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瑾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被引量:3
- 2018年
- 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nonpenetrating glaucoma surgery,NPGS)是一种不进入前房,房水通过小梁网-狄氏膜流出的手术。主要包括深层巩膜切除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三种术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它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着各种植入材料和改良手术不断出现,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不断发展,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 许丹杨瑾
- 关键词:深层巩膜切除术
- 抗VEGF药物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3
- 2015年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为眼内缺血性疾病造成的严重并发症.由于缺血产生高浓度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前房中导致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并持续存在,引起房水排出受阻.抗VEGF药物可与VEGF受体结合,使VEGF失活,从而延迟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经前房或玻璃体腔注射联合传统治疗手段如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玻璃体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术等可治疗NVG.
- 师留坤杨瑾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贝伐单抗
- 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辅助青光眼诊断与评估被引量:1
- 2018年
- 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通过提供可视化的血管三维立体结构,量化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同时获取相应的结构参数,实现对眼后节的无创性评估。青光眼患者视网膜血流明显低于正常人,而OCTA对视盘及黄斑区血流的定量、定性分析与青光眼患者的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有强相关性。利用OCTA检测患者异常血流状态,与临床表现及青光眼其他检查技术结合进行分析,可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国际眼科纵览,2018,42:418-422)
- 曲乐杨瑾
- 关键词:青光眼血管密度
- 青光眼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研究
- 2018年
- 临床上部分眼压控制理想的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仍持续进展,而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即使眼压不能显著降低仍可延缓病情进展。因此患者对眼压的个体敏感性差异决定了青光眼病情的发展。角膜、巩膜的胶原纤维互相连接且成分相似,角膜Descemet前层延伸形成小梁网胶原蛋白的核心,因此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是眼球整体生物力学特性的首要表现。当眼压升高时角膜等弹性组织承受形变的能力较弱,导致筛板受压,进一步发生视野损害。个体角膜生物力学属性的差异或许可解释视神经对眼压变化敏感性的不同。本文就角膜生物力学与青光眼诊断、进展、治疗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 王蕊汤欣杨瑾尹则琳田晓峰
- 关键词:角膜生物力学眼压眼反应分析仪
- 康柏西普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9
- 2017年
-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眼部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治疗NVG是安全、有效的,但康柏西普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NV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干预性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NVG患者26例27眼,其中25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再行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行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及相关治疗手段的检测,观察术后并发症,对术中所得小梁及虹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眼行眼球摘除术,术后眼球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作为病理对照。
结果
术后随访至6个月时,行玻璃体腔注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25眼眼压从(48.8±10.2)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8.0±4.3)mmHg,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从3.0(3.0,4.0)降至0.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从2.0±0.9提高至1.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眼眼压≤21 mmHg,手术成功,4眼手术失败。行玻璃体腔注药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明显消退,虹膜前基质层可见薄壁血管;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虹膜前基质层血管数量减少,可见闭塞或空腔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变性。
结论
NVG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使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回退,并发症减少,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可有效控制眼压及保存视功能。
- 师留坤杨瑾林锦镛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织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