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肿瘤
  • 3篇淋巴
  • 2篇蛋白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尤瑞克林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细胞肿瘤
  • 2篇淋巴瘤
  • 2篇免疫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2篇过表达
  • 2篇癌组织

机构

  • 14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磊
  • 8篇王艳军
  • 7篇刘啸
  • 5篇盛秀云
  • 4篇陶伟
  • 4篇吴杰
  • 2篇张学勇
  • 2篇王婷
  • 1篇孙谦
  • 1篇赵传杰
  • 1篇周育夫
  • 1篇潘琳莉
  • 1篇王静
  • 1篇马广贞
  • 1篇徐洪波
  • 1篇陈振东
  • 1篇程思强
  • 1篇张亚军
  • 1篇江浩
  • 1篇汪庚明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MA、Cys-C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和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及其对血浆中 IMA、Cys-C含量的作用。方法 本试验以2021年6~2022年6月份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60名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受试者。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30名,对照组30名。全部病人接受了传统的用药,而对照组则接受了依达拉奉右莰醇的单独注射。本试验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和尤瑞克林结合的方法进行常规处理。结果:治疗效果、 NIHSS得分、血清 IMA、Cys-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果 两组 NIHSS得分在两组中的得分显著高于治疗之前,并且两组间的 NIHS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有效率均为96.67%,显著提高80.00%,与对照组相比,两者间存在显著性(P<0.05)。结果:两组病人血清 IMA和Cys-C的含量都明显下降,但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明显下降。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与尤瑞克林结合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疗效,对缓解脑梗塞的神经损伤和缓解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刘啸张磊陶伟陈孝伟王爱滨
关键词: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CYS-C
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与配伍普罗布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比较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与配伍普罗布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普罗布考组,每组6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尤瑞克林组给予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治疗,普罗布考组给予丁苯酞配伍普罗布考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STAGO STA-R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LBY-N7500B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WBV)、全血高切黏度(HWBV)。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普罗布考组治疗后(P<0.05)。尤瑞克林组总有效率高于普罗布考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血液流变学指标(PV、LWBV、HWB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尤瑞克林组治疗后血浆PT、APTT水平高于普罗布考组治疗后,而血浆FIB、PV、LWBV、HWBV水平低于普罗布考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较配伍普罗布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刘啸张磊陶伟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丁苯酞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Cys C水平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4
2021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96例,溶栓治疗后1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其中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54例、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42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血压、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房颤、冠心病)等一般临床资料,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入院24 h内FPG、血脂(TG、TC、LDL-C、HDL-C)、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Cys C等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ys C水平对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者年龄、合并房颤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均<0.01),二者其他一般临床资料比较P均>0.05;预后不良者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者(P<0.01)。预后良好者血清FPG、Cys C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者(P均<0.01),二者其他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IHSS评分、房颤、FPG、Cys C均为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s C水平预测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604~0.810),最佳截断值为0.925 mg/L,此时其预测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61.9%、特异度为72.2%。结论年龄、房颤、NIHSS评分、FPG、Cys C均为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ys C水平对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刘啸张磊陶伟
关键词:胱抑素C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原发脾脏的卡波西肉瘤一例
2022年
患者,男,50岁,因“腹胀10余天”于2020年7月9日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撑胀不适,以脐周部为著,无恶心、呕吐、烧心、反酸、腹痛、腹泻、黑便,进饮食量较前减少,伴有消瘦,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脾脏肿大并异常回声,轻度脂肪肝,遂收入我院。既往体健,无相关病史。母亲健在,父亲死于脑出血,兄弟体健,无家族性遗传病史。体格检查:贫血貌,神志清楚,皮肤及黏膜未见出血点、瘀斑、血管瘤等。
王艳军赵传杰马广贞张磊盛秀云
关键词:卡波西肉瘤脾脏
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方案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方案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一线化疗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范围16~55岁,中位年龄32.7岁;联合组43例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范围16~58岁,中位年龄33.6岁。对照组接受CHOP化疗方案[长春新碱(1.4 mg/m2 d1)+表柔比星(50 mg/m2 d1)+环磷酰胺(750 mg/m2 d1)+泼尼松(100 mg qd d1~5)];联合组在CHO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另给予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免疫功能水平[CD3+、免疫球蛋白G(IgG)]、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22例;联合组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13例;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69.77%(30/43),高于对照组的48.44%(21/43)(χ^(2)=4.900,P=0.027)。两组患者治疗前CD3+、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0、0.146,P=0.811、0.884);治疗后,两组CD3+、IgG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组的CD3+、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131、11.939,P=0.036、<0.001)。联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60%(8/43),对照组为16.28%(7/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P=0.776)。结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王艳军张磊盛秀云叶德敬王静
