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立新

作品数:51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航空宇航科学...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陀螺
  • 6篇半球谐振陀螺
  • 5篇滤波
  • 5篇捷联
  • 5篇光纤
  • 5篇光纤陀螺
  • 4篇导航
  • 4篇制导
  • 4篇加速度
  • 4篇惯性导航
  • 3篇导弹
  • 3篇导航系统
  • 3篇制导律
  • 3篇漂移
  • 3篇温度漂移
  • 3篇卡尔曼
  • 3篇卡尔曼滤波
  • 3篇加速度计
  • 3篇惯性导航系统
  • 3篇非线性

机构

  • 4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49篇汪立新
  • 7篇田颖
  • 6篇李灿
  • 6篇刘洁瑜
  • 4篇刘刚
  • 3篇刘光斌
  • 3篇周小刚
  • 3篇陈伟
  • 3篇王明建
  • 2篇周志杰
  • 2篇姚志成
  • 2篇刘国辉
  • 2篇张强
  • 2篇范小虎
  • 2篇丁邦平
  • 1篇马建军
  • 1篇张博
  • 1篇赵旭阳
  • 1篇姜周
  • 1篇黄松涛

传媒

  • 6篇电光与控制
  • 5篇压电与声光
  • 5篇中国惯性技术...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传感技术学报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现代防御技术
  • 2篇中国惯性技术...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光电工程
  • 1篇战术导弹技术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四川兵工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6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综合序贯截尾法的捷联式导弹落点密集度检验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小子样试验中精度评定工作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弹道落点密集度的综合序贯截尾评定方法。首先,利用惯性坐标系内弹上惯性测量组合和弹载计算机共同完成导航计算任务的导航方程建立弹道仿真模型,求解弹道落点偏差;然后从评定结论置信度与所需试验子样数量之间的矛盾出发,设计了综合序贯截尾检验方法,讨论了最小发数的确定方法,论证了该方法应用于捷联式导弹落点密集度检验中的可行性。最后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汪立新张强王建华冷杉
关键词:弹道仿真
扩展容积卡尔曼滤波-卡尔曼滤波组合算法被引量:8
2014年
传统单一线性或非线性滤波方法往往难以获得最优线性/非线性混合动态系统状态估计,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卡尔曼滤波(KF)方法可获得线性状态估计最优解、计算量小等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KF和扩展容积卡尔曼滤波(A-CKF)的组合滤波方法。该方法将系统状态分解为线性状态与非线性状态两部分,分别采用KF和简化两次扩展容积卡尔曼滤波(STA-CKF)方法进行系统状态估计。机动目标跟踪和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非线性对准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方法,新方法在保证滤波精度的前提下,使得计算成本有效降低;相比于STA-CKF方法,新方法在滤波精度和滤波实时性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
赵曦晶刘光斌汪立新何志昆姚志成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目标跟踪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一种带有末端弹体姿态角约束的非线性制导律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带有末端多约束的三维非线性制导问题,设计了一种通用模型预测静态规划制导算法。该制导算法通过向后迭代求解权矩阵微分方程对控制量进行更新,将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静态优化问题,计算效率得以提高。阐述了通用模型预测静态规划制导算法的基本原理,详细给出了基于通用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算法的制导律设计过程。所设计的制导律满足末端法向加速度约束,因此,间接满足末端弹体姿态角约束。仿真时考虑目标的机动方式和落角约束,仿真结果表明,末端位移偏差小于0.5 m,末端落角可控制在0.01°范围内,末端法向加速度小于0.01 m/s2,该制导律能够很好地满足末端位移、落角和法向加速度约束。
李新三汪立新刘国辉闫循良王明建丁邦平
关键词:制导律落角约束
半球谐振陀螺仪线振动影响分析
2014年
在实际运用中,半球谐振陀螺仪受各种环境因素包括线振动的影响,而线振动可能会改变半球谐振子的工作状态。分析半球谐振陀螺仪在谐振子质量沿圆周角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线振动引起的惯性力对半球谐振子的工作状态的影响,并通过考察半球谐振子驻波进动角的变化来判断谐振子工作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只有在线振动频率等于陀螺固有频率时,线振动才会对半球谐振陀螺仪谐振子的工作状态产生显著影响。
王琪汪立新刘雨时
基于改进时间序列方法的HRG输出建模预测
