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湛若水“体用浑一”思想纲要被引量:2
- 2008年
- 湛若水作为白沙高足,继起于岭南,在程朱学与陆学之外另辟蹊径,建立起以"体用浑一"为学术宗旨的新道学体系。他以"体用浑一"论来阐发"万物一体"的思想,提出了以"随处体认天理"论为核心观点的功夫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解决了道学理论与实践、本体与功夫接洽融合的问题。
- 张晓剑王坤
- 关键词:湛若水
- 日本历史学界东亚世界论的再探讨——兼与韩国学界的对话被引量:2
- 2015年
- 前言"东亚世界论"最早出现于1960年代,但作为系统性理解世界史框架(世界史中的日本)的学说,是由西嶋定生先生于1970年提出的。对于战后的日本史学界而言,可以说其发挥着通用性理论的作用。在日本史学界所使用的"东亚"的概念,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在东亚世界论的影响之下。例如,东亚世界论的理论基轴,是中国帝王与周边各民族酋长间形成的政治关系,即册封体制。在探讨前近代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时。
- 李成市王坤
- 关键词:世界史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文明
- 隋倭通交中的朝鲜半岛因素
- 2014年
- 隋代是古代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隋倭通交表面上看似乎是两国之间的问题,实际上却与东亚世界诸国相互联动紧密相关。在以东亚世界的共同性和关联性,分析隋倭关系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各国的独特性。隋倭关系既是东亚世界相互关联的体现,又是两国出于独特性的情势而作出的选择。对隋朝而言是与高句丽的关系,而对于倭国而言是与新罗的关系,两种国际关系的各自发展,是隋倭通交的动因之一。
- 王坤
- 关键词:隋朝
- 传播学视角下的古代中日文化交流被引量:1
- 2013年
-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和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世界各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古代中日文化交流格外引人注目。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规律的科学,人类一切与精神或精神文化有关的历史,其实就是传播的历史。运用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传播活动的构成要素分析古代中日间的信息传递,为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了新的、独特的视角。
- 王坤
- 关键词:传播学中日文化交流
- 大宰府的成立与古代日本对外意识之嬗变
- 2013年
- 大宰府在古代日本对外关系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宰府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变化与东亚世界情势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作为前近代东亚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主导着国际局势的动向。对于古代日本而言,外交意识如何跟进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情势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宰府的成立和职能的变化,反映了古代日本对外意识嬗变的外在动因。
- 王坤
- 关键词:嬗变
- 试论民国时期的日本研究——以《日本评论》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的日本研究可谓历史久远,截至民国时期,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研究日本的高潮,每一次研究高潮都是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历史背景之下出现的。民国时期曾出现了第三次研究日本的高潮,此时期恰好也是中国期刊大发展的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危难之际,一批"知日派"知识分子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日本研究的工作之中,因此这个时期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专事研究日本的期刊,《日本评论》即为其中优秀代表之一。
- 王坤
- 关键词: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