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 猴樟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枝叶含有丰富的精油,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和经济树种,但目前有关猴樟基因组学的研究报道不多。为揭示猴樟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该文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从头组装了完整的猴樟叶绿体基因组,并对其基因组结构、基因构成及序列重复、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以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合樟亚科主要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猴樟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2 727 bp,包括一对20 132 bp的反向重复(IRs)区、93 605 bp的大单拷贝(LSC)区和18 858 bp的小单拷贝(SSC)区,总GC含量为39.13%。(2)该基因组共编码127个基因,包括8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36个转运RNA基因(tRNAs)和8个核糖体RNA基因(rRNAs);共鉴定出92个SSR位点,其中大部分是A/T组成的单核苷酸重复序列;密码子适应指数(CAI)为0.166,有效密码子数(ENc)为54.68;猴樟与近缘种的叶绿体基因组主要在IR区和2个SC区边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24种樟亚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猴樟与樟树亲缘关系最近,同时支持了樟属-甜樟属分支(Cinnamomum-Ocotea Clade)、月桂属-新木姜子属分支(Laurus-Neolitsea Clade)、润楠属-鳄梨属分支(Machilus-Persea Clade)的建立。该研究丰富了猴樟遗传资源信息,进一步确定了樟亚科主要属的系统发育地位。
- 赵渊祥梁大曲谢双琴王好运吴峰
- 关键词:猴樟叶绿体基因组SSR系统发育
- 马尾松超级苗生长特性及光合色素含量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以贵州都匀市马鞍山林场国家马尾松良种为供试材料,对其超级苗与普通苗中的Ⅰ级苗、Ⅱ级苗在地上形态特征、根系结构特征及光合色素含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级苗地上部分生物量更多的积累在茎干内,超级苗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40.8%和40.3%,而Ⅰ级苗叶的生物量所占比例是茎的2倍,Ⅱ级苗为2.7倍。超级苗根系相关参数,如根系总长、根表面积、体积及平均直径均显著高于普通苗,根系径级为3~4 mm的根系发育状况更好。与Ⅰ级苗相比,马尾松超级苗叶绿素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48.3%和11.7%,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特性潜力。因此,超级苗出圃时有较明显的优势,但其实际造林效益还需综合考虑造林立地条件、环境气候因子的影响。
- 王好运丁贵杰谢维斌吴峰吴峰
- 关键词:马尾松超级苗生长性状生物量光合色素根系结构
- 马尾松PmSWEET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SWEETs蛋白是一类糖转运蛋白,通过调控糖类物质的跨膜运输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为深入研究PmSWEET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短枝腋芽休眠解除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克隆得到PmSWEET基因的CDS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亚细胞定位情况及在马尾松短枝腋芽休眠解除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PmSWEET完整CDS序列共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含有2个保守结构域(跨膜螺旋域,MtN3)和7个跨膜区域。PmSWEET与杨树和拟南芥的SWEET16、SWEET17基因进化关系最近。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分析显示,PmSWEET蛋白主要定位于液泡膜。截顶处理后,PmSWEET基因在短枝上的针叶及腋芽中的表达模式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截顶处理1 d内,PmSWEET的表达量在短枝腋芽内显著提高;处理2 d后,PmSWEET在针叶中的表达量开始大幅升高,第4天达到最大值。上述结果表明PmSWEET基因参与了马尾松短枝腋芽休眠解除的调控。
- 梁大曲石长双涂晶晶徐刚吴峰
- 关键词:马尾松腋芽休眠解除亚细胞定位
- 贵阳市主要绿化树种功能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城市树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服务功能,但不同树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建立评价体系以评估不同绿化树种功能的表现等级。建立了一个包含降温遮阴、滞尘、观赏性能和适应性的城市绿化树种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贵阳市为例,利用该评价体系计算了贵阳市59种主要绿化树种的功能表现得分。结果显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综合功能表现得分较高,滇鼠刺(Itea yunnanensis)、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的综合功能得分较低。建议根据不同绿地类型的功能选择适宜的绿化树种,可将不同功能表现等级的树种进行搭配,以实现绿化树种在功能上的互补。
- 杨静怡张政文吴峰
- 关键词:绿化树种评价指标
