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春秀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菱形藻
  • 6篇拟菱形藻
  • 4篇产毒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RNA二级结...
  • 3篇ITS2
  • 2篇菱形藻属
  • 1篇新记录种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海域
  • 1篇种下分类
  • 1篇镰刀
  • 1篇卤虫
  • 1篇记录种
  • 1篇尖刺拟菱形藻
  • 1篇海域
  • 1篇分类学

机构

  • 7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7篇李扬
  • 7篇黄春秀
  • 4篇徐国双
  • 1篇吴海燕
  • 1篇谭志军
  • 1篇郭雅琼

传媒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东南海域2个新记录拟菱形藻物种及其产毒特征
2017年
为丰富我国拟菱形藻属的物种多样性,并澄清其产毒特征,本文从我国东南海域分离和建立了拟菱形藻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光学显微镜下的群体特征和透射电镜下的超微形态特征,还有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的分子系统学数据,以及基于ITS2转录RNA的二级结构分析,鉴定到我国拟菱形藻属的2个新记录种:镰刀拟菱形藻(P.sabit Teng,Lim,Lim&Leaw)和中鼓拟菱形藻(P.inflatula(Hasle)Hasle)。镰刀拟菱形藻的典型形态特征是壳面呈现镰刀状,点条纹由两排孔纹组成,与并基拟菱形藻(P.decipiens)的系统学关系最为接近,ITS2-RNA有2个补偿碱基差异。中鼓拟菱形藻主要形态特征是壳面呈直线形,点条纹由单排孔纹组成,孔纹内部以上下两分区为主,与格氏拟菱形藻(P.granii)和亚弧线拟菱形藻(P.subcurvata)的亲缘关系接近,ITS2-RNA二级结构分别有4个补偿碱基差异。另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培养藻株的产毒特征进行了分析,未检测到多莫酸。本文为我国拟菱形藻属的物种多样性做了必要的补充,还可为拟菱形藻的毒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黄春秀董焕嫦李扬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福氏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fukuyoi)——中国产毒拟菱形藻的新记录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提高对我国海域拟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并明确其是否能够产生多莫酸(domoic acid,DA)。本文从中国沿海分离和建立了拟菱形藻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光学显微镜下的群体特征、透射电镜下的超微形态学特征、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分子系统学数据,以及基于ITS2转录RNA的二级结构分析,鉴定到我国拟菱形藻属的1个新记录种:福氏拟菱形藻(P.fukuyoi Lim,Teng,Leaw&Lim)。本文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描述,与相似物种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ITS2-RNA序列进行了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培养藻株的产毒特征进行了分析,多个株系中均检测到DA,单细胞产毒水平为0.02—0.23pg,这是我国报道的第二种产毒拟菱形藻。利用卤虫(Artemia salina)和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福氏拟菱形藻的产毒水平进行了诱导,发现浮游动物能够提高福氏拟菱形藻的DA含量,增强幅度在4.7—28.5倍之间。本文提高了对我国拟菱形藻属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明确了福氏拟菱形藻的产毒特征和水平,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黄春秀董焕嫦吴海燕吴海燕谭志军
关键词:形态学特征
中国沿海新报道的三种产毒拟菱形藻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明确我国海域拟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物种的产毒特征,从中国沿海建立了15个拟菱形藻单克隆培养株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多莫酸特征进行检测,在10个株系中检测到多莫酸。结合光学显微镜下的群体特征和透射电镜下的超微形态学特征,以及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的分子系统学数据,确认上述10个产毒株系分别隶属于3个物种:尖细拟菱形藻P.cuspidata、伪柔弱拟菱形藻P.pseudodelicatissima、伪善拟菱形藻P.fraudulenta,其中伪善拟菱形藻是我国的新记录种。建立尖细拟菱形藻的11个尖细拟菱形藻株系,其中3个株系未检出多莫酸,其余8个株系有检出,单细胞产毒水平为0.4—5.5 fg。建立伪柔弱拟菱形藻株系2个,1个未检出多莫酸,另1个株系的单细胞产毒量为1 fg。建立伪善拟菱形藻株系2个,纯种培养株系均未检出多莫酸。利用卤虫(Artemia salina)对部分藻株进行混培诱导,其中尖细拟菱形藻(MC4049)和伪柔弱拟菱形藻(MC3015)的产毒水平略有下降,单细胞产毒水平分别由2、1 fg降至0.2、0.4 fg,而伪善拟菱形藻(MC4074)的产毒能力则有显著改变,单细胞产毒水平由未检出上升至17.5 fg。研究丰富了我国产毒拟菱形藻的物种多样性,明确了其物种信息和产毒水平,可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董焕嫦黄春秀李扬
关键词:拟菱形藻物种多样性卤虫
中国海域拟菱形藻属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产毒特征初探
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eragallo)广泛分布于全球近岸水域,是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ASP)—多莫酸(domoic acid,DA)的重要生物...
李扬董焕嫦黄春秀徐国双
关键词:拟菱形藻物种多样性
我国沿海拟菱形藻属的2新记录种及其产毒特征分析
徐国双陈作艺郭雅琼黄春秀李扬
大亚湾水域并基拟菱形藻的种类鉴定和产毒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丰富我国海域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eragallo)的物种多样性,并澄清其产毒特征,研究从广东大亚湾海域分离并建立了一株拟菱形藻的单克隆培养株系MC298,通过光学显微镜下的群体特征和透射电镜下的超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分子系统学数据,以及基于ITS2转录RNA的二级结构分析,鉴定到我国拟菱形藻属的1个新记录种:并基拟菱形藻P.decipiens Lundholm&Moestrup。研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还对其ITS2-RNA的特有标志结构进行了阐述。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该藻株的产毒特征进行了检测,结果未检测到DA的存在。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拟菱形藻属的物种多样性,也可为拟菱形藻的产毒特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黄春秀徐国双李扬
关键词:分类学
中国沿海尖刺拟菱形藻的种下分类学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澄清中国沿海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 Hasle的种下分类学现状,从我国沿海分离并建立了32个尖刺拟菱形藻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光学显微镜下的群体特征和透射电镜下的超微形态学特征,以及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的分子系统学数据,鉴定得到尖刺拟菱形藻的两个变种:尖刺拟菱形藻原变种P.pungens var.pungens和尖刺拟菱形藻阿维罗变种P.pungens var.averiensis。文章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对培养株系的多莫酸(DA)进行了检测,但未检测到DA。
董焕嫦黄春秀徐国双徐国双
关键词:尖刺拟菱形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