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卵管妊娠中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凋亡
- 2009年
-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输卵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 30例既往月经规律、妊娠囊尚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取材均包括输卵管妊娠受精卵种植部位和非种植部位的输卵管标本。经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确定种植部位,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和非种植部位输卵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的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71.13±19.89)%显著多于非种植部位的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4.96±1.57)%(P<0.01)。结论输卵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可能是人类输卵管妊娠发生中胚泡植入输卵管上皮的机制之一。
- 许多
- 关键词:输卵管异位妊娠凋亡
- 输卵管妊娠中输卵管上皮Calbindin-d28k表达变化
- 2009年
- 目的:以输卵管妊娠的输卵管标本为研究对象,观察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CaBP-d28k)在输卵管妊娠输卵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CaBP-d28k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30例既往月经规律、妊娠囊尚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每例患者取材均包括输卵管妊娠受精卵种植部位和非种植部位的输卵管标本。经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确定种植部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aBP-d28k在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和非种植部位输卵管上皮中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30例输卵管妊娠非种植部位的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均可见CaBP-d28k蛋白及CaBP-d28kmRNA强阳性表达。种植部位的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CaBP-d28k蛋白及CaBP-d28kmRNA表达较非种植部位明显减少(P<0.05),有些种植部位CaBP-d28k蛋白表达甚至缺如。结论: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的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CaBP-d28k蛋白及CaBP-d28kmRNA表达较非种植部位明显减少,推测CaBP-d28k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可能存在密切联系。
- 许多
- 关键词:输卵管输卵管妊娠
- 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纱布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应用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纱布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结果:14例全部成功止血,保留了子宫,治愈率达100%。术后无副作用,子宫复旧良好。结论: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纱布填塞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有临床推广价值。
- 许育娴许多周洲朱红鹰
- 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早期、快速、准确、无创伤,能够在胚胎发育的较早期,安全、准确地对出生缺陷作出诊断。通过无创伤性的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是临床产前诊断的目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染色体和基因分析技术,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与染色体基因特异性探针的出现,目前广泛用于产前诊断各种染色体异常,尤其是在母血胎儿细胞遗传学诊断和胚胎植人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将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 许多王晨虹
-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无创伤胎儿细胞胚胎植入前诊断
- PIGF、sVEGFR-1和sEng对调节血管平衡与死胎发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目前很多领域已开展对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其在病理产科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在子痫前期妊娠妇女血浆中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在死胎中的作用尚少见报道。探讨死胎临床病因学与胎盘生长因子(PI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变化的意义,以及不同原因死胎母亲羊水及母体血清VEGFR-1、PIGF、和sEng浓度的变化,并探讨血管生成因子及抗血管生成因子变化与死胎发生的关系,为死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开辟新思路。
- 张泽华许多王晨虹
- 关键词:死胎血管生成诱导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病理学
- 普贝生用于中晚期妊娠利凡诺引产失败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普贝生用于中晚期妊娠利凡诺引产失败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中晚期妊娠利凡诺引产失败的患者分成普贝生组(n=12)和催产素组(n=12),分别阴道后穹窿内放置普贝生和催产素2.51U加入5%葡萄糖500ml内静滴。观察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和副作用。结果普贝生组在促宫颈成熟效果和引产效果上显著高于催产素组(P<0.05)。结论普贝生用于中晚期妊娠利凡诺引产失败后的补救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 周洲许多王晨虹许育娴
- 关键词:地诺前列酮依沙吖啶引产
-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利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高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对910例孕16~27周高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并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910例高龄孕妇,羊水培养成功891例,成功率为97.91%。5例术后流产,流产率为0.55%。检出43例异常核型,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4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例,嵌合体2例,结构异常11例。结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高龄孕妇产前诊断是安全、有效且必要的。
- 许多
- 关键词: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产前诊断高龄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人输卵管中的表达与变化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输卵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方法:收集月经规律、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输卵管组织33例,绝经期妇女输卵管组织15例。育龄妇女输卵管标本取材均包括峡部、壶腹部和伞部,按月经周期分为增生早期组6例,增生中期组5例,增生晚期组5例,分泌早期组7例,分泌中期组5例和分泌晚期组5例。绝经妇女输卵管取壶腹部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应用LeicaQ55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阳性细胞表达强弱。结果:育龄妇女输卵管3段上皮和基质中均有EGFR蛋白表达,上皮细胞阳性表达高于基质。壶腹部和伞部上皮细胞EGFR阳性表达高于峡部,且在增生早期较低,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中期增高,分泌晚期下降。绝经期妇女输卵管上皮EGFR表达最低。结论:人输卵管组织中存在EGFR表达,且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推测EGFR可能参与输卵管多种生理作用。
- 许多
- 关键词:输卵管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 P选择素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的特有疾病,是造成母胎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有较多关于子痫前期的研究和学说,但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P选择素(P-selectin)属于黏附分子家族,妊娠期间主要来源于活化的血小板,对炎症和血栓的形成具有启动和放大作用,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引起母胎特有的临床表现。目前研究证实,P-selectin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综述P-selectin的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进展。
- 岳永飞许多
- 关键词:P选择素先兆子痫妊娠
- ICAM-1、P-selectin、D-dimer在子痫前期胎盘和血浆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P-selectin)、D二聚体(D-dimer)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子痫前期患者39例为研究组,37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ICAM-1、P-selectin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浆ICAM-1、P-selectin和D-dimer的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ICAM-1、P-selectin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均有ICAM-1、P-selectin和D-dimer的表达,子痫前期组的血浆ICAM-1、P-selectin和D-dime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ICAM-1、P-selectin和D-dimer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监测这些指标对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岳永飞许多
-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P-选择素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