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预后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和预后,掌握该病的各亚型临床特点、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50例吉兰-巴雷患者,根据其电生理表现、临床表现分为Bickerstaff脑干脑炎叠加吉兰-巴雷综合征(BBE-GBS)组、脑神经型(CNV)组、Miller-Fisher综合征(MFS)组、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AIDP)组。分析各型患者的GBS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组达峰值时HFGS评分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MAN和AIDP组有显著差异(P<0.05),AIDP与BBE-G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AN与BBE-G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GBS达峰值时HFGS均值情况显示,AMAN与BBEGBS组病情较AIDP组严重,AMAN与AI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AN与AIDP组3个月、6个月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P与BBE-GBS组在3个月、6个月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AN与BBE-GBS组3个月、6个月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真性球麻痹、达峰时HFGS≥3是GBS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AIDP为中国GBS的主要亚型,AMAN与BBE-GBS组3个月、6个月的预后均不如AIDP组,CNV与MFS组预后较好。GBS患者分型为重型、真性球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GBS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 王玉明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分型真性球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aroxysmal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PSH),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症候群,又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间脑发作、交感风暴、自主神经风暴、温热植物神经失调等,可由多种颅脑损伤所致,临床以发作性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发热、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出汗等)伴姿势或肌张力障碍为特征[1,2],一般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不等。
- 王玉明陈艳兰
-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颅脑损伤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中选取6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起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达到93.9%,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9.7%,明显比观察组更低,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为(2.3±1.2)d,住院时间为(26.8±3.1)d,均比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起效快,有助于患者各项功能早日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玉明
- 关键词: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
-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IDD)患者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IIDD患者(IIDD组),其中多发性硬化(MS)组39例、视神经脊髓炎(NMO)组12例,另选取40例同期住院的非脱髓鞘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尿酸、Hcy水平及尿酸/Hcy比值,并分析其与MS组患者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S组、NMO组、IIDD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尿酸/Hcy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MS组患者EDSS评分与Hcy水平呈正相关,而与尿酸水平、尿酸/Hcy值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尿酸可能在IIDD中起到保护作用,而高Hcy水平可能起到促发IIDD的作用,尿酸/Hcy比例失衡可能是IIDD发病的重要环节及因素之一,尿酸/Hcy比值越低,可能预示发生IIDD的风险越高。
- 王玉明
- 关键词: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视神经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