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准周期阵列可调微波吸收体被引量:2
- 2010年
- 在传统准周期阵列吸收体单元图形间集成一系列PIN二极管,通过控制PIN二极管偏置电流大小,可以实现吸收体反射特性的动态调节。自主设计了3种不同单元图形的可调微波吸收体,采用正弦信号和直流偏置相结合的激励方法,实现了吸收体PIN二极管阵列的有效驱动。微波反射率测量结果表明:在2~8GHz和8~17GHz两个频段,具有反射率动态可调特性。通过比较不同图形动态反射率曲线,发现由于不同单元图形对应的电感电容不同,反射曲线各异,通过对单元图形设计,可以实现特定的吸波要求。
- 陈谦江建军王鹏冯帅吴杨刘鹏别少伟
- 关键词:反射率PIN二极管
- 基于虚拟仪器的生命信号小波变换分析技术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研究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分析及阈值去噪方法在微弱生命信号提取方面的应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软、硬件平台,搭建雷达波生命信号探测系统,实现仪器的控制和信号分析处理。根据微动多普勒频移原理,经过人体微动调制后的雷达回波信号中持有生命特征参数。通过对回波信号的分析,能检测生命体的存在。本文利用小波变换对强背景噪声下的微弱生命信号进行去噪滤波,达到低频生命信号提取的目的。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系统能快速的反应出生命迹象。提取出的信号群延迟小,曲线平稳光滑。通过不同频段的信号提取发现,生命信号主要集中在15Hz以内,并且呼吸、心跳和体动在该频段内被有效提取。利用小波变换的低频分析特性能在呼吸、心跳和体动信号的提取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 覃武庹立权刘鹏江建军
- 关键词:小波变换虚拟仪器技术去噪
- 含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可调复合吸波体被引量:7
- 2011年
- 基于传输线等效理论,设计了含有源频率选择表面(ac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AFSS)的三层可调复合吸波体,第一层是表面层,为AFSS衬底;中间层是AFSS层,由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和PIN二极管阵列构成;第三层是介质层.反射率测量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IN二极管阵列偏置电压可以动态调节吸波体反射特性,在偏置电压为5V时,可获得最佳吸波性能,在5—15GHz和5.3—13GHz频段分别可获得-8dB和-10dB以下吸波效果.采用贴片电阻取代PIN二极管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 陈谦江建军别少伟王鹏刘鹏徐欣欣
- 关键词:频率选择表面复合吸波材料反射率PIN二极管
- Zn_(0.9)O_(1-x)Co_(0.1)体系磁性和电子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在第一性原理框架理论下应用KKR-CPA- LDA方法计算了Zn_(0.9)O_(1-x)Co_(0.1)体系(x=0~10%)下的电子结构、磁矩分布和3种不同的状态下的能量。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氧空位缺陷的条件下,材料都显示半金属特性;(2)随着氧空位缺陷的增加,掺杂体系的能量逐渐升高,稳定性逐渐变弱,说明了基态条件下,Zn_(0.9)O_(1-x)Co_(0.1)掺杂体系中的氧空位缺陷是不容易形成的,这个和文献报道的是一致的;(3)根据计算结果可以推断,在Zn_(0.9)O_(1-x)Co_(0.1)体系中,磁性原子的磁矩随着氧空位缺陷的增加,体系的饱和磁化强度降低,符合双交换理论。
- 刘鹏岑嘉宝王亮江建军
- 关键词:ZNO薄膜第一性原理
- 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吸波体的电磁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了蝶形和方环形FSS单元图形的反射与传输特性以及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的相位关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波的干涉相消是FSS吸波体吸波的主要原因,并且当反射电磁波满足2 nπ的相位关系时才能达到最佳吸波效果;FSS吸波体的中心频率随介质层厚度的增加而下降;介质层厚度为5 mm时,蝶形结构吸波体的中心频率为6.4 GHz;非垂直入射使FSS的传输特性变差;随入射角度增大,FSS传输特性高频部分向低频移动。
- 刘鹏江建军陈谦徐欣欣缪灵
- 关键词:频率选择表面电磁仿真
- 掺Bi石英光纤的γ射线辐照和温度影响特性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尺寸为10/130μm的掺Bi单包层石英光纤,把光纤分成若干组之后置于不同剂量的60Coγ辐射源下辐照,测试了光纤在辐照前后的吸收谱和荧光谱,并测试了光纤在全温度范围(-40—70?C)下荧光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后700,800 nm处的吸收峰显著增强,这是由于辐照导致更多Bi近红外活性中心的生成.976 nm光抽运不同剂量辐照后的光纤,中心位于1230 nm的荧光谱没有明显变化,验证了掺Bi石英光纤用于太空及辐照环境下光通信的可能性.在全温度范围内,分析了荧光强度的变化规律,为今后掺Bi光纤激光器的稳定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
- 刘鹏廖雷褚应波王一礴胡雄伟彭景刚李进延戴能利
- 关键词:辐照特性温度特性荧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