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素敏

作品数:45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4篇宫腔
  • 18篇宫腔镜
  • 17篇手术
  • 16篇子宫
  • 11篇腹腔
  • 11篇腹腔镜
  • 9篇纵隔
  • 8篇妊娠
  • 8篇子宫纵隔
  • 8篇宫腔粘连
  • 6篇生殖
  • 5篇电切
  • 5篇电切术
  • 5篇诊治
  • 4篇预后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术后
  • 4篇腔镜手术
  • 4篇切除
  • 4篇机体

机构

  • 4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新南威尔士大...
  • 2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5篇王素敏
  • 11篇顾小燕
  • 8篇黄晓兵
  • 7篇花向东
  • 6篇杨大震
  • 5篇许锋
  • 4篇曹剑
  • 3篇石晓燕
  • 3篇石晓燕
  • 2篇唐卉
  • 2篇翟永宁
  • 2篇杨静
  • 2篇贾雪梅
  • 2篇阮红杰
  • 2篇苏亦平
  • 1篇沈嵘
  • 1篇申艳
  • 1篇谭笑梅
  • 1篇顾平清
  • 1篇高玲娟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妇产与遗传(...
  • 1篇第十一届中-...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宫颈癌防治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调节蛋白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高玲娟顾平清王素敏童华苏亦平申艳李青杨莉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占世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是世界上宫颈癌高发区之一,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在13.15万人左右, 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73%-93%,且发病...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生物学特征蛋白调节
宫腔镜诊治妊娠组织物残留40例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妊娠组织物残留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诊治的40例妊娠组织物残留患者,分为Ⅰ组无血流异常组(21例)及Ⅱ组血流异常组(1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残留妊娠物宫腔内滞留时间、术前血β-hCG值及超声团块最大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静脉全麻下采用宫腔镜手术去除宫腔残留妊娠组织物。两组手术时间及膨宫液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宫腔镜一次性完全清除残留妊娠物的治愈率均为100%,无子宫穿孔、大出血、TURP(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月经复潮时间为术后2~6周,月经量较术前均无明显减少。术中同时诊治14例合并宫腔粘连,1例合并子宫不全纵隔,15例患者均在术后2个月宫腔镜二探,再次宫腔镜手术率37.5%(15/40),均未发现再次宫腔粘连或残余纵隔。结论宫腔镜手术可直视下完全清除残留妊娠物,并对并存的宫腔粘连或子宫纵隔等宫内疾病即诊即治;且在宫腔镜术中使用冷环技术可避免宫腔粘连的发生。宫腔镜手术治疗妊娠组织物残留安全、有效,利于保护女性生育力。
许锋王素敏贾雪梅顾小燕
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
副卵巢合并子宫纵隔1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异位卵巢包括副卵巢和多余卵巢,是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其发生率尚不明确,2000年Vendeland等报道其发生率为1:29000-700000[1]。异位卵巢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盆腔痛、痛经、不孕。值得重视的是约1/3的异位卵巢患者合并其他先天性生殖系统或肾脏发育异常及起源于异位卵巢的多种卵巢肿瘤。
许锋王素敏
关键词:子宫纵隔女性生殖系统异位卵巢慢性盆腔痛卵巢肿瘤发生率
不同方法对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治疗结局探讨被引量:8
2022年
宫腔粘连术后目前临床常用雌激素等药物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血流;用羊膜、透明质酸等生物屏障或材料、宫内节育器或球囊等物理屏障来预防再粘连,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粘连复发,改善了生殖预后,但对重度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有限;一些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新型治疗方法如干细胞、外泌体结合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和物理治疗等尚在研究阶段,其常规应用于临床尚需深入研究以明确其效果和安全性。
王素敏花向东
关键词:宫腔粘连雌激素干细胞
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性流产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地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蛋氨酸合成酶(MS)A2756G,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βS)844 ins68基因多态性。结果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MTHFR的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MS、MTRR和CBβS突变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MTHFR C677T基因突变多态性可作为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预后的检测指标。
王素敏石晓燕沈嵘王庆霞陈盛强张伟毅
妇科腹腔镜与剖腹手术对机体凝血系统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对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手术组30例(N1组)和剖腹手术组30例(N2组),采用法国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60例患者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24h及48hPT、APTT比术前明显降低,FIB明显升高(P<0.05),但N1组和N2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均使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但尚不能得出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比剖腹手术低的结论。
黄晓兵王素敏
关键词:凝血系统血栓开腹手术
中重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生殖预后分析
王素敏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手术对妊娠及产科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TCRS)对患者的妊娠及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2006年3月~2011年5月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166例子宫纵隔患者。利用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及电话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妊娠结局并总结患者产科结局。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首次妊娠距二探取环后最短1个月即妊娠,自然流产率从术前的64.53%降至术后的15.25%(P<0.01),活产率从术前的1.89%上升至术后的72.03%(P<0.01)。术后剖宫产率80%,无指征剖宫产达到总剖宫产数的41.12%,产后出血率23.53%,其中需要输血的占45%,1例先兆性子宫破裂。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术后可尽快妊娠,加强孕期监督、分娩方式指导及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可进一步改善其产科结局。
石晓燕王素敏胡志斌花向东顾小燕
关键词:子宫纵隔宫腔镜回顾性分析
腹腔镜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3-01/2009-01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96例休克型异位妊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的一般情况、腹腔内出血、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在有效抗休克及完善的生命体征监护及麻醉管理下,采用腹腔镜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是安全可行的。
阮红杰王素敏胡静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妊娠休克
超声在宫腔镜术中的应用及病例分享
王素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