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法联合针刺治疗颈肩腰腿痛78例 被引量:19 2017年 颈肩腰腿痛临床科常见病症,临床上多以患者患病腰腿部部位出现疼痛、肿胀以及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年积劳所形成的慢性劳损以及无菌性炎症所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若不给予有效的治疗,将给患者的日常活动带来不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针灸干预对于本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当中[2]。 王立恒 王晓光 刘元 赵海丰 王昭琦关键词:颈肩腰腿痛 针刺治疗 中药熏蒸法 无菌性炎症 临床科 常见病症 大连市内四区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评估及其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大连市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跌倒风险,为本地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地区40至70岁的女性487名进行骨密度测定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年龄、绝经年限、BMI等对... 王立恒 迟晓飞 刘元 王晓光 伊璠 赵海峰 王昭琦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跌倒风险 风险评估 骨密度检测 大连市内四区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年龄40~70岁女性人群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大连市内四区487例40~70岁的女性进行骨密度测定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50岁、51~60岁、61~70岁间骨折风险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摄入钙剂、口服激素、每日运动与日光照射时长。结论骨折的发生与跌倒、BMI、绝经年限、运动时长、摄入钙剂、口服激素等因素有关。 王立恒 迟晓飞 王晓光 刘元 伊璠 邵红 王清漪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折 流行病学 跌倒 针刺结合耳穴压籽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耳穴压籽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加行耳穴压籽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76.67%(P<0.05)。2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2组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压籽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有效方法。 刘元 张钰关键词:耳穴压籽 心脾两虚 不寐 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及对肩外旋角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刺法与肩胛带稳定性训练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外旋角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采用肩胛带稳定性训练干预方案,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采用苍龟探穴针刺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肩周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数量、肩关节活动度及健康调查简表(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单一组的70.0%(P<0.05)。两组治疗后ASES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后MTrPs数量均减少(P<0.05),且联合组少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均增大(P<0.05),且联合组大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肩胛带稳定性训练可有效缓解肩袖损伤患者肩部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王昭琦 周秋燕 刘元 赵耀关键词:针刺疗法 苍龟探穴 肩袖损伤 关节功能 观察委中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瘀血腰痛的疗效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委中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瘀血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瘀血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委中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治疗前后各项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诺丁汉健康量表(NHP)、Oswcstry功能障碍调查表(ODI)、坦帕运动恐惧症量表(TKS)评分]及6 min步行实验(6MWT)距离。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9.68%,低于对照组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37±0.69)分、NHP评分(135.31±44.07)分、ODI评分(10.38±2.06)分、TKS评分(25.31±4.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45±0.91)、(219.37±54.17)、(16.37±2.17)、(33.16±5.82)分, 6MWT距离(563.82±123.27)m长于对照组的(450.31±99.64)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对淤血腰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委中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症状及身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后期复发率比较低,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刘元 阎虹 伊璠关键词:针刺治疗 疼痛评分 复发率 大连市内四区中老年女性骨量降低危险因素的评估分析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40~70岁女性骨量降低的危险因素,为本地的骨质疏松症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地区500名40~70岁的妇女进行骨密度测定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绝经年限、BMI等对骨量降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 王立恒 迟晓飞 伊璠 王晓光 刘元 张娜 殷延莹关键词:风险评估 骨密度 大连市内四区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评估及其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大连市内四区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跌倒风险,为本地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内四区41至70岁的女性487名进行骨密度测定并进行相关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年龄、绝经年限、BMI、运动时长及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对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高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的高低与年龄、绝经年限和BMI、运动时长、口服激素类药物等密切相关。 王立恒 迟晓飞 刘元 王晓光 伊璠 赵海丰 王昭琦关键词:跌倒风险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大连市内四区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40~70岁女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为本地的骨质疏松症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市内四区487名40~70岁的妇女进行骨密度测定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跌倒、绝经年限、运动时长等对骨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王立恒 迟晓飞 王晓光 刘元 伊璠 邵红 王清漪关键词:流行病学 骨密度 基于BGP、TGF-β1的表达探究蛇床子素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蛇床子素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各10只。A、B 2组摘除卵巢构建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C组仅进行手术、不摘除卵巢。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12周,处死。然后测量骨密度,检测治疗后血清BGP、TGF-β1、钙指标。结果B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经12周治疗,A组股骨骨密度较B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中BGP含量升高、TGF-β1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大鼠血清中BGP降低、TGF-β1含量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C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大鼠血清Ca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蛇床子素能够有效通过调节大鼠体内激素分泌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代谢异常,提高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刘元 王立恒 伊璠关键词:蛇床子素 骨质疏松 BGP TGF-Β1 血清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