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欣 作品数:11 被引量:6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妊娠期麻疹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2015年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肺炎、麻疹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妊娠妇女感染麻疹病情相对较重,严重危害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可引起流产、死胎、 岳欣 韩国荣 成骢 白淑芬 丁祎 李倩睿 王艳 阚乃颖关键词:麻疹病毒 妇女感染 妊娠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母婴 严重并发症 替比夫定对HBV高载量孕妇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eAg+且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孕20~32周,HBeAg+且HBV DNA>1.0×10copies/mL孕妇,按患者意愿分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替比夫... 韩国荣 赵伟 江红秀 王根菊 岳欣 王翠敏 阚乃颖 吴岷岷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孕期和产后肝功能异常及新生儿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s,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孕期及产褥期不同HBV载量与肝功能指标变化的相关性,以及新生儿母婴阻断情况。方法产前检查、分娩、产后定期复查的120例HBV-DNA载量阳性(HBV-DNA≥5.0E+02u/mL)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20例HBV-DNA载量阴性(HBV-DNA<5.0E+02u/mL)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孕妇为对照组,2组均于孕早中期、孕晚期和分娩后1个月检查肝功能;2组孕妇所分娩婴儿均于出生12h内、15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u及0、1、6个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μg,并于出生及2、7、12个月龄时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eAg、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和HBV-DNA载量,随访婴儿至1岁。结果观察组晚孕期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9.17%)高于对照组(10.00%)(P<0.05),早中孕期和产后1个月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0.83%、14.17%)高于对照组(6.67%、8.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50.83%、2.50%、14.17%、6.67%)及新生儿体质量[(3 413.36±441.85)g]、1min Apgar评分[(9.85±0.58)分]与对照组[44.17%、4.17%、12.50%、3.33%、(3 394.73±431.42)g、(9.88±0.6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27.50%)高于对照组(16.67%)(P<0.05),2组均无HBV-DNA阳性新生儿;随访至2个月龄,观察组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未转阴,对照组20例均转阴,随访至12个月龄,2组婴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转阴,均无感染病例。结论需重视及加强对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孕妇孕期及产后肝功能的监测及随访,对HBV-DNA高载量孕产妇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防治重症肝炎发生。 和沁园 韩国荣 岳欣 白淑芬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 肝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DNA 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评价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孕20~32周,HBeAg阳性、HBVDNA〉1.0×10^7拷贝/ml孕妇,按患者意愿分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替比夫定组予替比夫定600mg/d口服抗病毒治疗直至产后4周或产后继续服用,对照组患者不用抗病毒药物,肝功能异常者使用复方甘草酸昔。两组婴儿产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后12h内、15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及0、1、6个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μg。婴儿7月龄时HBsAg及HBVDNA阳性者为HBV宫内感染。结果共纳入220例孕妇,其中替比夫定组120例,对照组100例。替比夫定治疗者均在美国抗逆转录酶药物妊娠登记处注册。分娩前替比夫定组孕妇HBVDNA、HBeAg、ALT水平下降明显。替比夫定组HBVDNA定量于治疗2周迅速下降,之后缓慢下降直至分娩。至分娩前替比夫定抗病毒孕妇有37例HBVDNA定量转阴,转阴率达31%(37/120),而对照组无一例转阴。随访至7月龄,替比夫定组婴儿HBV宫内感染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8%(p=0.002)。替比夫定组无一例母儿因不良反应或先天性畸形失访。80例替比夫定治疗者于产后4周停药,随访至产后28周无一例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害。两组孕妇产后出血、不良妊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胎龄、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eAg阳性、HBVDNA高滴度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母亲外周血HBVDNA定量,阻断HBV母婴传播,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韩国荣 江红秀 王根菊 岳欣 王翠敏 阚乃颖 吴岷岷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疾病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孕妇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3 2017年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经血液、性、母婴等途径传播的感染病,暴露后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感染后转化为慢性肝炎的比例高达75%~85%,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V感染也是影响女性妊娠及造成新生儿感染的重要原因,出现胎膜早破、早产、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几率均明显增高;但是,孕期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及疫苗预防HCV母婴传播。 