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希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恩替卡韦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被引量:12
- 2013年
- 背景: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导致YMDD变异是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恩替卡韦等新型强效低耐药抗病毒药物在乙肝相关性肝病中取得的很好的疗效,但对其在肝移植后预防乙肝复发作用的研究较为少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在肝移植后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移植患者的随访资料。所有患者肝移植前即开始给予核苷(酸)类似物预防,肝移植中和移植后均给予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低剂量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方案。在所有患者和具有乙肝复发危险因素(术前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肝癌、YMDD变异)的患者中分别比较恩替卡韦+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夫定+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预防的不同效果。结果与结论:共完成25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移植,死亡29例。拉米夫定组共202例,有16例复发,26例死亡,复发率为7.92%(16/202);恩替卡韦组共51例,未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复发,3例死亡,两组患者复发率、死亡率差异不明显。恩替卡韦+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与拉米夫定+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相比,能有效降低具有乙肝复发危险因素患者的乙肝复发率。复发后均停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并调整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疗乙型肝炎病毒DNA均<500IU/mL,肝功能稳定。Log-rank检验显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发后及时治疗对患者长期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果说明,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预防方案的预防下,乙肝复发后及时处理对预后影响不大。恩替卡韦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预防乙肝复发。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恩替卡韦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较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率。
- 高银杰刘振文张敏苏海滨周双男周霞张达利贺希汤汝佳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YMDD变异恩替卡韦人免疫球蛋白复发
- 肝移植术后相关高血糖症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有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可增加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感染以及神经系统病变等的危险性,是肝移植术后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1].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肝移植术后糖代谢异常在移植术后患者的随访中显得日益重要.现就我院肝移植术后1年发生血糖代谢异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刘振文苏海滨张敏高盈杰汤汝佳贺希向轶
- 关键词:肝移植血糖甘油三酯类胆固醇
-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1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患者男性,21岁,汉族,未婚育,主因“间断皮肤瘙痒,便颜色变浅1年余”入院。患者于2010年9月中旬使用“头孢类、克林霉素、双黄连、四环素”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全身皮肤瘙痒症状,继而尿黄,大便颜色变浅,查“T/DBil177/78.3μmol/L、ALT/AST430/223U/L”,凝血功能正常,甲乙丙戊等病毒学标志物均阴性,基因检测除外肝豆状核变性,诊断“药物性肝损害”先后于当地医院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护肝降酶药物、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无改善。
- 贺希苏海滨刘振文汤汝佳张达利周霞张敏
-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地塞米松注射液凝血功能正常肝豆状核变性药物性肝损害血浆置换治疗
- 肝脏移植术后HCV复发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HCV复发抗病毒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HCV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出现HCV复发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小剂量递增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完全...
- 苏海滨张敏刘振文高银杰贺希张达利汤汝佳周霞向轶
- 炎症小体在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及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药物性肝损伤(DILI)和急性肝衰竭(ALF)仍然是西方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1].大多数DILI和ALF由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所致[1-2].由于其毒性呈剂量依赖性,APAP诱导的肝损伤研究可在动物模型和分离的肝细胞中进行,大多数机制也适用于人类.APAP肝细胞毒性的胞内信号传导机制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有关无菌性炎症在病理生理学的作用仍存争议.争论核心是肝损伤相关的特异性炎症在肝细胞坏死中的作用[3-4].
- 贺希刘鸿凌
-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衰竭特异性炎症肝细胞毒性小体信号传导机制
- 肝移植术后戊型肝炎肝硬化1例被引量:3
- 2015年
-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HEV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全球每年发生人戊肝约2000万例,我国为戊肝的高流行区之一[1]。一直以来戊肝被认为是具有自限性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然而近年发现接受器官移植、化疗及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HIV阳性者或AIDS患者感染HEV后可发生慢性戊肝。本文将肝移植术后戊肝肝硬化1例报道如下。
- 贺希张敏孟令展刘振文
- 关键词:戊型肝炎肝硬化肝移植
- 先天性肝纤维化48例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肝纤维化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化验检查特点及活检肝组织病理结果。[结果]48例患者均有门脉高压表现,10例...
- 汤汝佳刘振文苏海滨贺希张达利周霞张敏
- 关键词:先天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肝硬化
- 文献传递
-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治疗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和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入组丙肝肝硬化7例(5例失代偿)和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7例(移植后时间6~44个月,中位时间17个月),年龄26~69岁(中位年龄55岁),HCV RNA分型均为基因1b型,HCV RNA载量为6.90×10^4~4.34×10^7IU/ml。DAAs治疗方案为索菲布韦(sofosbuvir)+息米普韦(simeprevir)(3例)和harvoni(sofosbuvir+ledipasvir)(11例),疗程12周。治疗过程中观察HCV RNA、肝功能、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除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4周时HCV RNA为5.60×10 IU/ml,其余患者均获快速病毒学应答,HCV RNA最快5 d低于检测值下限。所有患者均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和持续病毒学应答,ALT和AST下降,ALB水平升高。移植术后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未见明显变化。不良反应轻,主要为头痛(1例)、乏力(2例)和关节痛(1例)。结论 DAAs治疗丙肝肝硬化和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安全性好,疗效肯定。对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的远期疗效待观察。
- 张敏苏海滨周双男周霞贺希张达利汤汝佳刘振文
- 关键词:丙型肝炎抗病毒药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