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致密砂岩中硅质胶结物的硅质来源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二段为例被引量:21
- 2015年
- 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岩心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砂岩中硅质胶结物的硅质来源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须二段硅质胶结物的主要产出形式为次生加大石英和孔隙充填自生石英,硅质来源有内部和外部2种来源。内部来源主要包括碎屑石英因压溶作用、砂岩内部的黏土矿物转化释放的游离硅,外部来源主要为下伏泥岩段的黏土矿物转化释放并通过裂缝向上运移进入须二段砂岩的SiO2和少量热液硅质来源。以不同岩石类型的硅质来源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为基础,结合储层物性综合分析表明,须二段大部分硅质胶结物对储层起破坏作用,少量早期分散的次生加大石英对储层孔隙起一定的保持性作用。
- 罗龙孟万斌冯明石谭先锋张世华孙茹肖春晖
- 关键词: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
- 致密砂岩自生伊利石的成因及其对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以川西地区须四段储层为例被引量:76
- 2011年
-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四段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砂岩骨架颗粒中岩屑含量高而长石含量极低。自生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高岭石,其中自生伊利石呈碎屑颗粒包膜、充填于次生粒内溶孔中的网状集合体和充填于粒间的非网状集合体3种方式产出。第一种为早期形成的蒙脱石经伊蒙混层转化而来;第二种由埋藏期钾长石的伊利石化作用形成;第三种由钾长石和早期形成的高岭石在深埋期间通过伊利石化作用形成。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具有双重影响。它能降低储层的渗透率,影响储层质量,但颗粒包膜伊利石可以阻止石英次生加大的形成从而保护原生孔隙,埋藏成岩过程中蒙皂石-伊利石的转化反应以及钾长石和高岭石的伊利石化作用能促进钾长石的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因此,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对于砂岩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因而有利于相对优质储层的形成。
- 孟万斌吕正祥冯明石张世华李敏麦发海
- 关键词:致密砂岩自生伊利石
-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形成模式被引量:28
- 2010年
- 在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藏的形成机理及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储层和圈闭发育特征研究,运用成藏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归纳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划分成藏体系并总结形成模式。综合研究认为,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藏的条件;充足的烃源岩和较高的生气强度、良好的输导条件、适时的古隆起和古斜坡、圈闭发育、大面积分布的巨厚储层、优良的保存封盖条件是控制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上三叠统包括下部和上部两个成藏体系,下部成藏体系包括高压驱赶和低压吸拉两种天然气成藏模式,上部成藏体系主要以毛细管导入、水溶气运移释放和浮力顺优势通道输导等3种天然气成藏模式为主,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成藏动力学机制和不同的分布特征。
- 苏永进唐跃刚张世华房新娜
- 关键词:主控因素成藏体系天然气藏上三叠统川西坳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