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庆
-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运动时间及尿蛋白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时间及尿蛋白与2型糖尿病严重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病房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59例,分为严重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PN)组及无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无PDPN)组。比较2组患者高危因素的差异,探讨体育运动时间及蛋白尿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率的关系。结果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组中女性患者居多,病程更长,收缩压更高,低密度脂蛋白较低,Hb A1C较高,尿蛋白较多,运动时间较少,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较多,使用胰岛素的比例较高。在调整了风险因素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在无体育运动组中随体育运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OR=3.47,95%CI为1.67~9.78),在大量尿蛋白组中随尿蛋白的减少而逐渐降低(OR=2.76,95%CI为1.43~3.65)。结论缺乏体育运动及尿蛋白的增加均会增加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风险。
- 关媛高燕玲缪小萍李贵庆王颖
- 关键词: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体育运动尿蛋白
- 静脉麻醉对诊断性胃镜检查中病变检出率的影响--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的回顾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对诊断性胃镜检查中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诊断性胃镜检查的受试者9071例。从胃镜质控系统收集受试者年龄、性别、检查医师、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方式、退镜时间、留图数目、活检次数、活检部位、胃镜诊断、病理诊断等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分为麻醉组和普通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排除混杂因素,分析两组受试者在病变部位、病变类型方面的检出情况;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PSM,两组各纳入1655例受试者,在病变部位方面,麻醉组对胃体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组(P<0.05),对食管病变的检出率低于普通组(P<0.05);在病变类型方面,麻醉组对胃息肉、黏膜隆起性病变、黏膜萎缩、肠化等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普通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静脉麻醉是诊断性胃镜检查中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38,95%CI:1.070~1.674,P<0.05)。结论静脉麻醉是诊断性胃镜检查中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能提高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
- 董洋邓彬王萌硕张珂罗光宇李贵庆佘强吴健肖炜明丁岩冰李瑶瑶
- 关键词:胃镜检查
- 蠕动冲洗泵在严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急诊肠镜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对严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诊肠镜检查过程中使用蠕动冲洗泵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严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患者需行急诊肠镜检查但不耐受口服肠道准备,能耐受聚乙二醇电解质液灌肠。实施未行常规肠道准备的急诊肠镜检查,检查过程中联合使用蠕动冲洗泵。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肠镜顺利到达回盲部11例。水泵冲洗前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为(3.42±0.52)分,水泵冲洗后BBPS评分为(8.25±0.62)分。明确出血来源9例,其中结肠息肉治疗后出血3例,内痔出血2例,结肠多发溃疡伴出血2例,结肠血管畸形、缺血性肠病各1例。采用热活检钳+钛夹止血4例,氩气刀治疗术+钛夹止血4例,单纯钛夹止血1例;最终手术治疗1例;血管造影检查介入治疗2例。无重复肠镜检查及再出血。结论对严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不宜行常规肠道准备的患者,肠镜检查过程中使用蠕动冲洗泵辅助,安全性高,效果好。
- 李贵庆高雪峰王梅关媛孙云云王凝之丁岩冰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
- COP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 2022年
- 组成型光形态建成蛋白1(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1,COP1)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其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53、c-Jun、ETV、β-catenin、STAT3、p27、p21、MAT1等多种靶蛋白,在细胞增殖、凋亡、DNA修复、周期调节、糖脂代谢等生物学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COP1在肿瘤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存在较多争论。该文对COP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COP1在肿瘤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 赵锛活佘强肖炜明吴健李贵庆
-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恶性肿瘤
- 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9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SAP并ARDS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及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及淀粉酶、脂肪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频率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SAP并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病死率,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
- 郭明陈宏吉李功科李贵庆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乌司他丁炎性因子
-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下治疗效果评价分析
- 2024年