岳欣 韩国荣 和沁园 王艳 李倩睿 丁祎 蔡敏关键词:丙型 流行病学 孕妇 妊娠合并麻疹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以期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麻疹患者47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非妊娠麻疹患者4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存在发热、上呼吸道症状、皮疹等麻疹临床特征性表现,但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血钾降低、肌酸激酶升高、乳酸脱氧酶升高发生率分别为34.04%、74.47%、51.06%,均高于对照组的6.38%、12.77%和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经对症治疗后,观察组27例早中期妊娠患者中,流产及死胎发生率为18.52%(5/27);20例晚期妊娠患者宫内窘迫中,早产发生率为5.00%(1/20),剖宫产术率为35.00%(7/20),新生儿麻疹发生率为10.00%(2/20)。结论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对妊娠结局会造成不良影响,应予以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以保证母婴健康。 王艳 岳欣 丁祎 唐娟 李倩睿 沈晓亚关键词:妊娠 麻疹 流产 死胎 早产 慢性乙肝孕妇血清e抗原对其婴儿联合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对婴儿联合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产前检查及分娩HBeAg阳性孕妇及所生婴儿128对作为研究组,HBeAg阴性孕妇及所生婴儿88对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在出生即刻及15 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U,并按常规0、1、6月龄方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0μg。所有婴儿于出生后未免疫预防前及1、7、12月龄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观察婴儿血清HBeAg情况、联合免疫失败率及免疫应答反应。结果:①HBeAg阳性孕妇的婴儿出生时HBeAg阳性率95.31%;HBeAg阴性孕妇的婴儿出生时HBeAg均为阴性。②HBeAg阳性和阴性孕妇的婴儿进行联合免疫接种后在7月龄时免疫失败率分别为6.25%、0%(P<0.01)。③HBeAg阳性孕妇免疫失败8例婴儿出生直至12月龄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均阴性,12月龄时HBeAg明显高于出生时。④HBeAg阳性孕妇非免疫失败婴儿12月龄HBeAg均转阴;7、12月龄时婴儿HBsAb滴度分别为(717.38±338.43)mU/ml、(476.46±322.27)mU/ml,与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7、12月龄时HBsAb滴度(747.26±343.23)mU/ml、(532.31±341.61)m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HBeAg阳性是联合免疫失败的高危因素,婴儿体内母源性HBeAg不影响婴儿免疫应答中HBsAb的产生。 岳欣 江红秀 丁祎 张贤 张荣 韩国荣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抗体 妊娠期水痘感染对母婴的影响(附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水痘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妊娠合并水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妊娠合并水痘发病孕周分别为14周1例,20~28周2例,32周1例,37~40周9例。其中孕妇发热11例,继发性皮肤感染3例,未出现水痘肺炎、脑炎。所有孕妇均足月分娩,胎儿宫内窘迫1例,剖宫产7例,产后出血4例,无先天性水痘综合征患儿,新生儿水痘2例。结论孕妇感染水痘应经妇产科、感染科医生共同诊断治疗,围生期特别是水痘完全结痂期前分娩的新生儿可能患水痘,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可预防新生儿水痘的发生。 岳欣 成骢 韩国荣 明亚玲 阚乃颖 徐征洪关键词:妊娠 水痘 婴儿出生时乙型肝炎e抗原对联合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婴儿出生时HBeAg对联合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时HBeAg阳性非宫内感染婴儿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HBeAg阴性88名婴儿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在出生即刻及出生后15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并按常规分别在婴儿出生时(O)、1和6个月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20Mg。所有婴儿于出生后未免疫预防前采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HBVDNA定量,出生后1、7、12个月采集静脉血,检测HBsAg、HBeAg和抗-HBs确定免疫应答效果。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研究组婴儿1、7和12个月抗-HBs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5、0.563和-0.971,均P〉0.05)。1个月时两组抗-HBs较基线升高(P〈O.05),完成联合免疫接种7个月时两组抗-HBs滴度高于1个月,12个月时两组抗-HBs较7个月时降低,但仍明显高于1个月龄滴度(F值分别为34.3959、64.908;均P〈O.01)。研究组婴儿出生时HBeAg滴度中位数为47.495s/co,依此再分为高于中位数组和低于中位数组,两组婴儿抗HBs滴度在1、7、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婴儿血清中HBeAg逐渐下降,至7个月时仅3例婴儿HBeAg阳性,随访至12个月时3例婴儿HBeAg均转阴,在HBeAg消减过程中,无-例婴儿产生抗-HBe。结论联合免疫预防后婴儿HBeAg阳性与否对婴儿抗-HBs的产生无影响。 岳欣 江红秀 韩国荣 阚乃颖 王艳关键词: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抗体 婴儿 免疫球蛋白类 妊娠期梅毒患者发生围产儿死亡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20例感染梅毒的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临床特点及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发生围产儿死亡的20例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围产儿死亡的梅毒孕产妇20例,12例(60%)孕产妇孕期未建卡,8例建卡的孕妇中仅5例(20%)正常产检,且均行驱梅治疗。20例孕妇中16例(80%)无业,仅2例为大专以上学历。分娩前梅毒血清学高滴度(RPR≥1∶8)的孕妇有15例,其中11例(73.3%)死婴为梅毒儿;低滴度(<1∶8)的孕妇有5例,仅有1例(20%)为梅毒儿。20例中有14例为死胎,其中有9例(64.3%)考虑胎传梅毒;6例新生儿死亡中3例(33.3%)具有梅毒儿的特征。结论:开展围产期产检非常重要,应加强人群健康教育和孕前孕期梅毒血清筛检管理,及时行驱梅治疗,努力将梅毒对妊娠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王艳 岳欣 丁祎 唐娟 李倩睿 沈晓亚关键词:妊娠期梅毒 围产儿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