2015年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仪的输出可能不符合时间序列分析的平稳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改进时间序列灰色预测方法,该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时间序列建模和灰色预测结合起来。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对陀螺仪的输出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分解得到原始信号中包含的随机项和趋势项,然后对这些信号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时间序列分析和灰色预测对这些数据分别进行建模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进行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效果比单独使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建模预测的效果要好。
王琪汪立新田颖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灰色预测
运用区间算法的约束非线性系统鲁棒模型预测控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一类具有输入和状态约束的干扰有界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区间分析的约束非线性鲁棒模型预测控制,以降低计算量并扩大系统吸引域.首先,在集合运算的基础上,利用区间运算和函数区间扩展,给出了一种计算效能更好、保守性更低的非线性系统鲁棒一步集计算方法;其次,构造重叠的多面体控制不变集序列并以此计算约束非线性系统的鲁棒多步集,并通过设计基于集合的在线优化策略,提出了基于鲁棒一步集的单步优化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有效降低了非线性优化的在线计算量;最后,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刘刚秦伟伟刘洁瑜汪立新
关键词: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基于改进Bayesian Bootstrap陀螺仪寿命预测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陀螺仪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剩余寿命预测是惯导系统作战使用、战备测试和维修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采用漂移布朗运动对陀螺仪进行退化建模,针对陀螺仪性能参数样本容量小的实际情况,将Bayesian Bootstrap方法引入到退化模型参数估计中。该方法是一种通过数字仿真技术扩大样本容量的方法,它完全依赖于样品本身的数据,不需要任何主观假设。面对特小样本Bayesian Bootstrap方法估计结果可信度下降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ayesian Bootstrap方法,在保证期望与方差点估计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其置信区间,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最后通过陀螺仪的寿命预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董金龙汪立新盛立昊吴双磊
关键词:BAYESIANBOOTSTRAP陀螺仪小样本
基于多元性能退化量光纤陀螺贮存寿命综合评估被引量:6
2014年
"长期贮存,一次使用"的军事应用需求使得光纤陀螺的贮存寿命越来越受到关注,采用基于多元性能退化量的方法来综合评估光纤陀螺的贮存寿命;首先分析了光纤陀螺主要性能退化参数,其次采用Wiener过程对光纤陀螺的退化进行建模,并给出参数估计和可靠度函数,接着介绍了利用协方差矩阵进行可靠度函数融合的具体方法,最后利用前述方法对光纤陀螺贮存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光纤陀螺在55℃进行贮存时,同时考虑零偏、零漂和标度因数之间的相关性时,贮存寿命为38 100 h,假设各参数之间相互独立,贮存寿命为16 000 h;试验结果表明,当产品具有多个性能退化量时,采用基于多元性能退化量的综合评估方法对产品的评估更加全面、合理。
毛端海董金龙汪立新李瑞
关键词:光纤陀螺综合评估
带有末端角度和轨迹路径点约束的MPSC制导律设计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多约束制导问题,给出了一种同时满足末端角度约束和飞行轨迹路径点约束的模型预测扩展控制制导方法,该制导方法通过满足飞行轨迹路径点约束实现灵活调节飞行轨迹,可以大大缩短目标防御反应时间。模型预测扩展控制制导方法是基于非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给出了控制量表达式以二次形式近似时制导律的设计过程。模型预测扩展控制制导方法只能对末端时刻输出量进行约束,通过对该制导方法进行扩展,使其还可以满足飞行轨迹路径点约束。仿真结果表明,考虑飞行轨迹路径点约束时,导弹经过设定的路径点并以给定的弹道倾角命中目标。
李新三汪立新范小虎闫循良薛亮王明建
关键词:制导
基于K-矩阵的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四元数提取被引量:1
2015年
捷联惯导系统的姿态算法是其导航算法的关键环节,应用四元数来描述运载体姿态的变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其中的初始四元数提取精度直接影响到导航解算精度。针对这个问题,在传统提取算法的基础上,得到了基于K-矩阵的初始四元数提取算法,并对正交和非正交初始姿态矩阵的四元数提取进行了对比分析。初始姿态矩阵算例的提取验证表明,基于K-矩阵的提取算法运算量较小,且对于非正交姿态矩阵能有效提高四元数提取的精度,为改进姿态解算的初始四元数提取算法提供了参考。
赵晗汪立新赵曦晶王杰飞
关键词:捷联惯导四元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