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兴泉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基因
  • 2篇肝炎
  • 2篇肝炎患者
  • 1篇毒液
  • 1篇阳性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应激反应
  • 1篇鱼肝油
  • 1篇鱼肝油酸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效果
  • 1篇治疗基因
  • 1篇酸钠
  • 1篇痰液
  • 1篇涂片
  • 1篇涂片法

机构

  • 9篇重庆市綦江区...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9篇李兴泉
  • 2篇杨春
  • 1篇刘莉
  • 1篇李建华
  • 1篇李丽

传媒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基因1b型CHC患者,其中观察组53例接受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对照组53例接受达塞布韦单药治疗,两组治疗持续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考核超快速病毒学应答(SRVR)、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和随访12周时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观察组SRVR、RVR、ETVR和SVR分别为88.7%、94.3%、100.0%和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9%、75.4%、83.0%和90.5%,P<0.05);在治疗12周结束时,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0.8±4.6)U/L和(29.7±2.4)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2.2±5.1)U/L和(48.1±3.6)U/L,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P<0.05)。结论应用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清HCV RNA转阴率,且安全性尚可。
李兴泉杨春李诗源翁凯彭麟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利托那韦病毒学应答
HIV感染者肝功能异常与肝病预后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研究HIV感染者的肝功能异常和肝病的预后情况相关性。方法 选择綦江区人民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00例住院及门诊HIV感染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讨论和肝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HIV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多数为男性、性传播病例,主要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疹、发力、腹泻等情况,肝功能异常一般为轻度肝损伤,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脏生化指标均低于肝功能非异常患者。结论 HIV感染者的用药十分复杂,临床中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肝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测,进而对肝毒性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夏红李兴泉任灵
关键词:HIV感染肝功能异常肝病预后效果
216例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年
216例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胃肠镜检查,实验组患者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吞服胶囊大小药丸状的无痛胃肠镜。结果:对照组患者呕吐率、咳嗽率、躁动率、放弃治疗率均高于实验组,经过对比对照组患者检查中心率和血压明显的高于检查前,实验组患者在检查时血氧饱和、心率和血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有重要的作用,无痛胃肠镜检查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捕捉到细小的病灶,为治疗、诊断肠胃疾病争取了时间,提高了诊疗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李兴泉
关键词:胃肠镜消化内科临床疗效
一种感染科临床用便携式手持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感染科临床用便携式手持消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栓接有固定框;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将消毒液倒入到一个测量筒内,在对消毒液倒入时医务人员通过观察测量筒上的刻度线能够了解到倒入...
李兴泉李丽彭麟
脓毒症患者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降钙素原、核因子κB水平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脓毒症患者中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TREM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与肠道菌群失衡的相关性。将2016年5月—2019年6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脓毒症组,同期收治的未并发脓毒症患者50例纳入非脓毒症组,同期到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之间肠道菌群α多样性、肠道菌群含量,以及血清sTREM1、PCT、NF-κB水平的差异,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组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类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含量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血清sTREM1、PCT、NF-κB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中sTREM1、PCT、NF-κB水平与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呈负相关(P<0.05),与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果提示,脓毒症患者中血清sTREM1、PCT、NF-κB水平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联。
刘莉吴晓颖李兴泉
关键词:降钙素原核因子ΚB脓毒症肠道菌群紊乱
基于多重靶向宏基因组学痰液样本分析在疑似肺结核诊断的可靠性研究
2023年
研究基于多重靶向宏基因组学痰液样本分析在疑似肺结核诊断中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采用痰涂片和多重靶向宏基因测序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进行病原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多重靶向宏基因测序技术的诊断结果优于痰液涂片法(P<0.05)。结论 通过多重靶向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病原菌,其检测结果准确率高于痰液涂片法,可靠性更高,值得推广。
李兴泉彭麟梅前垒张德勤
关键词:肺结核
鱼肝油酸钠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鱼肝油酸钠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3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使用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观察组联合普萘洛尔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止血和半年内再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DA、SOD、胆碱酯酶水平比较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静脉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肝油酸钠联合普萘洛尔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激反应和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彭麟李兴泉李建华余建华吴永芳
关键词:鱼肝油酸钠普萘洛尔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应激反应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谵妄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2例ICU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ICU患者通过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谵妄发生率,值得推广。集束化护理的目的就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改善其护理结局,进而降低ICU患者的谵妄发生率。
张德勤梅前垒彭麟李兴泉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ICU重症患者谵妄护理效果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血清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79例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被分为3组,每组93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Peg-IFN-α皮下注射治疗或恩替卡韦联合Peg-IFN-α治疗,均持续治疗48 w,评估疗效。常规检测血清生化学、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结果在治疗48 w末,联合组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2.3%和21.5%,Peg-IFN-α治疗组分别为22.6%和15.1%,而恩替卡韦治疗组则无血清HBeAg转阴或HBeAg血清转换者,联合组尚有一些零星的病例发生HBsAg转阴(3.2%)或HBsAg血清转换(2.2%);联合组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分别为(1.9±0.3)lg s/co和(0.5±0.1)lg s/co,Peg-IFN-α治疗组分别为(2.2±0.2)lg s/co和(0.6±0.1)lg s/co,均显著低于恩替卡韦治疗组【分别为(3.6±0.2)lg s/co和(1.3±0.2)lg s/co,P<0.05】,而联合组和恩替卡韦治疗组血清HBV DNA载量均显著低于Peg-IFN-α治疗组(P<0.05);联合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0.9±4.5)U/L和(28.4±5.3)U/L,恩替卡韦治疗组分别为(31.5±3.6)U/L和(32.3±4.7)U/L,均显著低于Peg-IFN-α治疗组【分别为(48.1±4.2)U/L和(42.7±5.0)U/L,P<0.05】。结论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和Peg-IFN-α治疗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血清学转换率,在优势人群可能获得功能性治愈,值得深入研究。
彭麟杨春李兴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恩替卡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