- 背景对于没有转移危险因素且直径<15 mm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推荐行内镜下切除,但其短期和长期结果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切除15 mm以内的直肠NETs的疗效。方法分析接受内镜切除治疗的直肠NETs<15 mm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结果,以及EMR及ESD切除的结果。肿瘤分为<10 mm(小型组)和10~14 mm(中等大小组)两组。结果总共纳入2024年1月~2023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90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小型组,n=81;中等大小组,n=9)。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所有肿瘤均被分为G1(n=88)或G2(n=2)。两组之间完整切除率无显著差异。在小型组中,内镜粘膜下剥离(ESD)和内镜粘膜下切除(EMR)均达到100%的完整切除率。EMR手术时间(P<0.001)和住院时间(P<0.001)显著短于ESD。在中等大小组中,ESD的完整切除率为100%。15 mm以内肿瘤大小不影响总生存率或淋巴结/远处转移率。结论对于没有转移风险因素15 mm以内的直肠NETs患者,内镜切除是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小于10 mm和10~14 mm的肿瘤,EMR和ESD是最佳的切除技术,分别适用于两种不同大小的肿瘤。
- 许松欣段兆涛李贵庆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EMR
- 扬州农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其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
- 2021年
- 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仍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社会经济因素、生活饮食习惯等可能影响H.pylori感染率.作为胃癌的最重要的可控的病因,根除H.pylori对预防胃癌意义重大.目的探讨扬州地区H.pylori感染现状及其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01/2019-12期间扬州市上消化道肿瘤内镜筛查项目成员共1412例,对纳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H.pylori感染率、H.pylori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H.pylori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男女比例为1:1.5,年龄介于36至76岁之间.扬州农村地区H.pylori感染率为43.8%.在单因素分析中,不同性别以及各年龄范围内感染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吸烟、饮食偏好、H.pylori认知水平、消化道症状与H.pylori感染之间相关性较明显(P<0.05);多因素分析中,吸烟是H.pylori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7,95%CI:1.103-1.847).在H.pylori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关系的分析中,H.pylori阳性人群表现为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比例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人群.结论扬州地区H.pylori阳性检出率较高,生活习惯与H.pylori感染具有相关性.H.pylori感染与胃部病变进展相关,建议加强宣教,提高地区对H.pylori的防控水平,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 张云冯心怡李贵庆许菲刘芳李瑶瑶邓彬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影响因素胃黏膜病理变化
- 一种胃部病理演示模型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胃部病理演示模型,包括胃部演示模型本体,胃部演示模型本体由左胃部演示模型和右胃部演示模型组成,左胃部演示模型和右胃部演示模型上均设置有幽门部位模型和食管模型,左胃部演示模型以及右...
- 邓彬张艳青张云许叶旻段兆涛李贵庆吴健肖炜明丁岩冰
- 文献传递
- 一种ERAT专用取石球囊及其取石方法
- 一种ERAT专用取石球囊及其取石方法,涉及医疗用具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系统和活动系统;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接头组件、内套管和固定球囊;固定接头组件包括三腔接头和套管接头,三腔接头连接注射接口、导丝接口和固定球囊接口,在套管接...
- 王远志丁岩冰刘振勇吴健肖炜明邓彬李瑶瑶李贵庆姚光怀
- 基于血液学指标的胃癌前病变诊断模型的构建及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构建基于多个血液学指标的胃癌前病变(GPL)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诊断效能。方法纳入经上消化道肿瘤筛查确诊GPL的1142例受试者,同时以1222例正常或浅表性胃炎的受试者作为对照。采用Rand随机函数将所有受试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1655例,其中GPL者779例,对照者876例)和验证组(709例,其中GPL者363例,对照者346例)。比较训练组中GPL患者与对照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GPL相关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及最佳临界值,建立诊断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通过验证组进行内部验证;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模型的区分度。结果训练组中,男性、有吸烟史、饮酒史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史的受试者更易出现GPL,而对照者进食速度更快、更易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和胃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L组的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清胃泌素-17(G-17)最佳临界值依次为0.34×109/L、46.55 fL、0.23、3.98 p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L组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的最佳临界值为11.8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具有H.pylori感染史、RDW-SD>46.55 fL、PGR<11.80和G-17>3.98 pmol/L是GP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在训练组中,诊断模型的AUC=0.762(95%CI:0.739~0.785,P<0.001),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68.5%。将该模型应用于验证组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AUC=0.719(95%CI:0.681~0.756,P<0.001),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52.6%,提示该模型的区分能力较好。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结论基于RDW、PGR、G-17和H.pylori感染史建立的GPL诊断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以帮助早期识别GPL患者。
- 徐夕许叶旻李贵庆李瑶瑶佘强丁岩冰邓彬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红细胞分布宽度胃蛋白酶原胃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