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雪强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传感
  • 2篇温度
  • 2篇课堂
  • 2篇光纤
  • 2篇感器
  • 2篇传感器
  • 1篇电子技术
  • 1篇电子技术基础
  • 1篇移植性
  • 1篇折射率
  • 1篇折射率传感
  • 1篇少模光纤
  • 1篇试点班
  • 1篇数字电子
  • 1篇数字电子技术
  • 1篇数字电子技术...
  • 1篇题目
  • 1篇卓越工程师计...
  • 1篇倏逝波
  • 1篇温度传感器

机构

  • 6篇燕山大学
  • 1篇巴音郭楞职业...

作者

  • 6篇刘雪强
  • 3篇刘燕燕
  • 3篇齐跃峰
  • 2篇黄震
  • 2篇李江昊
  • 1篇张宝荣
  • 1篇常丹华
  • 1篇郭璇
  • 1篇付兴虎
  • 1篇付广伟
  • 1篇王燕涛
  • 1篇毕卫红
  • 1篇刘阳
  • 1篇姚文宇
  • 1篇刘磊

传媒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教学研究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电气电子教学...
  • 1篇河北企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翻转课堂”在EDA课程设计中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法在EDA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和实践。基于"翻转课堂",采用题目分级、团队协作、分组答辩、节点考核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将数字电子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刘雪强齐跃峰刘燕燕黄震李江昊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为例被引量:12
2012年
卓越计划试点班的课堂教学要求面向工程实际、增加实践内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开拓知识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探讨了基于一点两面原则的三环相扣式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围绕学生这个中心,通过课内教学、课外训练和课程设计3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以各种途径和方法拓展了理论知识面和工程实践知识面。
李江昊常丹华张宝荣黄震郭璇刘雪强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全面融合促进科技军民融合协同发展——以河北省科技军民融合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在国家级战略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下,河北省立足于军民融合的实际情况,从国家总体战略需求中精准定位河北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本文重点研究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全面融合,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结合河北省情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建立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实现满足国家总体战略需求与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邓寒梅刘雪强陈华
基于少模光纤组合传感器的温度及折射率传感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基于模式干涉理论和布拉格光纤光栅的传感特性,提出了一种单模-少模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单模结构的组合传感器。利用光纤熔接机将一定长度的少模光纤(FMF)熔接在两段单模光纤(SMF)中间构成SFS结构干涉仪,再在FMF上刻制FBG,通过光谱仪得到模式干涉与耦合共同作用后的传输光谱。首先分析了组合传感器的传感原理,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会引起FMF中纤芯模式有效折射率的改变,从而导致SFS结构的干涉光谱和FBG的波长发生移动,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组合传感器传输光谱的波长漂移量,实现对待测参数的测量。然后仿真了FMF长度对干涉光谱的影响,FMF越长,干涉光谱越明显,自由光谱范围FSR越小,为了便于观测组合传感器的整体光谱,最终选择长度为110 mm的FMF进行传感实验。实验所用FMF可稳定传输LP01,LP11,LP21和LP02四种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式间的干涉和耦合,确定此组合传感器的干涉光谱是由LP01-LP11干涉形成,FBG透射谱是由LP02-LP02,LP11-LP11,LP01-LP02和LP01-LP01耦合形成。最后进行温度和折射率的传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SFS结构的干涉光谱发生明显的蓝移,而FBG透射谱发生红移,其温度灵敏度分别为-62.04和10.87 pm·℃-1,线性度良好;将FMF包层直径腐蚀至22μm,在1.366~1.455的折射率变化范围内,组合传感器的传输光谱并未发生明显的移动,灵敏度最大仅为3.933 nm·RIU-1。该传感器利用干涉峰和谐振峰同时监测外界的变化,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减小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偶然误差,结构简单新颖、灵敏度高、易于制备,且FBG的4个谐振峰具有很强的传感一致性,使得传感变得更加灵活方便。
齐跃峰贾翠许丽媛张鑫丛碧彤刘燕燕刘燕燕
关键词:光纤光学温度折射率
基于Vernier效应的法布里-珀罗传感器增敏方法被引量:6
2019年
设计了一种分离型光纤传感增敏结构,并联连接两个腔长相近的法布里-珀罗(F-P)腔。理论分析了此结构的增敏原理并制备了两组增敏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增敏结构的压强灵敏度值由单F-P结构的4.85 nm/MPa提高到43.95 nm/MPa,温度灵敏度由单F-P腔的0.0675 nm/℃提高至0.40364 nm/℃,在相同温度下采用双腔结构可消除温度交叉敏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此结构克服了集成式增敏结构的缺陷,在不影响原传感器结构的情况下提高了灵敏度,且可通过更换辅助腔来调节灵敏度,具有移植性好和交叉敏感小等优势。
刘燕燕刘磊刘磊刘雪强张鑫王燕涛齐跃峰
关键词:高灵敏度
镀有铜膜的锥形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被引量:3
2015年
提出一种镀有铜(Cu)膜的锥形光子晶体光纤(TPCF)倏逝波耦合温度传感器。其结构是在两段单模光纤(SMF)之间熔接上一段长为20mm的PCF,并在熔融拉锥后的TPCF表面上蒸镀一层Cu膜制成的。熔接机放电电流设置为10 mA,拉锥机拉锥速度为0.08 mm/s,H2流量为160mL/min。拉锥完成后的TPCF锥腰最细处为68.47μm,传感器干涉条纹对比度为8dB。将传感器放入温控箱中,传感器两端分别连接至宽带光源(ASE)和光谱仪(OSA)上进行温度传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锥区长为10mm,镀Cu膜厚为110nm时,在30~80℃温度变化范围内,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最高可达0.075dB/℃。本文制作的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制备简单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工业生产、生物医学和电力电子等领域的温度检测。
付广伟刘阳付兴虎姚文宇刘雪强毕卫红
关键词:温度倏逝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