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Willis环远端动脉动脉瘤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未破裂Willis环远端动脉动脉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11例)和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3例)采用PED治疗的未破裂Willis环远端动脉动脉瘤患者,其中单纯置入PED 10例,联合弹簧圈4例。14例均为单发动脉瘤;11例为初次治疗,3例为复发性动脉瘤。术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估患者的预后;影像学随访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的栓塞情况<结果14例患者(14个动脉瘤)共置入17枚PED,手术均成功。2例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1例为前交通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为大脑中动脉(MCA)Ml段夹层动脉瘤],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改善;1例MCA Ml段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9 h发生动脉瘤破裂,治疗后死亡。出院时神经功能良好(mRS为0~1分)者11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mRS为3分)者2例。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为3.0-6.0(4.7±1.4)个月。末次随访mRS 0分者11例,1分者1例;造影复查显示,12例患者的12个动脉瘤中,完全闭塞9个(OKM分级D级),瘤颈残余3个(OKM分级C级)。3例复发者术后6个月随访动脉瘤均为完全闭塞。结论PED治疗Willis环远端动脉动脉瘤大部分安全有效,治疗MCA动脉瘤的风险可能较高。对于复发的Willis环远端动脉动脉瘤再治疗效果好。
- 马超马超张宇鹏梁飞张宇鹏姜除寒
- 关键词:大脑动脉环远端
- Neuroform EZ构建“Y”形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Neuroform EZ支架构建“Y”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WNBA)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应用Neuroform EZ支架构建“Y”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6例WNB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采用Raymond评分评估动脉瘤的即刻栓塞效果.术后30 d行临床随访,随访内容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 6例患者手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术中DSA显示6个动脉瘤均完全栓塞,Raymond评分为Ⅰ级.术后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其中1例给予补液、肝素抗凝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另1例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后未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术后30 d随访,6例患者的mRS评分为0~1分.结论 双Neuroform EZ支架或Neuroform支架联合其他颅内自膨支架构建“Y”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WNBA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张宇鹏姜鹏梁士凯杨新健刘建民张宇翔梁飞姜除寒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合并静脉瘤的Cognard Ⅳ型硬脑膜动静脉瘘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初步探讨合并静脉瘤的Cognard Ⅳ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7月至1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合并静脉瘤的Cognard Ⅳ型DAVF患者,共4例(7个静脉瘤),术前均无颅内出血。基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图像建立DAVF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结果7个静脉瘤内平均血流速度的中位数为0.030(0.002~1.567)m/s,引流静脉内为0.092(0.050~2.235)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瘘区、静脉瘤、引流静脉平均压力的中位数分别为7 394.9(6 087.3~7 977.0)Pa、4 882.2(3 697.8~7 004.7)Pa、3 439.1(3 337.2~5 612.9)Pa;平均壁面切应力(WSS)的中位数分别为10.22(4.07~13.58)Pa、4.11(0.24~13.95)Pa、7.61(5.16~12.90)Pa。在静脉引流系统上,静脉瘤内的压力高于引流静脉内的压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39,P=0.072);静脉瘤壁的平均WSS低于引流静脉壁的平均W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8,P=0.040)。静脉瘤后的引流静脉上均存在明显的高WSS区,2例合并多发静脉瘤的患者,高WSS区位于其后静脉瘤的流入道区域。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引流静脉上的静脉瘤壁的WSS较低,静脉瘤后的引流静脉存在高WSS区。有关WSS与静脉瘤破裂及形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宇鹏梁士凯燕鹏陈希恒郭锋梁飞马超张宇翔姜除寒
- 关键词:动静脉瘘血流动力学硬脑膜静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