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药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活动期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关节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 1篇中药治疗
  • 1篇祛风
  • 1篇祛风除湿
  • 1篇西医结合治疗
  • 1篇安全性
  • 1篇除湿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柳芳
  • 3篇盛正和
  • 3篇刘溯章
  • 3篇赵志雄
  • 3篇刘毅斌
  • 2篇陈大宇
  • 2篇黄艳霞
  • 1篇陈大宇
  • 1篇黄艳霞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祛风除湿、活血养阴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安全性影响。方法:9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按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后分为基础治疗组、激素组及中药组各30例,分别采用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小剂量泼尼松+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中药+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疗8周,评价各组安全性。结果:不良反应的累计积分3组中药组(4.33±2.41)<基础治疗组(8.97±5.12)<激素组(12.67±7.19),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盛正和刘毅斌黄艳霞陈柳芳刘溯章赵志雄陈大宇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中药安全性
中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下台阶”治疗方案中“桥梁”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祛风除湿、活血养阴中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下台阶"治疗方案中"桥梁"作用。方法 67例活动期 RA 病例分别采用中药+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小剂量强的松+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和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
盛正和刘毅斌黄艳霞陈柳芳刘溯章赵志雄陈大宇
文献传递
祛风除湿活血养阴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祛风除湿活血养阴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影响。方法67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按病情、年龄、性别均衡后分为基础治疗组(22例)、激素组(23例)及中药组(22例),分别采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小剂量泼尼松+非类固醇抗炎药+免疫抑制剂、中药+非类固醇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治疗8周,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积分。结果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20.0%(4/20),激素组81.0%(17/21),中药组85.7%(18/21),激素组和中药组优于基础治疗组(P<0.01)。治疗前疾病活动分数(DAS)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药组和激素组Ritchie关节指数(RAI)、肿胀关节数目(SwJ+s)、红细胞沉降率(ESR)、通过100mm视力对照表进行的一般健康状态(GH)评估、DAS均有明显改善(P<0.05);基础治疗组仅GH有明显改善(P<0.05)。DAS治疗前后差值3组组间比较:中药组(0.92±0.59)和激素组(0.87±0.60)比较,Z=0.422,P=0.673;中药组和基础治疗组(0.25±0.77)比较,Z=3.836,P=0.000;激素组和基础治疗组比较Z=3.795,P=0.000。不良反应的累计积分3组排序为中药组(3.76±2.72)<基础治疗组(9.10±6.01)<激素组(14.38±9.36),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具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盛正和刘毅斌黄艳霞陈柳芳刘溯章赵志雄陈大宇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祛风除湿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