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荣珍 作品数:8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熊果酸和粉防己碱对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互补抑制及其协同抗肿瘤增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差异,研究对信号通路抑制作用存在互补现象的两个化合物熊果酸(ursolic acid,UA)和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协同抗肿瘤增殖的作用及其最优配比。[方法]运用多信号通路报告基因技术,研究5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Cep)、Tet、18α-甘草酸(18α-glycyrrhetinic acid,18α-Gly)、UA、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肿瘤相关的MAPK/ERK、MAPK/JNK、NF-κB、Wnt、Notch、Cell Cycle、Myc/Max以及Hypoxia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影响;采用MTT法和结晶紫法研究由Cep、Tet、18α-Gly、UA、Lut组成的15个不同化合物组合对人肿瘤细胞MDA-MB-231、SW480、MG63、PC3、DU145、HCT116、143B、MDA-MB-468的抗增殖作用;运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法筛选存在协同增效作用的化合物组合;采用等效线法和合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法筛选该组合协同抗肿瘤细胞增殖的最优配比。[结果]信号通路报告基因实验发现化合物组合UA+Tet对与肿瘤相关的8条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存在互补,提示UA和Tet之间可能具有协同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CDI法验证后发现UA和Tet具有协同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等效线法、CI法分析得出UA与Tet最佳浓度比为9:1。[结论]UA、Tet对8条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具有抑制互补作用,用MTT、结晶紫等不同方法证实二者协同抗增殖作用,并筛选出UA和Tet的最优配比,这为研发抗癌复方提供了新的思路。 石荣珍 李世发 高建莉关键词:UA TET 报告基因 新麦纤散对DSS诱导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新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对UC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成功诱导UC模型后,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混悬液0.42 g·kg^(-1)·d^(-1),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新麦纤散混悬液1.5,3,6 g·kg^(-1)·d^(-1),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评估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F-κB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分别观察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和血清NF-κB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新麦纤散组DAI评分减少,血清NF-κB水平降低(P〈0.05),新麦纤散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新麦纤散对UC大鼠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付敏军 石荣珍 沈建君 杨美霞 郑红斌胸腺素β4和β10表达促进小鼠乳腺癌细胞转移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胸腺素β4(Tβ4)和β10(Tβ10)对小鼠乳腺癌转移的影响。方法用对照腺病毒(pENTER组)、过表达Tβ4腺病毒(TMSB4X组)或Tβ10腺病毒(TMSB10组)感染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分别作用24,48和72 h后,MTT和甲紫(结晶紫)法体外检测Tβ4和Tβ10对4T1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法检测Tβ4和Tβ10对4T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Tβ4和Tβ10对4T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腺病毒感染后4T1细胞中与细胞增殖及迁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癌基因(c-myc)和骨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mRNA水平的变化。通过在雌性裸鼠乳腺脂肪垫下分别接种感染了对照腺病毒、过表达Tβ4或过表达Tβ10腺病毒的荧光素酶标记的4T1细胞(4T1-Luc),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造模成功后,每周于小鼠瘤体内注射10μL相应腺病毒(连续5周),每5 d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小动物活体成像法观察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结果与pENTER组相比,TMSB4X和TMSB10组4T1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穿过小室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提示Tβ4和Tβ10对4T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无明显影响;与pENTER组细胞迁移率(22±7)%相比,另两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36±6)%和(36±4)%,提示Tβ4和Tβ10促进了细胞迁移;TMSB4X和TMSB10组4T1细胞MMP2,MMP9,Sdf1和Stat3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P<0.01)。动物实验表明,TMSB4X和TMSB10组小鼠比pENTER组更早出现乳腺癌肺转移,肺部转移灶数量在35 d时明显增多(P<0.05)。结论Tβ4和Tβ10均能促进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体内促进小鼠乳腺癌的转移。 马丽 石荣珍 邓九零 邵锦晖 高建莉关键词:胸腺素Β4 乳腺癌细胞 癥瘕源流考 本文分别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对癥瘕病的源流进行归纳,分列历代医家对癥瘕的认识,总结其对病因病机的不同切入思路,对辨证论治的经验加以汇总,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石荣珍 来杰锋 高建莉关键词:病理机制 辨证论治 施氏通络八法辨治肝癌浅析 被引量:1 2018年 肝癌一病在古代医书中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其症状体征,《灵枢》《难经》及历代中医专著中均有类似描述,其属肝积、积聚、癥瘕、臌胀、黄疸等范畴,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发现时多为晚期。近年来随着肝癌的发病率增长,各医家对其的诊治也开始重视,论述逐渐丰富。 来杰锋 李峰 石荣珍 倪伟 傅燕燕 施维群关键词:肝癌 从络论治 胸腺素β4、β10促进小鼠乳腺癌转移的研究 目的:研究胸腺素β4(Tβ4)和β10(Tβ10)对小鼠乳腺癌转移的影响.
方法:用对照腺病毒(pENTER组)、过表达Tβ4(TMSB4X组)或Tβ10(TMSB10组)腺病毒感染小鼠4T1乳腺癌细胞,分别作... 马丽 石荣珍 邓九零 邵锦晖 高建莉关键词:乳腺癌 胸腺素Β4 癌细胞转移 实验药理 癥瘕源流考 被引量:4 2018年 癥瘕作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病机有所不同,历代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归纳梳理,分别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对癥瘕病的源流进行探讨,分析历代医家对癥瘕的认识,并加以汇总,以期方便查阅和临床汇总。 来杰锋 石荣珍 傅燕燕 李峰 程贤文 施维群关键词:病名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施维群辨治黄疸经验浅谈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总结施维群教授辨治黄疸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以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跟随施维群教授临证抄方,整理相关病例资料,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阐述和总结施维群教授治疗黄疸病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以验案举隅。[结果]施维群教授辨治黄疸思维独特,注重疾病本身的致病因素,辨证从脏腑、气血入手,认为黄疸病邪主要在于湿、瘀、热、火、虚,病位涉及肝、胆、脾、肾等脏腑。提出"治湿、治血、扶正"三大治则,以疏导湿热、运脾化浊,消瘀通络、疏肝清热,调治心脾、温补肾阳为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所举医案,予以佐证。[结论]施老师治疗黄疸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独到,其治法变通,用药灵活,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值得深入学习与认真体会。 来杰锋 石荣珍 倪伟 傅燕燕 李峰 施维群关键词:黄疸 病因病机 治湿 治血 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