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允海

作品数:36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胆囊
  • 6篇胰腺炎
  • 5篇胆囊切除
  • 5篇胆囊切除术
  • 5篇术后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胆囊炎
  • 4篇血症
  • 4篇热成像
  • 4篇中西医
  • 4篇中西医结合
  • 4篇中医
  • 4篇经穴
  • 4篇红外
  • 4篇红外热成像
  • 4篇腹腔镜胆囊
  • 3篇胰腺

机构

  • 24篇辽宁中医药大...
  • 2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 2篇沈阳市和平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抚顺市中心医...

作者

  • 36篇高允海
  • 6篇孟宪萌
  • 4篇朴明姬
  • 4篇许斌
  • 3篇王军龙
  • 2篇杜瑞卿
  • 2篇李岩
  • 2篇黄豪
  • 2篇刘锋
  • 1篇刘声
  • 1篇秦晔
  • 1篇张二芹
  • 1篇王红升
  • 1篇冷玉杰
  • 1篇张博
  • 1篇冯雷
  • 1篇赵丽英
  • 1篇段涛
  • 1篇朴明姬
  • 1篇陈维

传媒

  • 8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注射液对术后完全肠外营养患者肠道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术后完全肠外营养(TPN)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术后T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中药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TPN治疗,中药组在常规TPN治疗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二胺氧化酶(DAO)和循环D-乳酸(D-La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中药组患者术后第3天与术后1 d比较,DAO和D-Lac均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DAO和D-Lac显著升高(P<0.05);而中药组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明显降低(P<0.01),且DAO、D-La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可以明显改善腹部术后长期TPN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提高肠道屏障功能,修复肠道黏膜受损细胞,消除肠功能障碍。
高允海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完全肠外营养肠屏障功能障碍
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经穴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经穴红外热成像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慢性胆囊炎切除术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无身体疾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所有参与研究人员所研究穴位进行检测。观察两组参与研究人员双侧上述穴位的经穴红外温度,对两组研究人员本身双侧穴位温度进行比较和两组研究人员同侧的穴位温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参与研究人员所选7处穴位双侧红外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参与研究人员风池、肩井、京门、带脉、阳陵泉、丘墟6处穴位双侧红外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日月穴两侧温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参与研究人员左右两侧风池、肩井、京门、带脉、阳陵泉、丘墟6处穴位红外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侧日月穴温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日月作为足少阳胆经的募穴在慢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呈现低温性改变,且双侧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特异性改变,可以作为中医临床辨证取穴的参考依据。
朴明姬高允海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红外热成像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观察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对肝外胆管实时显像避免胆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诊断为复杂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行LC的患者资料。按照显像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LC,试验组在ICG荧光显像技术导航下完成LC,术前12 h经外周静脉(肘静脉)注射ICG 5 mg,ICG荧光显像在行LC时识别胆囊管和肝外胆管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术前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识别率、建立胆囊三角时间、术中出血量、胆管损伤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纳入45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7例,年龄(60.9±9.3)岁,体质量指数(26.2±2.0)kg/m^2。对照组纳入45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57.5±8.7)岁,体质量指数(26.7±2.7)kg/m^2。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40例(88.9%)成功显示胆总管,34例(75.6%)可显示胆囊管;对照组患者中,13例(28.9%)可观察到胆总管,12例(26.7%)可观察到胆囊管。试验组建立胆囊三角时间为(33.4±9.0)min,对照组建立胆囊三角时间为(52.7±15.0)min;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5.5±5.4)ml,对照组为(23.0±15.6)ml。对照组1例患者中转开腹,试验组无患者中转开腹,对照组出现1例右肝管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两组各有1例剑突下切口感染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前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识别率、建立胆囊三角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LC中早期利用ICG荧光显像观察胆囊管、胆总管有助于预防胆总管损伤,加快手术进度。
杜金柱高才植高允海
关键词:吲哚菁绿胆道损伤
