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 作品数:44 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D应变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及TAVI患者左室整体功能
- 目的: 1、通过测量4D左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心肌应变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轻、中、重不同程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分层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2、利用4D左室心肌应...
- 张敏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心肌应变左室功能射血分数
- 特发性CD_4^+T淋巴细胞减少症伴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的护理1例被引量:3
- 2004年
- 连晓风唐跃琼张敏
- 关键词:护理措施ICL
- 大剂量赤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赤芍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SAP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加强监护、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抗感染等);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赤芍煎剂,予胃管内注入。观察2组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的时间,血淀粉酶、白细胞、血钙、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淀粉酶、白细胞、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2组血钙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赤芍治疗SAP,可尽快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魏晓朱德增张敏张文俊刘岩
- 关键词:赤芍中西医结合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冲击治疗的护理体会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运用环磷酰胺加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有效缓解52例、死亡2例,冲击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冲击治疗显效迅速,系统化护理干预可减轻冲击治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较好地度过冲击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张敏
- 关键词:红斑狼疮护理
- 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规律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总结中药复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用药经验和特点,探讨其用药规律,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收集1970-2006年核心期刊中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共入选复方83首,再对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进行分析;通过总结有效率及疗效评价指标等探讨中医药治疗SAP现状.结果:目前治疗SAP以泻下、理气、清热、活血为主.应用最多的是大黄,应用频率达到100%.中医药在治疗重症胰腺炎方面,效果是肯定的,平均有效率89.12%;固定方剂鼻饲为主,随证加减占39.66%;平均疗程8.7d;治疗效果以症状改善为主.结论:泻下法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理气、清热、活血常与其联合应用.中药治疗SAP效果肯定,但需规范化.
- 张敏朱德增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药治疗泻下法疗效评价
- 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剂,包含主药、润滑剂、助流剂、填充剂、黏合剂、崩解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适量润滑剂和主药粉碎混合,增加主药流动性;将适量助流剂和该片的填充剂混合增加该填充剂的流动性;选取合...
- 高申戴子渊韦忠明朱全刚丁雪鹰高静刘继勇王晓宇张敏张丽娟莫冬海王学彬庞亚娟
- 文献传递
- 赤芍合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研究背景急性胰腺炎(AP),现代中医学上属“胰瘅”范畴,因酗酒或暴食,或情志刺激,或继发于胆石、蛔厥等病之后,湿热邪毒壅积于胰所致,以急起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尿血淀粉酶增高为主要表现。在临床上,AP可根据程度不同...
- 张敏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药治疗泻下法疗效评价中西医结合
- 文献传递
- 聚酰胺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胺衍生物,该聚酰胺胺衍生物为普朗尼克修饰的聚酰胺胺。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聚酰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聚酰胺胺衍生物,不仅细胞毒性小,而且转染效率高,非常适于作为基因载体材料应用。
- 高申王翔武鑫范伟朱全刚丁雪鹰高静刘继勇张敏王晓宇张木子荷
- 文献传递
- 经皮给药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皮给药纳米制剂,该纳米制剂含有:曲酸二棕榈酸酯、聚合物材料、刺鼠蛋白、油酸,所述聚合物材料形成纳米制剂载体,其表面修饰有刺鼠蛋白和油酸,内载有曲酸二棕榈酸酯。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经皮给药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和...
- 高静钟延强高申储藏涂晔张玮黄景彬王晓宇张敏袁飞林亚玲孙治国刘俊杰
- 文献传递
- 7种美白化合物对皮肤黑素细胞的体外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研究7种美白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皮肤黑素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利用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胞中黑色素含量,以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法)测定化合物对黑素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各化合物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对黑素细胞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这7种化合物均能抑制黑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
- 张玮高静张敏王晓宇侯雪梅高申
- 关键词:黑素细胞黑色素酪氨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