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雯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内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导管内癌
  • 1篇导管内增生性...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组织
  • 1篇增强磁共振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病变
  • 1篇乳腺MRI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诊断
  • 1篇乳腺导管
  • 1篇乳腺导管内

机构

  • 2篇山东省医学影...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荣成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郝雯
  • 2篇赵斌
  • 2篇王翠艳
  • 1篇陈培强
  • 1篇李慧华
  • 1篇张凤霞
  • 1篇冯鑫至
  • 1篇邱秀玲
  • 1篇梅红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动态增强磁共振对乳腺癌病灶周围血管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显示的乳腺病灶周围血管征(AVS)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1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在减影图及3D-MIP图像上进行评价,分析AVS阳性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与病变大小、不同组织学类型和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原位癌与浸润癌、病灶直径≥20 mm与<20 mm的AVS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VS阳性率与恶性肿瘤大小具弱正相关,与肿瘤分级无关。AVS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率87%。结论 AVS与乳腺恶性病变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的间接征象,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陈培强王翠艳郝雯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肿瘤血管组织
纤维乳腺导管镜对诊断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前瞻性研究
赵斌冯鑫至郝雯林晓燕梅红张凤霞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与发生导管浸润性癌的危险性有明确相关性。早于影像学表现的乳腺癌诊断,纤维乳腺导管镜是唯一能直接观察乳腺导管腔内结构的诊断技术。该课题旨在探讨乳腺导管镜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同时对普通...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乳腺癌诊断
乳腺MRI在预测导管内癌早期浸润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单纯导管内癌( DCIS)和DCIS早期浸润的形态学及动态强化特点,探讨乳腺MRI在预测早期浸润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乳腺MRI的82个单纯DCIS病灶( N1组)和51个DCIS早期浸润病灶(N2组),结合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BI-RADS),描述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大小和延迟期曲线具有预测早期浸润的潜力,≥1.9 cm的病变出现早期浸润的可能性明显高于<1.9 cm 的病变( OR=2.285,95%CI:1.119~4.663);延迟期曲线呈平台型及流出型的病变出现早期浸润的可能性分别为流入型病变的2.657倍(95%CI:1.089~6.482)及4.773倍(95%CI:1.880~12.118)。非肿块样强化是DCIS及DCIS早期浸润最主要的强化方式。两组间各形态学特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MRI所显示的病灶大小及延迟期曲线具有预测DCIS早期浸润的潜力。
郝雯赵斌王翠艳李慧华邱秀玲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