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萍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气田
  • 3篇长兴组
  • 3篇储层
  • 2篇地质
  • 2篇地质建模
  • 2篇盐岩
  • 2篇生物礁
  • 2篇双重介质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长兴组生物礁
  • 2篇储集
  • 2篇储集层
  • 1篇低压气井
  • 1篇增压开采
  • 1篇三维地质
  • 1篇三维地质建模
  • 1篇剩余气
  • 1篇水侵

机构

  • 4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刘国萍
  • 4篇游瑜春
  • 2篇李秀鹏
  • 2篇曾大乾
  • 2篇李辉
  • 2篇龙胜祥
  • 2篇李宏涛
  • 2篇郑文波
  • 2篇张睿
  • 2篇石志良
  • 1篇姜淑霞
  • 1篇李中超
  • 1篇肖开华
  • 1篇张纪喜
  • 1篇宿亚仙
  • 1篇余启奎
  • 1篇彭松
  • 1篇郑文波

传媒

  • 3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藏储层特征描述与开发关键技术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给酸性气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针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酸性天然气资源丰富、沉积环境多样、渗流规律复杂等特点,系统梳理与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围绕四川盆地碳酸盐岩酸性气藏所形成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分析其适应性与面临的技术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下一步科研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石化围绕四川盆地普光、元坝、川西等气田开展技术攻关,主要形成了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藏礁滩相储层精细刻画、三维双重介质地质建模和高精度数值模拟等关键技术,有力地支撑了酸性天然气的上产和稳产;②为了进一步实现碳酸盐岩酸性气藏的高效开发,亟须开展以下技术攻关——礁滩相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高含硫气藏储层、井筒硫沉积预测、控制及治理,高含硫边底水气藏剩余气定量表征,生物礁气藏底水锥进动态预测,“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注CO_(2)抑制碳酸盐岩气藏边底水的锥进;③在下一步研究中,需要不断加强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以及联合攻关,切实落实地质—工程一体化、建模—数模一体化,为打造核心技术与特色技术夯实基础,使中国石化天然气业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玉丹曾大乾郑文波顾少华刘国萍石志良张睿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藏储集层精细刻画
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层序沉积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被引量:26
2015年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目前已全面转向开发,随着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迫切需要精细描述储层结构,总结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为此,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果,结合物性数据、测井曲线等分析成果,重点研究了该区长兴组生物礁的层序地层、沉积相、储层特征以及储层结构。结果表明:①该区长兴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高频层序界面上、下电测曲线突变响应特征明显,电测曲线组合变化特征与高频层序所控制的沉积旋回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②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上部三级层序(SQ2)中的台地边缘外侧并呈条带状分布,纵向上由2个明显的成礁旋回构成,在横向上具有"东早西晚"不对称规模发育的分布特征;③生物礁(滩)型储层总体以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溶孔白云岩储层为主,主要发育于2个四级层序中部上部生物礁礁盖部位,具有"层数多、单层薄、不同类型储层呈不等厚互层、非均质性强"和"双层储层结构"的特征。结论认为.高频层序控制了该区生物礁沉积微相的分布,是影响储层发育与空间展布的关键因素。
李宏涛龙胜祥游瑜春刘国萍李秀鹏
关键词: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礁储集层特征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形成控制因素与发育模式被引量:15
2016年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地震资料,重点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碳酸盐岩层序、沉积相、储层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物礁储层结构和发育控制因素,总结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SQ2中的台地边缘相带,纵向上由两个明显的成礁旋回构成,横向上呈"东早西晚"不对称分布,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生物礁(滩)型优质储层以低孔、中低渗溶孔云岩为主,主要发育于四级层序上部生物礁礁盖部位,具典型"双层储层结构"。成岩早期大气水溶蚀和白云岩化是储层发育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受高频层序控制生物礁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也是控制长兴组生物礁准同生期的大气水溶蚀和白云岩化作用的关键因素。埋藏溶蚀、埋藏白云岩化以及破裂作用进一步改善储集岩物性。元坝气藏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具有"岩相控储、早期形成、后期改造"的发育模式。
李宏涛肖开华龙胜祥游瑜春刘国萍李秀鹏
关键词:储层结构生物礁长兴组四川盆地
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
2023年
中国石化已在四川盆地成功开发了普光和元坝两大高含硫气田,但进入“十四五”以来气田开发进入稳产中后期,面临水侵及硫沉积日益严重、剩余气分布复杂、部分气井油压接近外输压力等新问题。为实现气田稳产和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以普光高含硫碳酸岩盐气田为例(以下简称普光气田),对气田开发调整的关键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了储层精细表征及建模、剩余气精细表征与挖潜、控水、控硫、增压开采等5个方面形成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揭示了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不同储集空间类型的孔-渗特征,形成了“相控+震控”储层精细建模技术,精细表征了储层非均质性空间展布;②建立了普光气田5种类型剩余气分布模式,确定了普光气田储层非均质性控制纯气区剩余气分布,受井网完善程度和高渗条带分布控制,水侵区剩余气分布呈现小零散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剩余气挖潜技术;③提出了普光气田采取“高部位控产、低部位排堵结合”的控水治水对策,实现水侵前缘均匀推进;④明确了储层硫沉积主要发生在近井地带(小于6 m),可导致渗透率最大下降70%~80%(表皮增大6.5~12倍),实验证实了重复酸压治硫效果好于注入溶硫剂;⑤建立了考虑产水及硫沉积的气井多相渗流产能评价方法,确定了气田增压潜力、增压幅度、增压时机及增压方式。结论认为,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的实施,确保了气田自“十四五”以来稳产目标的实现,研究成果对我国高含硫气田开发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曾大乾曾大乾游瑜春李中超宿亚仙姜淑霞张睿姜淑霞石志良彭松张纪喜刘国萍彭松余启奎李童
关键词:高含硫气田
深层碳酸盐岩强非均质储层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以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长兴组储层为例
2024年
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地层埋深大、礁滩相发育、基质物性差、天然裂缝广泛发育、储层非均质强等特征,开展此类强非均质储层双重介质的三维地质建模具有很大的挑战。为此,将储层建模对象划分为基质与裂缝2大介质,基于单井解释数据与地震波阻抗数据体,通过井-震结合、逐级相控、多趋势融合概率体约束建立基质模型;按照分尺度、分期次建模思路,通过融合成因-地质-地震,综合构造应力场、距断层远近和裂缝地震敏感属性,采用熵权法联合专家经验评价的方式,多元融合构建裂缝空间展布约束体;在该约束体约束下,以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方法构建裂缝模型。对融合后的基质-裂缝双重介质模型开展气藏数值模拟,各井历史拟合率最高可达90%,拟合误差控制在20%以内,模型拟合精度较高。
李辉李辉游瑜春刘国萍曾大乾刘国萍
关键词: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