“温通法”调控肠道菌群代谢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脂毒性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影响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可由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诱导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参与胰腺炎的病理过程,HLAP较单纯胰腺炎患者病情多趋向于严重化,并发其他疾病可能性更高,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正是其加重胰腺炎的重要影响因素。抑制钙离子释放激活钙离子通道蛋白1(orai1)或核因子κB(NF-κB)蛋白可明显减轻内质网应激水平。人体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直接影响脂类代谢,引起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引起胰腺细胞脂毒性,通过NF-κB-Orai1通路诱导胰腺细胞ERS。结合HLAP临证特点,分析其病因病机为痰饮内停、阻碍气机、瘀血停滞为本,腑气不通、脏腑失和为标。根据痰瘀为致病特点,提出“温通法”,“温”指以温药温化痰饮,“通”则是通利腑气,条畅中焦脏腑气机,通过临证实践总结大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合方应用,正是体现“温通法”治疗HLAP的理想方药,菌群紊乱由痰瘀致病而引起,通法作用于肠道,与菌群关系不可分割。该文就“温通法”调控肠道菌群代谢对HLAP脂毒性诱导的内质网应激作用进行综述。
孟宪萌许斌高允海陈维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肠道菌群温通法内质网应激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9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补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胆汁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可有效增加胆汁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有助于实现术后肝功能早期恢复。
李晓辉高允海
关键词:中医药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机械性肠梗阻52例
2006年
肠梗阻足外科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如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则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自2003年-2005年,本院运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机械性肠梗阻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高允海
关键词: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梗阻性黄疸是日常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梗阻性黄疸的影响包括胆道系统,肝细胞和肝功能以及全身并发症。由于肠内胆汁不足,肠黏膜屏障功能被破坏,内毒素血症产生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胆红素会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血液动力学影响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抑制、免疫功能低下、凝血功能异常、营养受损和伤口愈合不良。临床上处理包括:补充水电解质平衡、维生素K、抗生素的应用、白蛋白和多巴胺、服用乳果糖、新鲜的冷冻血浆。总体研究上没有显示出术前胆道引流对患者更有利,而仅在少数病例中体现出其优势。所以对于黄疸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黄疸由于外感湿热邪毒,或饮食不洁,湿热内蕴而成劳,日久酿毒,正气耗损,湿热夹毒而难解,瘀阻血脉而导致。中药在利胆祛湿退黄方面发挥其优点,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适当的配合中医药治疗,更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完全了解梗阻性黄疸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围手术期的处理仍然是未来治疗的挑战。
张博高允海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术前胆道引流中医病因病机护肝
中药外敷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肝硬化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肝体表投影区局部消毒后,将软肝巴布剂贴敷于此,每日1次,每次1贴,同时加入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PT值、纤维化指标、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治疗组疗效更好。且软肝巴布剂贴敷治疗肝硬化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肝硬化疗效优于单纯基础疗法治疗肝硬化。
冷玉杰李岩高允海
关键词:外敷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更有效方法。方法:将62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以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支持疗法,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白细胞、体温、腹痛,以及B超、C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5%,对照组有效率70.97%,2组治愈率P<0.01,有效率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高允海
关键词: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
植物雌激素对老年性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揭示植物雌激素对老年性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120只老龄性SD清洁级大鼠,分成4组,每组分别喂养3个月、6个月和10个月的不同批次处死,取股骨测量6项生物力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植物雌激素在10个月、6个月和3个月不同时期都表现出能增强骨生物力学特性的作用,能改善骨质量;而单纯依靠增加钙剂量在6个月和3个月内作用却不明显,10个月内可以改善骨生物力学的特性,但不全面;在使用植物雌激素的同时,增加钙含量,对改善骨生物力学的特性更好。结论:单纯食钙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和改善骨质量的作用有限,经常适量食用含植物雌激素丰富的大豆或大豆制品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较全面改善骨质量有积极意义。
赵丽英张二芹刘声杜瑞卿高允海黄豪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