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琴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咳平颗粒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疗效观察
- 2020年
- 目的观察咳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痰热壅肺型咳嗽患儿6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沐舒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咳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症状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有效率为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咳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评分,提高疗效。
- 吴蔚李岚王艳陈雅琴
- 关键词:小儿咳嗽
- 儿童纵隔部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1例报道附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3年
- 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首先由Zuckenburg等于1993年提出,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起源于血管内皮的罕见肿瘤,
- 朱永琴董勤张源陈雅琴邬思远
-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卡波西文献复习儿童纵隔罕见肿瘤
- 王晓鸣教授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经验探讨
- 2024年
- [目的]总结王晓鸣教授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学习王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遣方用药思路,从理论溯源、理论依据、具体应用、病案举隅四方面分析王师调和肝脾治法的精髓。[结果]儿童抽动障碍的病机以“肝旺脾虚”为主,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脾胃不和,甚至脾胃虚弱,肌肉失养,故在治疗过程中,以调和肝脾为总体思路。王师强调,运用此法治疗抽动障碍,需灵活运用疏肝、柔肝、健脾、舒筋、消积化滞等方法调和肝脾,常选用天麻钩藤饮、二陈汤、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方剂进行治疗。文中医案,王师辨为肝旺脾虚证,治以调和肝脾,方拟调和止动汤,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王师临证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以调和肝脾为切入点,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证候群的不同,灵活遣方,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 程申陈雅琴王庆毛泳钦陈玉燕王晓鸣
-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调和肝脾法名老中医经验医案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耳穴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选穴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耳穴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选穴规律研究。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耳穴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分布、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 共纳入耳穴33个,累计使用频次295次,其中频次在4次及以上的穴位共16个,累计使用频率达92.2%,将其视为高频穴,位于前16位的分别为肝、神门、心、肾、脾、皮质下、内分泌、缘中、胃、交感、口、肾上腺、脑干、眼、咽喉、肺。耳穴分布多位于耳甲、对耳屏、耳屏。聚类分析包括4类,涉及组合有肺、咽喉;神门、皮质下、肾上腺等。复杂网络分析穴位排名前7的节点为心、肝、脾、肾、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耳穴联系强链接为肝-神门,心-肝。结论 耳穴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主要通过心、肝、神门、脾、肾等穴位起到宁心安神、平肝息风,补肾健脾的作用,并为临床发展新型处方提供参考。
- 陈雅琴江诗梦陈玉燕
- 关键词:多发性抽动症耳穴选穴规律
- 扶正颗粒对免疫低下模型大鼠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检测模型大鼠血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探讨自拟方"扶正颗粒"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00g左右雄性SD大鼠共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扶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并测定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扶正颗粒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肺脏、脾脏脏器指数;扶正颗粒中剂量组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明显提高,高剂量组CD4+、CD8+、CD45R+淋巴细胞含量也明显提高,但CD161+淋巴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扶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之间CD4+、CD8+、CD45R+、CD161+淋巴细胞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自拟方"扶正颗粒"可以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大鼠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提高肺脏、脾脏脏器指数,从而改善大鼠免疫功能。
- 朱永琴任昱陈雅琴陈健张喜娜盛丽先
-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免疫功能
- 小儿清热化积散治疗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小儿清热化积散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清热化积散口服治疗,两组连续观察3 d,收集相关指标;以3个月为1个随访周期,随访期间,对照组予地西泮预防惊厥,观察组予小儿清热化积散预防惊厥,随访1年;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退热时间,惊厥再发次数,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统计两组随访期间惊厥发生次数。结果两组体温随治疗时间递减,观察组治疗后6 h、24 h、48 h和72 h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热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达峰(体温≥39.0℃)(0.53±0.62)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65±2.72)次,在接受治疗的72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观察组未出现惊厥,对照组出现惊厥(0.55±0.55)次,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清热化积散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疗效确切,既可以显著缩短小儿发热时间,明显减少惊厥再发次数,又可以有效预防热性惊厥再发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程申李玲陈雅琴陈玉燕
- 关键词:热性惊厥儿童
- 和解抗敏煎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发哮喘小鼠TLR3及NF-κB/IRF3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和解抗敏煎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诱发哮喘小鼠TLR3及NF-κB/IRF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0.5 mg·kg^-1),和解抗敏煎低、中、高剂量组(17.5,35.0,70.0 g·kg^-1),每组10只。RSV诱发合并卵白蛋白致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激发后24 h,乙酰甲胆碱吸入测定气道相对阻力;麻醉小鼠,制备肺泡灌洗液,检测炎症细胞数(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IgE、CD31、IL-4、TNF-α、MPO含量。取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LR3表达。qRT-PCR检测肺组织TLR3、NF-κB、IRF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和解抗敏煎各剂量组能有效降低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改善肺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降低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和IgE、CD31、IL-4、TNF-α、MPO的含量,并有效降低肺组织TLR3、NF-κB、IRF3的表达。结论和解抗敏煎对病毒诱发的支气管哮喘具有治疗效果,且可能与介导TLR3及NF-κB/IRF3信号通路有关。
- 李岚余陈欢陈雅琴陈梅王其莉应华忠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气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