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细胞
  • 2篇蛋白质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腺炎
  • 2篇激动
  • 2篇Γ激动剂
  • 2篇白质
  • 2篇PPARΓ
  • 2篇PPARΓ激...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质丝氨酸...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症
  • 1篇炎细胞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徐萍
  • 7篇王静
  • 4篇徐凯
  • 1篇任大宾
  • 1篇黄江
  • 1篇杨道华
  • 1篇柳新
  • 1篇李清华
  • 1篇姜景平
  • 1篇陈令全
  • 1篇黄玲
  • 1篇杨志文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柳氮磺吡啶口服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分为2组:灌肠组50例、对照组30例。灌肠组采用口服SASP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SASP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大便次数、黏液血便、腹痛症状改善情况,并行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灌肠组腹痛、便次、黏液血便症状改善平均时间分别为4.6d、5.88d、4.92d,对照组分别为6.6d、8.4d、7.4d,(P<0.01);治疗后复查肠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灌肠组为96.00%(P<0.01);总体评估,灌肠组完全缓解14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依次为6、16、8例、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SP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UC可快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控制UC的活动期,比单用SASP更能控制炎症急性发作,疗效更显著。
王静徐萍徐凯赖跃兴黄江任大宾
关键词:保留灌肠
PI3K/AKT激动剂和抑制剂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背景:近年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在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PI3K/AKT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抑制剂wortmannin对巨噬细胞株RAW264.7 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PI3K/AKT参与调节SAP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脂多糖(LPS)、IGF-Ⅰ、wortmannin处理RAW264.7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LPS组(LPS 1μg/mL)、IGF-Ⅰ组(IGF-Ⅰ100 ng/mL+LPS 1μg/mL)、wortmannin组(wortmannin 100 nmol/L+LPS 1μg/mL)和IGF-Ⅰ+wortmannin组(wortmannin 100 nmol/L+IGF-Ⅰ100 ng/mL+LPS 1μg/mL),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 88)、AKT、PI3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结果:RAW264.7细胞经不同浓度LPS、IGF-Ⅰ、wortmannin处理后,各浓度组间细胞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LPS组、IGF-Ⅰ组、wortmannin组、IGF-Ⅰ+wortmannin组TNF-α、IL-6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wortmannin组TNF-α、IL-6表达水平较LPS组和IGF-Ⅰ组显著降低(P<0.05);IGF-Ⅰ+wortmannin组TNF-α、IL-6表达水平较IGF-Ⅰ组显著降低(P<0.05)。LPS组AKT、PI3K、TLR4及其下游分子MyD 88、p38MAPK、NF-κB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IGF-Ⅰ组上述指标较LPS组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rtmannin组上述指标较LPS组和IGF-Ⅰ组显著降低(P<0.05);IGF-Ⅰ+wortmannin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wortmannin组(P<0.05),但较IGF-Ⅰ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I3K/AKT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中的TLR4及其下游分子影响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参与SAP炎症反应的发生。
王静徐萍杨志文徐凯赖跃兴
关键词: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OLL样受体4WORTMANNIN
以纳差、恶心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2018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又称浆细胞骨髓瘤(plasma cell myeloma).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主要与骨髓瘤细胞增生和M蛋白血症有关,多以感染、肾损害为首发症状,亦会发生骨质破坏骨痛、贫血、出血倾向、高黏滞血症等。MM的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诊断困难。
邓永芳王静许平徐萍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首发表现纳差恶心浆细胞骨髓瘤M蛋白血症
PPARγ激动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p38MAPK活化的影响
2012年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炎症反应中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表达起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γ,PPA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
李清华徐萍王静姜景平陈令全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ARΓ激动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P38MAPK促炎细胞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亚型肠上皮化生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肠上皮化生不同亚型中突变型p53(mt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检测Hp,通过爱显蓝-雪夫(AB-PAS)和高铁二胺-爱显蓝(HID-AB)黏液染色区分肠上皮化生亚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法检测mt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肠上化生各亚型Hp感染率均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各亚型之间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性结肠化生mtp53蛋白表达率为24.4%,明显高于其他亚型和非萎缩性胃炎;不完全结肠化生组Hp阳性患者中mtp53蛋白表达率为36.0%,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结论不完全性结肠化生中突变型p53表达升高,其表达可能与Hp感染有关。
赖跃兴徐萍杨道华徐凯王静
关键词:化生
PPARγ激动剂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人单核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吡格列酮组和GW9662组。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实验组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刺激细胞;吡格列酮组在PAAF作用前加入终浓度为20μmol/L的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进行干预;GW9662组:在吡格列酮干预前30 min,先行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最后加入PAAF。分组处理6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AAF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吡格列酮组和GW9662组细胞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吡格列酮组比较,GW9662组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各组PPARγ的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GW9662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减少PPAF刺激所致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单核细胞的炎症反应。
王静徐萍侯彦强娄晓丽黄玲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急性胰腺炎胰腺炎相关性腹水
胃镜精查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分析近5年我院早期胃癌检出率,总结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胃癌患者资料,统计经手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例数,对胃镜活检病理为上皮内肿瘤的患者召回行胃镜检查,分析此举措能否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共完成胃镜检查77 658例次,共发现胃癌738例,胃癌发现率为0. 95%;其中355例胃癌患者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或ESD,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者148例,早期胃癌占我院治疗胃癌数量的41. 69%。已随访外院治疗胃癌172例,其中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者22例;早期胃癌总例数为170例,总的早期胃癌检出率为23. 04%。2017年至2018年异常病理患者570例,电话随访后,257例召回完成胃镜精查,精查率为45. 09%,精查后发现早期胃癌67例;总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31. 48%; 2014年至2016年异常病理患者412例,86例召回完成胃镜精查,精查率为20. 87%,精查后发现早期胃癌33例,总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6. 43%。2017年至2018年的早期胃癌检出率明显高于2014年至2016年(χ2=23. 24,P=0. 001)。不确定的上皮内肿瘤患者中有97例完成胃镜精查,发现早期胃癌7例,占7. 22%;低级别上皮内肿瘤患者中,有211例完成胃镜精查,发现早期胃癌61例,占28. 91%;高级别上皮内肿瘤患者中35例完成胃镜精查,确诊早期胃癌32例,占91. 43%。结论对活检病理检查为不确定的上皮内肿瘤及上皮内肿瘤者由专人负责电话随访召回,进行胃镜精查能明显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有效措施。
赖跃兴徐萍徐凯张黎柳新王静袁海朋
关键词:早期胃癌检出率放大胃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