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蓉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阻塞性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病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细胞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肺病
  • 2篇肺病患者
  • 2篇肺疾病
  • 2篇病患
  • 1篇蛋白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 1篇血清TNF-...
  • 1篇血嗜酸性粒细...
  • 1篇炎症
  • 1篇支气管

机构

  • 7篇淮安市第一人...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淮阴卫生高等...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淮安市肿瘤医...

作者

  • 7篇朱蓉
  • 3篇洪永青
  • 3篇孟自力
  • 1篇刘荣
  • 1篇高新怀
  • 1篇潘继承
  • 1篇张玉领
  • 1篇王立新
  • 1篇耿新普
  • 1篇刘家秀
  • 1篇陈炜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淮安市肿瘤医院呼吸科收治的中重度COPD 14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氧分压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及一氧化碳弥散容积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COPD可有效改善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耿新普刘荣乐兆喜刘寿林朱蓉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沙美特罗替卡松血气分析
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娜娜朱蓉孟自力
联合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TNF-α、CRP及前清蛋白的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反应[1]。COPD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
刘家秀张玉领朱蓉潘继承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炎症表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炎症表型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0例,按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3组,嗜酸性粒细胞<100为A组86例,嗜酸性粒细胞100~300为B组102例,嗜酸性粒细胞>300为C组92例.同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A组、B组和C组的FeNO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组>B组>A组(P<0.05);FEv1占预测值和FEV_(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的FEV_(1)占预测值和FEV_(1)/FVC对比无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的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组>B组>A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FEV_(1)占预测值和FEV_(1)/FVC无明显相关性(P>0.05).C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呈正相关(P<0.05),与FEVJFVC%呈负相关(P<0.05);与FEV_(1)占预测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水平呈正相关,二者能够反映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道的炎症反应,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的评估、病情的程度及后期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唐平平洪永青高新怀朱蓉王立新
关键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嗜酸性粒细胞
牛磺酸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朱蓉陈亮孟自力洪永青
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均实施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用吸痰管常规吸痰,灌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BAL,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灌洗组治疗后1 h SpO2、4 d气道吸气峰压及动脉血气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灌洗组治疗后7 d白细胞总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灌洗组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机械通气支持下,行气管镜BAL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能缩短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住院时间及改善患者病情。
朱蓉洪永青孟自力陈炜
关键词:机械通气支气管肺泡灌洗呼吸衰竭
肺微生物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已经证明健康肺部存在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肺微生物群失调与COPD的发生、急性加重次数及病死率有关。肺微生物可能通过调控炎症或免疫过程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全面了解肺微生物群在COPD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和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肺微生物组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与COPD进展之间的关系及潜在的机制,以期开发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茆晓妍朱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