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 作品数:14 被引量:87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保守治疗方案对Ⅰ级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联合皮质类固醇痛点注射对Ⅰ级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Ⅰ级肩袖损伤患者26例,按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为A组(18例),接受康复治疗联合皮质类固醇痛点注射的患者为B组(8例)。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次数。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C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71.67±12.46)分比(60.39±16.19)分,(81.75±5.99)分比(58.75±7.01)分],VAS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3.0(1.0,5.0)分比5.5(5.0,7.0)分,1.5(0.6,2.8)分比6.0(5.2,6.8)分],且B组治疗后CM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外展角度均大于治疗前[(140.33±31.00)°比(118.87±32.22)°,(155.00±9.95)°比(133.41±14.52)°,158.8(122.7,165.2)°比130.0(81.2,155.6)°,164.2(160.0,167.8)°比142.6(98.2,151.5)°],且B组治疗后肩关节外展角度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CM评分差值明显高于A组[(23.00±8.38)分比(11.28±1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差值、前屈和外展角度差值及治疗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联合皮质类固醇痛点注射对Ⅰ级肩袖损伤患者均有改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及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效果,其中康复治疗联合皮质类固醇痛点注射改善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短期疗效更明显。 王琦 吴金玲 樊晨 石秀秀 秦江 王磊 孙海燕 李香玲 杜宁 李景辉 唐金树关键词:肩袖损伤 康复治疗 皮质类固醇 保守治疗 脉冲射频术改善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和膝内翻畸形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术治疗对于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和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膝骨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病人21例,予以脉冲射频术治疗.治疗... 胡鸢 唐金树 侯树勋 秦江 石秀秀 王晓晶关键词:脉冲射频治疗 疼痛 膝内翻 磁振热治疗仪配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观察磁振热治疗仪与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34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2例采用悬吊运动疗法(挪威redcord工作站)进行腰背肌康复训练;B组12例将悬吊运动疗法与磁振热治疗仪(日本)结合使用;C组10例使用腰围固定腰椎,在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Williams体操训练。3组均由同一治疗师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数字评分(NPR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治疗前3组NPRS和ODI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些(P>0.05),治疗6周后A、B组NPRS评分和ODI评分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之间NPRS评分和OD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周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与磁振热治疗仪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效果中明显优于佩戴腰围与家庭体操练习;磁振热治疗仪与悬吊运动疗法配合使用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悬吊运动疗法。 秦江 胡鸢 唐金树 侯树勋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手法灭活肌筋膜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初步研究 <正>目的:初步研究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手法灭活肌筋膜激痛点疗法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中的疗效方法:收集从2010.1-201 1.2来我院就诊的30名颈痛并伴有肌筋膜激痛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名,女性27名;平均... 秦江 胡鸢 唐金树 侯树勋 石秀秀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 激痛点 文献传递 主动运动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主动运动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40例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2~67岁,平均(40.00±5.3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主动运动训练时间和频次,分别在术后3天和术后12周由同一康复医师对两组患者进行肘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功能评分和肘关节主动屈曲、伸直角度评定并记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2周均获随访,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感染、异位骨化等不良并发症。术后12周,观察组HSS评分(92.45±3.87),对照组(80.65±6.10);观察组主动屈曲(120.75±9.07)°,对照组(106.00±5.28)°;观察组主动伸直(3.50±5.64)°,对照组(11.75±4.38)°;两组肘关节主动屈曲、伸直角度、HS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后3天,组内术后12周与术后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观察组的主动屈曲、伸直角度及HSS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主动运动训练可提高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的恢复,增加肘关节主动活动度,有效地恢复肘关节术后功能。 孙海燕 樊晨 孙海枫 石秀秀 秦江 唐金树关键词:肘关节 骨折 运动疗法 康复 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康复治疗。于术后3 d、24周、36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肘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39例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远期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显著降低,两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远期随访肘关节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显著提高,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术后24周,观察组肘关节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功能在术后24周趋于稳定。与术后3 d相比,组内术后24周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角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4周相比,组内术后36个月屈曲、旋前、旋后角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和36个月,观察组屈曲、旋前、旋后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伸直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应尽早开展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能改善和稳定肘关节术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海燕 孙海枫 石秀秀 樊晨 秦江 唐金树 胡鸢 朱加亮 侯树勋关键词:肘关节 尺骨鹰嘴骨折 康复 远期疗效 运动机能贴布结合maitland手法治疗II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运动机能贴布结合maitland手法治疗II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IIB型TFCC损伤病程少于7天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其中25例采用maitland手法作为试验组1,另外25例采用运动机能贴布结合maitland手法治疗作为试验组2,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治疗时间2周。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的患者的VAS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改善(P<0.05),VAS评分:治疗前试验组1 (7.03±1.54),试验组2 (7.06±1.48),治疗后试验组1 (3.25±0.85),试验组2 (1.91±0.66);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试验组1 (53.41±6.25)分,试验组2 (52.40±7.32)分,治疗后试验组1 (83.76±8.96),试验组2 (91.15±8.13)。VAS评分治疗后试验组2的低于试验组1 (P<0.05),试验组2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试验组1 (P<0.05)。结论针对病程少于7天的IIB型TFCC患者,单纯的maitland手法或运动机能贴布结合maitland手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腕关节功能,但运动机能贴布结合maitland手法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腕关节活动范围及提高腕关节功能。 樊晨 孙海燕 唐金树 侯树勋 李利 秦江 石秀秀 胡鸢关键词:三角纤维软骨 桡腕关节 手法 物理治疗方法 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颈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33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共18次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颈椎稳定性训练,对照组患者接受磁热治疗。2组患者均于初次就诊、治疗6周后以及随访1年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和颈部障碍指数(NDI)来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在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改善(P〈0.01),这种疗效在随访1年后仍然得到维持(P〈0.01)。结论颈椎稳定性训练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 胡鸢 秦江 唐金树关键词:颈痛 运动疗法 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 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研究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1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人)和对照组(45人)。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共18次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腰椎稳定性训练,对照组患者接受磁热治疗。在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以及随访1年后分别评价其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在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在随访1年后仍然得到维持(P<0.05)。结论:腰椎稳定性训练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碍的疗法。 胡鸢 秦江 唐金树关键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运动疗法 随机对照实验 膀胱安全测定装置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膀胱功能诊断中应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膀胱安全测定装置”,评价其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所测相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共收治4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9〜74岁,平均(42.10±12.90)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实验室及生化检查排除上尿路积水、尿路感染及结石等并发症,使用膀胱安全测定装置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均记录膀胱顺应性、膀胱安全容量和膀胱分型,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40例SCI患者经膀胱安全测定装置检查将膀胱分型:I型9例,II型11例,III型11例,IV型9例;尿流动力学检查将膀胱分型:I型7例,II型12例,III型13例,IV型8例:两组分型判断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01,一致性良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安全测定装置检查膀胱顺应性:低22例,正常15例,高3例;尿流动力学检查:低27例,正常12例,高1例,两组顺应性判断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57,—致性良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膀胱安全测定装置检查膀胱安全容量均值为376.15 ml,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安全容量均值为375.30 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安全测定装置在SCI患者膀胱功能诊断中所测量的膀胱顺应性、膀胱分型以及膀胱安全容量均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所测相同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评定膀胱顺应性、膀胱分型方面一致性良好’该装置携带方便,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石秀秀 杜宁 秦江 孙海燕 原艳丽 吴金玲 何晓庆 王金云 胡鸢 唐金树 郁华亮关键词:脊髓损伤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