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光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衰老
  • 5篇肾脏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年龄
  • 3篇动脉
  • 3篇多普勒
  • 3篇血流
  • 3篇肾病
  • 3篇舒张
  • 3篇舒张早期
  • 3篇年龄变化
  • 3篇组织多普勒
  • 3篇老年
  • 3篇二尖瓣
  • 3篇二尖瓣环
  • 3篇瓣环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单核

机构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首钢...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三亚市中医院

作者

  • 23篇张伟光
  • 12篇陈香美
  • 5篇蔡广研
  • 5篇孙雪峰
  • 5篇董哲毅
  • 4篇刘晓敏
  • 3篇智光
  • 3篇王倩
  • 3篇王晋丽
  • 3篇童锴
  • 3篇石亚君
  • 3篇王晶
  • 3篇刘宏斌
  • 3篇郜玲
  • 3篇王晓曦
  • 3篇赵蓓
  • 3篇李典耕
  • 3篇李娟
  • 2篇冯哲
  • 2篇董颖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肾病研究...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2012年十...
  • 1篇2013中国...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lotho基因多态性与衰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Klotho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衰老的关系。方法在482例(<60岁236例,60岁246例)沈阳地区健康汉族人群,采用Snapshot(微测序)的方法检测Klotho基因标签SNP(TagSNP)-rs571118位点和功能SNP位点rs9536314(F352V),rs9527025(C370S)的基因型,观察Klotho基因多态性与衰老的关系。结果证实在中国汉族人群F352V(rs9536314)为G纯合子,C370S(rs9527025)为T纯合子;rs571118位点存在AA,GG,AG基因型。老年人群基因型分布为(AA35(14.22),AG132(53.65),GG79(32.11)),年轻人群基因型分布为(AA51(21.61),AG128(54.23),GG57(24.15))。Klotho基因rs571118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老年人群高于年轻人群。结论 Klotho基因rs571118位点多态性与衰老存在明显相关。
张伟光张敏李典耕孙雪峰蔡广研白小涓陈香美
关键词:衰老KLOTH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脉搏波速度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2型糖尿病(T2DM)常伴发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但在疾病早期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需要更多的辅助检测方法对T2DM及高危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辅助诊断。近年来,动脉硬化检测特别是脉搏波速度(PWV)作为一种无创的测量动脉硬度的有效方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研究表明,动脉硬度增加是T2DM患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为了更好地在疾病发生前进行预判,以便及早启动健康管理,应用PWV预测动脉硬化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对PWV与T2DM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预判和管理具有血管病变风险的T2DM患者提供参考。
李炜祯王倩董哲毅张伟光陈香美
关键词:脉搏波速度动脉硬化血管并发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益肾健脾利水方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益肾健脾利水方(肾炎舒片)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活性成分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查询方中主要的7味中药(苍术、茯苓、白茅根、人参、枸杞子、金银花、蒲公英)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其靶点进行预测。检索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利用UniProt数据库注释所有靶标蛋白。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部分作为肾炎舒片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利用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将得到的核心有效成分与核心靶标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81个活性成分、219个基因靶点、肾小球肾炎相关靶点1952个、116个肾炎舒片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潜在靶点蛋白。GO富集分析结果提示:肾炎舒片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潜在靶点蛋白,主要参与脂多糖反应、细菌源分子反应、氧化反应以及细胞化学压力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可能的作用通路包括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相关通路以及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等。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肾炎舒片可通过MYC、JUN、MAPK8、FOS、NR3C1、TP53、MAPK14、IL-2、MAPK1、AKT1、TNF、RELA这12个关键靶点治疗肾小球肾炎。分子对接结果提示肾炎舒片主要活性成分与多种治疗肾小球肾炎靶点蛋白均有较好结合(S>4.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益肾健脾利水方(肾炎舒片)治疗肾小球肾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阐释其药理作用机制及开发新药奠定了研究基础。
金美玲李典耕张伟光尹智炜杨洪娟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分子对接
功能年龄在衰老个体化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时序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是以时间表示自出生以后经历期间的个体年龄,即个体的实际年龄。但CA在评价个体功能状态和衰老进程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更准确的衡量指标。功能年龄是反映个体器官或系统的真实年龄,相比CA更够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真实功能状态以及衰老进程。然而由于研究功能年龄的学者出发点、关注点和学科不同,对于功能年龄的命名也不同。本综述主要总结不同器官系统的功能年龄以及构建过程中使用的标志物和方法,并将功能年龄分为系统/器官功能年龄和整体功能年龄,同时介绍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为未来构建更准确的功能年龄提供参考。
何艳何艳冯哲冯哲张伟光
关键词:生物学年龄衰老
一种评价肾脏功能的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肾脏功能的试剂盒。本发明采集了892名中国健康成年人的生物学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得到了肾脏衰老可能的标志物——干细胞因子SCF,并分析血清SCF浓度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的变...
张伟光陈香美
文献传递
