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滔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血压
  • 3篇脑白质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高血压
  • 3篇白质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脑梗塞
  • 2篇脑梗塞患者
  • 2篇基因
  • 2篇梗塞
  • 2篇氨酸
  • 2篇伴发

机构

  • 9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沈滔
  • 8篇毛蕾
  • 8篇王博
  • 7篇刘团结
  • 5篇方麒林
  • 3篇丁联斌
  • 3篇姜国林
  • 3篇钟玲
  • 2篇厉倩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周免疫细胞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免疫细胞变化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笔者医院24h内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在入院后3h内进行相关血液指标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潜在因素,随后利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在预测脑梗死转归上的诊断价值。并且采用χ2检验以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一般临床资料、生存结局以及感染发生情况在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及降低组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预后不良患者4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后良好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平均血糖水平、C反应蛋白C(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及平均脑梗死面积是潜在影响患者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 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表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及NLR增加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2.15,P=0.031;HR=1.91,P=0.022; HR=3.61,P=0.000); ROC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NLR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08、0.748和0.642。并且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病死率以及感染率明显高于未减少组。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及NLR增加有潜力成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且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风险较高。
毛蕾王博刘团结沈滔徐玉萍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急性脑梗死预后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在伴发H型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中的表达作用
王博方麒林厉倩刘团结丁联斌姜国林毛蕾沈滔钟玲
40例奥扎格雷钠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纳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与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15天为一疗程,观察2组间的疗效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5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单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效果明显。
沈滔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银杏达莫脑梗死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在伴发H型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中的表达作用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在脑梗塞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及遗传表达,探索临床干预新思路,推动转化医学的发展。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58例,单纯H型高血压患者86例,伴H型高血压...
王博方麒林厉倩刘团结丁联斌姜国林毛蕾沈滔钟玲
文献传递
脑卒中患者脑萎缩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索影响脑卒中后脑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合并有脑卒中史的脑萎缩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182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既往史,用颈动脉超声对患者进行双侧颈总动脉检测,利用磁共振成像进行颈内动脉狭窄检测。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脑卒中后脑萎缩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脑卒中后脑萎缩的潜在评估指标。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心房颤动、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内动脉颅内段平均血流速度、糖尿病对脑卒中后脑萎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联合颈内动脉颅内段平均血流速度评估脑卒中后脑萎缩的准确性较高(AUC=0.864)。结论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检测可预防脑卒中后脑萎缩,对于有相关病史的脑卒中患者及早进行脑萎缩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
毛蕾王博刘团结沈滔徐玉萍
关键词:脑卒中脑萎缩影响因素
脑白质差异在多系统萎缩和帕金森病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与帕金森病(PD)患者之间的临床鉴别诊断的特异生物学标志物。方法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住院或门诊随诊的MSA-P患者10例,PD患者15例,同期健康对照组15名,联合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BSS)、感兴趣区分析法(ROI),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的临床分析研究。通过TBSS,对3组间的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率(MD)进行两两比较的定性分析研究,再将MSA-P组与PD组之间有差异的簇集选作ROI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研究。由1名固定的临床医师采用盲法对两种疾病患者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价ROI所得定量数据与患者病程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PD组和健康对照组,MSA-P组在左侧丘脑前辐射(ATR)[ROI检测值分别为0.371(0.287~0.535),0.472(0.390~0.594),0.473(0.388~0.555);P值分别为0.008,0.008]和左侧上纵束(SLF)[ROI检测值分别为0.397(0.291~0.469),0.456(0.338~0.560),0.473(0.427~0.530);P值分别为0.013,<0.01]的FA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两种纤维束的FA值与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分别为r=-0.807,P=0.005和r=-0.455,P=0.022。相较于健康对照组,MSA-P的脑白质纤维束存在较多异常。结论左侧ATR和左侧SLF脑白质纤维束的异常可作为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特异标志物,且这两种纤维束的FA值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观测指标。
吉莉沈滔毛蕾苏云楠刘团结方麒林徐玉萍王博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扩散张量成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胆红素、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血胆红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82例,中型(16~30分)61例,重型(31~45分)55例,选取同期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胆红素、hs-CRP和Hcy水平变化,观察胆红素、hs-CRP和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s-CRP[(14.82±1.93)mg/L]和Hcy[(23.76±8.59)μmol/L]水平较对照组[(1.24±0.47)mg/L、(7.23±3.82)μ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TBIL[(11.91±3.82)μmol/L]和IBIL[(6.54±1.26)μmol/L]水平较对照组[(15.53±2.18)、(9.95±2.98)μ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hs-CRP和Hcy水平[(18.04±2.27)mg/L、(27.73±8.03)mg/L]高于中型组[(14.93±2.02)mg/L、(24.06±8.63)μmol/L]和轻型组[(12.58±1.18)mg/L、(20.87±7.52)μmol/L]患者,中型组hs-CRP和Hcy水平高于轻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重型组患者TBIL和IBIL水平[(8.97±2.08)、(3.64±3.29)μmol/L]低于中型组[(10.87±2.37)mg/L、(5.51±2.87)μmol/L]和轻型组[(14.65±3.98)mg/L、(9.25±2.25)μmol/L]患者,中型组TBIL和IBIL水平低于轻型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hs-CRP和Hcy水平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发展,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血胆红素、hs-CRP和Hcy水平有关。
王博毛蕾沈滔
关键词:胆红素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脑小血管病( SV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脑S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诊断将其分为无症状脑梗死组(SBI,56例),脑白质疏松组(LA,143例),颅外段动脉硬化组( EC,28例),颅内段动脉硬化组( IC,31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分析其对脑SVD发病的影响。结果脑SVD患者以老年女性居多,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且尿酸、Hcy、CRP 水平也普遍升高。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Hcy均是SBI、LA、EC、IC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是SBI(OR:3.47,95%CI:1.76~4.65)、LA(OR:2.98,95%CI:1.48~5.64)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而血浆Hcy与EC、IC无明显相关性( P>0.05)。 LA患者中随着Fazekas分级的增加,血浆Hcy水平依次升高( P<0.05)。结论血浆Hcy与脑SVD,尤其是SBI、LA具有相关性,是脑S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脑大血管病变( EC、IC)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王博沈滔毛蕾钟玲方麒林姜国林丁连斌刘团结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无症状脑梗死脑白质疏松
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脑白质病变(WML)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1例CSVD患者,根据磁共振WML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组(n=72)组和中重度(n=79)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白昼血压、夜间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并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其与WML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年龄、高血压比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昼夜节律变化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人数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与WML呈显著正相关(OR=1.086,95%CI:1.036~1.139,P=0.001;OR=2.397,95%CI:1.008~5.702,P=0.048);舒张压昼夜节律变化与WMH呈显著负相关(OR=0.922,95%CI:0.852~0.996,P=0.041)。结论:舒张压昼夜节律减弱与年龄、高血压一样,也是CSVD患者WML的独立危险因素。
丁联斌沈滔毛蕾徐玉萍王博刘团结方麒林
关键词:脑白质病变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