物传感器,实现了抗原生物分子的低浓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经薄膜修饰后的光栅传感器,对低浓度的抗原溶液探测的灵敏度有了显著提高。当羊抗兔IgG浓度(质量浓度)为固定值0.01mg·mL^(-1)时,随着兔IgG浓度的增加,覆膜长周期光纤光栅峰值损耗响应明显。实验测得周期为445,460,500μm的生物传感器对应的浓度灵敏度分别为2101.5,1306.5,575.9dB·mg^(-1)·mL。待测抗原浓度仅与光栅峰值损耗有关,实验测得兔IgG最小浓度为0.0003125mg·mL^(-1)。该传感器灵敏度高、无需标记、稳定性强,且结构简单不易受电磁干扰,在生物传感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齐跃峰贾翠刘磊刘磊张瑾刘燕燕
关键词:光纤光学长周期光纤光栅生物传感
理论实践强结合性课程知行合一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7
2020年
分析在工科教学中,"知"与"行"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分离与脱节问题,从课程教学角度探讨知行的统一与融合,提出知行合一教学模式,从知行内容层级划分与映射、知行合一模型构建和融合实施方案设计3个核心内容介绍教学模式的构建,以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为例,阐述知行合一教学实践过程,最后通过问卷分析教学效果,说明挑战与机遇。
李江昊刘丰王伟
关键词:知行合一讲练结合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工程教育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当前专业基础课《电路原理》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适合本校《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学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案例,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及时的教学反馈与评价,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吴国庆张燕君朱奇光王伟齐跃峰齐跃峰
关键词:电路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大创项目"重申请轻建设"现象分析与对策探索
近几年,大创培训计划蓬勃发展,已成为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但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重申请轻建设"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本文从一名大创指导教师及项目评委角度分析了出现重申轻建现象的原因,并探索了几点对策,目的是...
李江昊王伟刘丰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深紫外超连续谱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光子晶体光纤作为光学非线性良好介质,对超连续谱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深紫外超连续谱光源在许多应用中有急切的需求,然而由于实验条件和光纤参数等方面的影响,利用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产生深紫外(<280nm)超连续谱的报道较少。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在深紫外区的频率变换,并分析其产生的物理机理。使用钛宝石飞秒激光器将实验室自制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反常色散区泵浦,研究了不同泵浦功率和泵浦波长对深紫外区超连续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泵浦波长固定为860nm时,深紫外频率光谱展宽范围随泵浦功率的增加而逐渐展宽;泵浦功率固定为0.4 W时,泵浦波长的增加不仅展宽超连续谱范围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深紫外区光谱的转换效率。当泵浦波长为870nm,泵浦功率为0.4 W,实验所用光子晶体光纤长度为1.45m,零色散波长为825nm时,光子与色散波的交叉相位调制使深紫外基模超连续谱扩展到最短波长212nm。
杨建菊韩颖王伟王伟周桂耀赵兴涛侯蓝田牛静霞
关键词:深紫外光子晶体光纤反常色散区超连续谱
高非线性石英基光子晶体光纤产生宽带可调中红外孤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研究发现双包层结构能降低石英基光子晶体光纤损耗,并制备一种高非线性双包层结构石英基光子晶体光纤来进行实验研究.使用钛宝石飞秒激光器将实验室自制的石英基光子晶体光纤在反常色散区泵浦,研究不同的泵浦功率和泵浦波长对中红外超短脉冲孤子的影响,并分析了石英基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红外超短脉冲孤子产生的物理机理.结合实验发现在泵浦功率为827 nm,功率从0.1 W增加到0.42 W时,中红外第一个孤子随功率增加从1933 nm移动到2403 nm,可调范围达到470 nm,为石英基光子晶体光纤产生宽带可调超短脉冲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杨建菊韩颖屈玉玮牛静霞左玉婷王伟王伟王伟周桂耀
关键词:中红外反常色散区孤子
全固态双层芯结构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被引量:2
2017年
提出了一种全固态双层芯结构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该光纤以纯石英材料为基底,通过引入一种掺锗高折射率石英柱和两种掺氟/硼的低折射率石英柱,对端面折射率分布进行调节,以形成双芯结构。在对此光纤模式演化及耦合特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极法对其模式耦合位置与强度随光纤结构参数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色散特性与光纤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光纤结构参数,设计出两种光纤:光纤1在1550nm处色散值达-8465ps/(nm·km),与SMF-28单模光纤熔接损耗仅为1.89dB,可对长度为其500倍的SMF-28单模光纤的色散值进行补偿;光纤2与SMF-28单模光纤的熔接损耗仅为1.41dB,可对长度为其15.5倍的SMF-28单模光纤在C波段的色散值进行补偿,最大残余色散绝对值仅为1.38ps/nm。与石英-空气孔微结构光纤相比,所提出的全固态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易制备且易与传统通信光纤熔接。
王伟屈玉玮左玉婷左玉婷孟凡超孟凡超张春兰韩颖
关键词:光纤光学微结构光纤色散补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