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漫

作品数:2 被引量:6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地震属性
  • 1篇盐岩
  • 1篇隐蔽油气藏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田
  • 1篇塔河油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盆地
  • 1篇气藏
  • 1篇泌阳凹陷
  • 1篇南襄盆地
  • 1篇缝洞
  • 1篇缝洞型
  • 1篇缝洞型碳酸盐...
  • 1篇凹陷
  • 1篇奥陶系
  • 1篇储层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王红漫
  • 1篇陈春强
  • 1篇温志新
  • 1篇温志新
  • 1篇漆立新
  • 1篇于兴河
  • 1篇胡咏
  • 1篇李辉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被引量:18
2006年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不同地区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双河地区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及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赵凹—安棚地区主要形成成岩物性封堵、上倾尖灭及透镜状浊积砂体油气藏;下二门地区主要形成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边界大断裂附近发现少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和基岩潜山油气藏。控制该区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有古构造背景、油气疏导体系、生储盖组合等,其中,断层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是影响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温志新王红漫陈春强胡咏李辉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泌阳凹陷南襄盆地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被引量:44
2008年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结构特点,以地质、钻井、测井及生产测试等资料分析为出发点,以各类储层地震响应为基础,分析了有利储层的地震属性特征、地震反射结构及波形相关特点,最终将有利储层综合划分为两类,并建立了各自的地震综合预测模式:Ⅰ类储层表现为串珠状、条带状振幅变化率异常和残丘高点+杂乱反射特征,相位角变化大于20°;Ⅱ类储层为弱或强振幅、高振幅变化率、弱相干、低速度和多种反射结构。提高了塔河油田及其周缘的钻井成功率。
温志新王红漫漆立新于兴河
关键词:塔河油田地震属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