糖尿病肾病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T2DM)患者66例,T2DM所致DKD患者54例。记录年龄、身高、体重、病史、血压、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risin水平。比较DKD组与T2DM组血清Irisin水平的差异,观察DKD不同肾功能亚组血清Irisin水平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血清Irisin水平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血清Irisin水平在DKD组明显低于T2DM组(P<0.05);DKD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 GFR<60 ml·min-1·1.73 m-2组中血清Irisin水平较e GFR≥60 ml·min-1·1.73 m-2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risin水平与UREA、CRE、SBP以及DBP呈负相关(均P<0.01);与TP、Alb、TBIL以及e GFR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性别、年龄、BMI后,血清Irisin水平与e GFR呈独立正相关(P<0.01),与舒张压呈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DKD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显著降低,在肾功能下降组中进一步降低,可能与e GFR相关。
王文娟王思扬刘洁琼张伟光董哲毅张利朱晗玉蔡广研陈香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
基于部分健康人群心电参数与正常值范围比较与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人群心电图参数(P波时限、电轴,QRS波群时限、电轴,PR间期,QT及QTc间期)范围值。方法选取1539例(男623例,女916例)健康人群,并采集心电图,计算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心电参数,并与通用正常范围做比较。结果男女性心率最低值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P波时限男女随年龄均较正常范围延长,同年龄组间30岁以上男性P波时限长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间期男性在40岁以上,女性在60岁以后较正常范围延长,同年龄组间60岁以上男性PR间期长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RS时限在男性健康人群中时限均延长,同年龄组间男性长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波时限男性在30岁以上可较正常范围延长,同年龄组间男性T波短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及QTc间期延长可继发于T波延长,同年龄组间男性QTc间期短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波电轴在50岁以后会逐渐左偏,T波电轴在30岁以上逐渐左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诊断中关于健康人群P波时限、QRS时限(男性)可适当延长,PR间期、T波时限(男性)、QT及QTc间期随年龄增长可适当延长,R波及T波电轴随年龄增长逐渐左偏。同年龄比较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男性较女性有延长趋势,T波时限、QT及QTc间期男性较女性有缩短趋势。
但晴张伟光王晋丽郜玲董颖石亚君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参考值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参与Ig A肾病的关键基因和通路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IgA肾病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旨在深入了解IgA肾病发生机制。方法对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数据库)中的IgA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数据编号:GSE73953)和肾脏组织(数据编号:GSE93798)芯片结果进行重新注释和分析,应用Morpheus分别对两个芯片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然后取交集得到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应用STRING对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结果应用Morpheus分析芯片结果得到184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提示差异表达基因多在细胞外基质形成、细胞外结构形成、细胞凋亡、细胞程序性死亡等生物过程富集,在细胞外成分、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外空间等细胞组成富集,在细胞功能调节、酶调节活性、大分子复杂结果等分子功能富集。KEGG分析提示差异表达基因在局部粘连、MAPK等通路富集。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提示前10个关键基因,即PTPRC、FN1、PECAM1、AGTR1、POSTN、AGT、COL4A1、TP53、CYR61、MGAM。Cytoscape的MCODE分析结果提示最显著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通路。结论细胞外基质形成、局部粘连、MAPK等通路可能参与IgA肾病发生发展过程,PTPRC等关键基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通路可能是IgA肾病的关键基因/通路,这将为IgA肾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金美玲邱强徐晨李新张敏张伟光李典耕赵素梅
关键词:IGA肾病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基因
内脏脂肪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22年
2型糖尿病(T2DM)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的升高往往伴随着高肥胖发生率。肥胖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体脂分布而不是体脂总量与肥胖患者的代谢及心血管风险相关。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不能准确地反映肥胖患者的体脂分布情况,因此,内脏脂肪越来越受重视,并可能成为T2DM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本文就内脏脂肪与T2DM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内脏脂肪的深入研究和临床检查提供参考。
李航天王倩董哲毅张伟光林雯文骆雅咏陈香美
关键词:肥胖内脏脂肪血管并发症
北京社区健康人群中心血流动力学和动脉硬化参数随龄变化差异的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健康人群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外周动脉僵硬度随龄变化的特点。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2014年4—7月北京市8个地区〉18岁健康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61例受试者(其中男372例,女489例),平均年龄(56±14)岁。入选人群按照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六组,测量动脉硬化和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心踝脉搏波传导速度(haPWV)、中心动脉压(cSBP)、反射波增强指数(AI)和反射波增强压(AP),观察组间差异和随龄变化趋势。 结果 入选人群的研究指标cSBP、AI、AP、haPWV和baPWV平均值分别为(113±12) mmHg, (90±18)%,(-5±9) mmHg,(987±144) cm/s和(1 382±254) cm/s。随着年龄的增加,cSBP、AI、AP、haPWV和baPWV逐渐增高;每增加10岁,cSBP平均增加3 mmHg,baPWV平均增加97 cm/s,haPWV平均增加62 cm/s;60岁以后cSBP、AI和AP增加幅度减小,而haPWV和baPWV增加幅度更加明显(P〈0.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平均动脉压为cSBP的主要影响因素(b=0.990,P〈0.001),而baPWV和h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b=8.858,5.971;P〈0.001),AI和AP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身高和静息心率(b=-0.676,-0.660和b=-0.361,-0.341,P〈0.001)。进一步按年龄分为≤60岁组与〉60岁两组,利用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年龄对观测指标的影响,发现:≤60岁人群中,AI的变化更为显著,而〉60岁人群中baPWV变化更为显著。两组比较cSBP无明显差异。 结论 健康人群中心血流动力学在≤60岁人群中随龄增加趋势明显,而外周动脉硬化参数在〉60岁人群中随龄增加明显。AI可能成为预测早期病变的重要因素,为早发冠心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指标。
王晋丽陈韵岱石亚君薛浩张伟光郜玲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动脉硬化年龄主动脉血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