关键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沙利度胺脱发安全性
miR-214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中微小RNA-214(miR-214)的表达对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MM细胞株IM-9、U266、Lp-1、H929及人正常浆细胞中miR-214的表达。取U266细胞,随机分为miR-214 mimics组和mimics-NC组,分别转染miR-214 mimics和mimics-NC至两组U266细胞,RT-qPCR法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miR-214的表达差异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集落形成数目,24、48、72、96 h时OD值以及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占比的差异,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中FOXM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miR-214在IM-9、U266、Lp-1、H929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正常浆细胞(P均<0.05)。转染后,与mimics-NC组相比,miR-214 mimics组U266中miR-214表达升高(P<0.05),集落形成数目下降(P<0.05),24、48、72、96 h时OD值降低(P均<0.05),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G_(0)/G_(1)占比明显升高(P均<0.05),S期和G_(2)/M期占比明显降低(P均<0.05),FOXM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MM细胞中miR-214呈低表达,上调miR-214可抑制MM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FOXM1基因表达实现的。
盛秀云张磊王艳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miR-185过表达对MPP+诱导帕金森病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miR-185过表达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PC12细胞。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C mimics组、miR-185 mimics组。模型组、NC mimics组、miR-185 mimics组予1 mmol/L MPP+诱导PD细胞模型,对照组不予MPP+诱导。成模24 h,NC mimics组、miR-185 mimics组分别转染NC mimics、miR-185 mimics。取上述各组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miR-185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iR-185相对表达量及培养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GSH、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均<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NC mimics组比较,miR-185 mimics组miR-185相对表达量及培养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均<0.05);GSH、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均<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而模型组与NC mimics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iR-185过表达能够促进PD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以及抑制Bax蛋白表达和促进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刘啸张磊陶伟
关键词:帕金森病
hOT7T175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2014年
目的 通过检测hOT7T175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鼻咽癌和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hOT7T175蛋白及mRNA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OT7T175蛋白在鼻咽癌组阳性率为40.9% (45/110),低于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的阳性率70.5% (31/4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76,P=O.001).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hOT7T175蛋白表达关系密切,其相伴概率最小,为0.003,Wald统计量最大,为8.813,说明淋巴结转移在影响hOT7T175蛋白表达不同因素中很重要.hOT7T175 mRNA在鼻咽癌组表达率为47.1%(16/34),低于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的表达率88.2%(15/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6,P=0.011).影响hOT7T175 mRNA表达不同因素中鼻咽癌患者的年龄与hOT7T175 mRNA表达有关,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hOT7T175 mRNA表达关系密切,其中淋巴结转移的相伴概率最小,为0.001,Wald统计量最大,为11.647,说明淋巴结转移在影响hOT7T175 mRNA表达不同因素中很重要.结论 hOT7T175在非肿瘤性鼻咽上皮高表达,在鼻咽癌中表达率降低.hOT7T175的表达率降低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N分期)有关,提示hOT7T175可能在鼻咽癌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汪庚明江浩陈振东徐洪波周育夫张亚军孙谦周燕张磊
关键词:鼻咽肿瘤基因
高乌甲素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接受奥施康定+高乌甲素治疗,对照组(25例)接受奥施康定治疗。实验组中高乌甲素片的用法为10mg tid,与奥施康定同日开始服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都使用奥施康定止痛,以10mg每12h为开始计量,按照数字评分进行剂量调整,达到NRS≤3分,直到用药结束,观察用药7d后两组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用药7d内疼痛明显缓解。实验组使用高剂量奥施康定人数比例为16%,而对照组为48%,实验组高剂量人群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排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2%和40%,对照组的排便困难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的患者,两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在呕吐、呼吸困难、尿潴留、眩晕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乌甲素联合奥施康定可以控制中重度癌痛;联合用药显著减少了高剂量奥施康定使用的人数,高乌甲素增加了止痛效果,减少了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奥施康定联合高乌甲素止痛治疗作为中重度癌痛的一种较好的理想选择。
张磊刘啸王艳军吴杰
关键词:奥施康定高乌甲素中重度癌痛疗效
miR-19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过表达对瘤细胞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195(miR-19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miR-195过表达对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等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DLBCL细胞系U2932、HBL1、OCI-LY-10及人正常B淋巴细胞系IM-9中的miR-195。将OCI-LY-10细胞随机分为miR-195 mimics组和NC-mimics组,分别转染miR-195 mimics和NC-mimi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5,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HMGA2蛋白。结果与IM-9比较,U2932、HBL1、OCI-LY-10细胞中miR-195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且在OCI-LY-1中最明显。与NC-mimics组比较,miR-195 mimics组miR-195相对表达量高,细胞增殖活性低,细胞凋亡率高,侵袭及迁移穿膜细胞数减少,HMGA2蛋白表达低(P均<0.05)。结论miR-195在DLBCL细胞中呈低表达;上调DLBCL细胞中miR-195的表达可以抑制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增加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95对HMGA2的靶向调控有关。
盛秀云张磊王艳军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