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焕鑫

作品数:14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动脉
  • 3篇型心
  • 3篇介入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病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压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生脉
  • 2篇生脉保元汤
  • 2篇同源

机构

  • 14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14篇张焕鑫
  • 7篇赵继先
  • 5篇张宏考
  • 5篇肖俊会
  • 5篇冯怡
  • 4篇高宇勤
  • 3篇唐俊明
  • 3篇李波
  • 3篇张蕾
  • 3篇薛仕珍
  • 3篇王家宁
  • 3篇袁平
  • 3篇沈俊
  • 2篇杨建业
  • 2篇赵金河
  • 2篇李兴元
  • 2篇范群雄
  • 1篇黄玉兰
  • 1篇何靖
  • 1篇袁良俊

传媒

  • 4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脉保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生脉保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多柔比星腹腔注射8 w建立DCM模型,治疗组给予生脉保元汤(40 g/kg),2次/d、0.2 ml/次灌胃,对照组按同法灌以同体积的蒸馏水,治疗4 w后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舒张末期容积(LV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体重(BW)、心率(H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肽(BNP)和死亡率、心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LVEF、BW、HR、LVES、LVED、DD、SD、FS、AngⅡ、BNP及死亡率、组织病理学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保元汤可明显改善DCM大鼠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有关。
张焕鑫张宏考高宇勤肖俊会黄玉兰
关键词:生脉保元汤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
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比较。方法按随机、非盲、平行对照的原则,将8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口服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口服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各30mg,每日1次,上午7时口服。治疗5周,比较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其降压谷峰比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SBP和DBP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3周开始两组血压均趋于平稳。试验组SBP、DBP的降压谷峰比值分别为67.5%和69.4%,对照组分别为65.8%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88.9%(40/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张焕鑫张宏考肖俊会高宇勤袁良俊
关键词:硝苯地平高血压
泮托拉唑防治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防治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7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83例,年龄(61.42±8.6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泮托拉唑。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及不适、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消化道不适15例,消化道出血7例,观察组出现消化道不适5例,未发生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不适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vs.18.75%,0 vs.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6例,观察组5例,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泮托拉唑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的消化道损伤,并且不会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冯怡张焕鑫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消化道损伤泮托拉唑
黄连素对实验性再狭窄模型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及血管形态改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素组和辛伐他汀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以球囊导管扩张损伤颈动脉内膜,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黄连素注射液和辛伐他汀配制液2.5 mg/(kg·d)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仅普食喂养。分别于术后3、7及15天探测各组右颈总动脉直径,并于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清NO含量及血浆ET-1浓度;取15天时的颈动脉切片于光镜下观察。结果:术后3、7及15天,黄连素组血清NO含量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模型组及辛伐他汀组(P<0.05);黄连素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浆ET-1水平与假手术组均无明显差异,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术后15天,黄连素组和辛伐他汀组血管直径较假手术组均无明显差异,但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黄连素和辛伐他汀组新生内膜中的平滑肌细胞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泡沫细胞、纤维结缔组织较少,内皮较完整光滑,内膜增生较轻。结论: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NO浓度降低和ET-1水平升高,抑制新生内膜增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张焕鑫赵金河
关键词:内皮功能黄连素辛伐他汀内皮素-1
红花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红花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结果:红花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5 d后,血浆hs-CRP、IL-6、TNF-α和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和Hcy水平[(18.83±2.02)mg/L、(29.42±6.25)pg/ml、(61.27±12.54)fmol/L、(6.13±1.24)μmol/L]比较,红花组[(6.58±1.73)mg/L、(20.13±7.46)pg/ml、(41.85±9.78)fmol/L、(4.56±1.17)μmol/L]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张焕鑫张宏考肖俊会高宇勤刘秋莎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
SD胚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适用于胚胎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从SD孕19 d大鼠子宫中分离出胚胎鼠,再从胎鼠中分离出心脏,将心脏剪成肉糜状,用胰蛋白酶加上Ⅱ型、Ⅳ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心脏成纤维细胞,再通过差速贴壁分离法分别收集、培养胚胎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形态特征的变化,用第2代心脏成纤维细胞用波形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差速贴壁法分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120 min已经完全贴壁,培养第3-5代细胞生长良好,24 h心脏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免疫荧光鉴定纯度高达97%,培养2-3 d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最强。结论差速贴壁分离法结合免疫荧光鉴定可分离胚胎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此种方法可得到产量大,纯度高,活力好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适用于细胞水平上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沈俊袁平唐俊明杨建业李兴元张蕾赵继先张焕鑫薛仕珍冯怡王家宁
关键词:心脏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胚鼠
左前降支完全闭塞后中间支等同于左前降支介入治疗
2010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反复胸痛、肩背部疼痛6月'入院。下午发作频繁,与体力活动无明显相关,每次持续约30 min^2 h不等,未予就诊及治疗,症状反复发作,门诊查心电图提示'ST-T改变'。
肖俊会何靖张宏考张焕鑫吴艳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心肌梗死介入
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19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硫酸氢氯吡格雷、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钙和利尿剂)和曲美他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醛固酮、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醛固酮、NT-proBNP、TNF-α和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LVEDV、LVESV显著降低,LVEF、SV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V、LVESV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LVEF、S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可稳定斑块,有效改善微循环和心功能,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范群雄赵继先张焕鑫李波李峥嵘
关键词:通心络曲美他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联合降压不同给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联合降压治疗不同给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n=60),A组清晨顿服氨氯地平5 mg+培哚普利4 mg;B组清晨服培哚普利4 mg,晚上服用氨氯地平5 mg;C组清晨服用氨氯地平5 mg,晚上服用培哚普利4 mg,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24h血压情况、异常血压晨峰率及晨峰程度、血压变异性。结果:联合降压治疗3个月后各组24 h平均血压、异常血压晨峰率及晨峰程度、血压变异性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B、C两组异常血压晨峰率及程度、血压变异性均较A组更为显著。结论:日夜分服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给药方案可更平稳有效降压,从而保护靶器官损害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张正楠赵继先张焕鑫李波薛世珍冯怡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给药时间血压晨峰
Meox1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情况
2016年
目的分析同源盒基因Meox1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入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心肌梗死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模型,手术过程死亡2只。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术后7 d处死大鼠,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以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Meox1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心肌梗死组可见梗死区心肌细胞显著减少,核碎裂,核消失,被大量排列紊乱的结缔组织代替,可见大量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梗死边缘区可见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横纹模糊或消失,心肌间隙水肿增宽,部分心肌纤维溶解、断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梗死远离区及假手术组大鼠心肌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心肌纤维排列整齐。Masson染色结果,非梗死区染色呈红色为正常心肌组织,蓝色为胶原纤维。假手术组及梗死远离区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间隙散在分布少量胶原纤维;心肌梗死组梗死区可见细胞间隙大量胶原纤维沉积,梗死边缘区的细胞间隙也有大量的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化结果,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的心肌细胞中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积,有Meox1表达;在梗死远离区的正常心肌细胞中未见Meox1的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中亦未见Meox1的表达。假手术组及梗死远离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未见Meox1的表达;心肌梗死组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Mexo1表达不明显。结论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Meox1表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
沈俊袁平唐俊明杨建业李兴元张蕾赵继先张焕鑫薛仕珍冯怡王家宁
关键词:心肌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