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洁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150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造瘘
  • 1篇动脉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评估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膜性肾...
  • 1篇造瘘
  • 1篇肾病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肾炎
  • 1篇肾炎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监测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头静脉
  • 1篇皮质激素

机构

  • 3篇解放军150...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作者

  • 3篇陈洁
  • 1篇徐媛
  • 1篇张妙贤
  • 1篇董艳
  • 1篇杜莉
  • 1篇胡峰

传媒

  • 3篇实用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膜性肾病是中老年患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合并感染、栓塞、营养不良及急性肾损伤的患者,预后及药物治疗效果差[1]。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发病率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9.89%[2],其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男女比例约为2∶1,并且有1/3患者可自发缓解。但近几年研究发现,20%~40%PMN患者会进行性加重,并逐渐进入终末期肾病。在疾病进展的后期,对大分子的滤过能力逐渐降低,导致机体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等表现,疾病进一步进展可累及肾间质及肾小管,最终导致肾衰竭[3]。
张苏丽胡峰张贺陈洁马文玲杜莉
关键词:原发性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影响因素
加用茶多酚片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加用茶多酚片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茶多酚片,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应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好转13例,有效率97.1%;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14例,有效率65.7%。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Scr、BUN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4 h尿蛋白量与Scr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茶多酚片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陈洁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自体动静脉造瘘术前血管评估和术后监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在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造瘘(AVF)术前血管评估以及术后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Voluson 730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6~12 MHz),对拟行动静脉造瘘的45例患者进行术前血管评估及术后随访,总结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探讨如何完善动静脉造瘘术前血管评价.结果 本组45例拟行AVF术患者,9例放弃桡动脉-头静脉造瘘,其中桡动脉不同程度钙化2例;头静脉内径过细(<1.5 mm)1例;头静脉分支较多且(或)内径<2.0 mm 3例;头静脉内壁增厚、毛糙3例.术后观察,36例行AVF术患者,4例出现头静脉血栓,1例出现前臂水肿,其余31例动静脉瘘未见异常.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对血管的评价为临床动静脉造瘘术提供了完善的直观的信息,可以提高动静脉造瘘术的成功率.
徐媛张妙贤董艳陈洁
关键词: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动静脉造瘘头静脉桡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