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稀见清代传奇剧本《灵台记》叙论被引量:1
- 2018年
- 清人黄金台除了诗文创作外,还撰有传奇《灵台记》。该剧藏四川省图书馆,学界一直未能得见。文章首先介绍该剧的版本面貌,并结合版本所存信息,确定该剧创作时间以及作者的两个未见名号;二是按全剧出目顺序,详细介绍剧情内容;三是结合人物形象塑造,对该剧的创作命意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以"心"服人的命意指向。
- 朱雯
- 时间与空间错位中的甲申诗歌被引量:1
- 2018年
- "甲申之变"是明清易代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不仅带来南北政权的分立,亦使两方文人遭际迥异。而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也因时间和空间的错位而呈现出时间先后、地域南北上的显著差异。滞留北京的文人多是甲申之变的亲历者,迫在眉睫的国变家难在诗歌中留下深刻烙印。相比之下,南方文人闻讯滞后月余,其诗歌中既有故国黍离的悲愤,也有因"后闻"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憾恨。北都凶问与南都立国的接踵而来,又使此时南方文人的诗歌中呈现一种悲喜交错的情绪。乱世带来的地域隔绝和易代带来的家国丧乱,造成了南北文人心中无法规避的漂泊感。
- 朱雯
- 关键词:诗歌
- “案头”与“场上”——明中叶戏曲创作技术性难题与沈璟的曲学贡献被引量:2
- 2017年
- 对于沈璟的曲学,以往学术界较多局限于"汤、沈之争"的思维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客观评价。本文认为:在明代中叶后,不少文人积极创作戏曲作品,但他们没有可以遵依的曲律规范,加之吴中昆山腔兴起,所创作的剧本难以在舞台演出或演唱,因此他们都面临着戏曲创作的"技术性难题"。沈璟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词人当行,歌客守腔"的理论主张,并通过编纂《南曲全谱》等多种曲学著作,示以范式,化解了戏曲创作的技术性难题,赢得了诸多创作者的推崇,为明代中叶后的戏曲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 朱万曙朱雯
- 从“雅”到“俗”:沈璟戏曲创作的转型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沈璟现存的戏曲作品,在题材上选择市井生活内容,在语言上注重浅近通俗,塑造了一批市井人物,体现出"俗"的创作特征。从沈璟的创作历程看,他不满于第一部作品《红蕖记》的骈俪典雅,此后自觉地向"俗"转型。这种转型虽然是个人的,但考察明代中叶的曲坛,诸多戏曲家和理论家都强烈批评骈俪典雅之风;在沈璟之后,"苏州派"作家以更大的声势完成了由"雅"到"俗"的转型,因此,沈璟戏曲创作的转型体现了明代中叶后戏曲"俗"的一脉的发生和发展。
- 朱万曙朱雯
- 白日忽西沉——甲申(1644)文人殉节及其绝命诗初探被引量:3
- 2018年
- 甲申年,明亡清兴的大幕掀开。易代之际的殉难文人,多有绝命诗传世。不同于稍后的南明,甲申殉难文人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考量生与死的抉择。这种匆忙赴死的行为及其绝命诗歌,更直观、真实地反映出他们面对易代大变故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趋向,是易代之际生命瞬间的书写。他们既由绝望而毅然赴死,又仍挂怀国事,以为国事未了,而己身为臣的职责亦未尽。殉节之际普遍的"南拜辞亲"举动,则指向文人们在国难之下所面临的忠孝困境。颇有争议的"魏学濂之死",则反映出易代之际士人生死选择的艰难。
- 朱雯
- 关键词:绝命诗文人殉节国事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