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永新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农村
  • 4篇农业
  • 2篇增长方式转变
  • 2篇剩余劳动力
  • 2篇农产
  • 2篇农产品
  • 2篇农村剩余劳动...
  • 2篇农村市场经济
  • 2篇农业产业
  • 2篇农业产业化
  • 2篇农业增长
  • 2篇农业增长方式
  • 2篇农业增长方式...
  • 2篇农用
  • 2篇农用生产资料
  • 2篇劳动力
  • 1篇定购
  • 1篇增加农民收入
  • 1篇人均纯收入
  • 1篇人口

机构

  • 10篇山东省委党校

作者

  • 10篇袁永新
  • 1篇郭振宗
  • 1篇王善厚

传媒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理论学刊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东岳论丛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山东经济战略...
  • 1篇理论教学
  • 1篇“三个代表”...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3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被引量:2
1998年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一论述表明,推进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
袁永新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科技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作用的经济学解释
<正> 农业产业化经营自1993年从山东产生开始,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人们当时的预期。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农业产业化较为科学的称谓。农业产业化经营有...
袁永新王善厚
文献传递
关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问题被引量:3
1997年
关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问题袁永新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袁永新
关键词: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论农村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机制
1996年
论农村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机制○袁永新我国农村市场取向的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如何认识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以及如何建立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认为,...
袁永新
关键词:市场经济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1998年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袁永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要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
袁永新
关键词:农民收入问题农民问题农民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小康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论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类型与途径
1997年
论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类型与途径袁永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15年内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以来,经济理论界及政府有关部门已就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又是整个国民...
袁永新
关键词:增长方式转变集约型增长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成本农业比较利益农业增长方式
论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被引量:1
1996年
我国农村市场取向的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如何认识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以及如何建立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仍然既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又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论述我国农村改革的趋势,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及建立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思路。 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是在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下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
袁永新
关键词:农村市场经济经济运行机制微观经济主体农村经济体制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村商品经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
1998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袁永新一、导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人力资源由边际效益低的地区向边际效益高的地区转移,是每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规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趋势...
袁永新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跨区域流动剩余劳动力流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
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30年理论与实践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农业。经过30年的农业改革与发展,我们不仅解决了9亿农民吃得饱、穿得暖的难题,也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思路。在我国30年波澜壮阔的农业改革与发展中,山...
袁永新郭振宗
文献传递
试析我国粮食增长的特征与成因
1990年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特别提出:“要迅速在全党全国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和发展农业的热潮,齐心合力把农业搞上去,确保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因此,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在粮食生产上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确保今后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十分有益的。本文试图通过对1949至1987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分析,说明我国粮食增长的特征与成因,着重探讨1985年粮食大幅度减产以及此后出现连续五年徘徊现象的原因。
袁永新
关键词:粮食产量合同定购农村生产关系农用生产资料粮田面积农产品价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