- 叶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研究叶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苗木选择及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出圃时呈现为全初生条形叶、全次生针形叶和中间型的马尾松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初生叶和次生叶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全次生叶幼苗出圃时苗木质量指数(QI)、干物质积累量及造林1年后净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全初生叶幼苗;次生叶的叶长、体积和表面积等指标均显著大于初生叶;初生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次生叶,两者间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初生叶的F_m、F_v/F_m、F_v/F_o均显著高于次生叶,F_o在2种叶型间无显著差异;初生叶的PSⅡ反应中心参数Y(Ⅱ)和F_v’/F_m’、淬灭参数q_P和NPQ、能量耗散参数Y(NPQ)和Y(NO)及光响应参数ETR_(max)、α、β和I_k也均高于次生叶,在高光强条件下,初生叶的非光化学淬灭和调节性能量耗散能力增强。由于次生针叶叶长、体积和表面积等形态指标均显著大于初生叶,因而具有次生针叶的幼苗的光合作用面积更大,干物质量积累较多,出圃时的苗木质量以及造林后的生长表现均高于全初生叶的幼苗。【结论】与次生叶相比,初生叶拥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较耐光抑制,有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但高光强条件下会通过热耗散的形式来减少多余光能对光合系统的损害;拥有次生叶的幼苗表现出较好的苗木质量及生长特性。
- 王好运吴峰吴峰朱小坤
- 关键词:马尾松叶绿素荧光苗木质量
- 马尾松捕光复合体Ⅱ(Lhcb)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LHCⅡ是围绕在光系统Ⅱ外部的捕光复合体,由Lhcb基因家族编码。为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hcb基因(PmLhcb)家族特征,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数据鉴定PmLhcb基因家族,并对其系统进化、结构和功能及不同叶型幼苗遮荫处理下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35个PmLhcb基因家族成员,在已报道的Lhcb 8个亚家族中,马尾松只包含Lhcb1、2、4、5和7这五个亚家族。本研究利用油松和买麻藤基因组数据进行Lhcb基因家族鉴定,得到相同的结果,表明Lhcb3、Lhcb6和Lhcb8亚家族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化后才形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mLhcb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均含有叶绿素a/b结合结构域和跨膜结构,但Lhcb4亚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存在较大的变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mLhcb基因主要在马尾松幼苗的叶中大量表达,且Lhcb1和Lhcb2亚家族成员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亚家族;遮荫处理后PmLhcb基因在马尾松全初生叶幼苗和全次生针叶幼苗中上调表达,且在全次生针叶幼苗中上调的程度显著高于全初生叶幼苗。以上结果可为深入揭示PmLhcb基因家族功能、系统进化关系及其对光照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赵渊祥王好运梁大曲吴峰
- 关键词:马尾松幼苗系统进化遮荫处理
- 马尾松优树种子表型变异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以贵州都匀马尾松良种基地基因收集区内优树单株所采集的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形态、品质和营养物质含量等性状,剖析马尾松种子在单株间及单株内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马尾松单株优树间种子形态特征、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籽粒较大的种子拥有较高的萌发能力,发芽率最高达96.17%,内含物质主要以脂肪为主,占种子总重量的55%左右。种子形态指标与千粒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发芽指标与可溶性蛋白质、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马尾松种子形态特征、萌发能力和营养物质含量在单株水平上存在一定的选择潜力,进行种子园的母树选择时,可结合种子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考虑。
- 王好运朱小坤谢维斌吴峰
- 关键词:马尾松优树种子性状萌发能力
- 贵阳市1980-2018年土地覆盖类型及碳储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土地覆盖类型的数据,定量分析了贵阳市不同区域1980-2018年间的土地覆盖类型分布状况、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引起的碳储量变化,探讨土地覆盖类型和碳储存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80-2018年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为城市用地的增加。从空间分布上来看,贵阳市区的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变化最为明显。贵阳市区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林地、草地和农田。贵阳市区的碳储量变化最大,尤其是2010-2018年期间的碳储量下降了157万t。林地、农地和草地的面积变化与碳储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城市用地面积变化与碳储量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杨静怡吴峰
- 关键词: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