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巍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基于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去云被引量:7
- 2012年
- 去云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以及大气纠正的重要步骤,目前常用的遥感薄云去除法一般只能去除低频区域的云,而对高频区域的云则没有处理效果。因此,在研究传统小波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引入了中值滤波,它将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该点邻域窗口内的所有像素点灰度值的中值,旨在对高频突变云区进行处理。而后结合主观视觉和客观统计分析两方面对结果进行评价,并且与传统小波去云比较,经分析表明,高频突变云有所减少,达到了预期目的。
- 李海巍杨敏华刘益世
- 关键词:图像处理小波变换中值滤波
- 利用端元坐标的高光谱影像端元提取方法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研究凸面几何体理论,找出端元在高维空间中的分布特点,将对整幅影像的搜索转变为对影像中DN值最大和最小像元的分析,并将其应用到最大距离法初始端元的提取。考虑到高光谱影像在获取及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误差,引入了距离阈值概念,计算距离原始端元小于距离阈值像元的平均光谱。实验证明,用平均光谱代替原始端元光谱,显著提高了光谱相似度,并用线性波谱分离,对Cuprite地区的AVIRIS数据进行丰度反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刘益世杨敏华李海巍
- 关键词:混合像元
- 无人机高光谱传感器定标方法研究
- 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容易受震动和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风.与实验室定标相比,场地定标更加接近无人机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实验室定标的一个重要补充.为了分析研究无人机的定标精度及定标各环节的不确定度,采用5%和60%两种反射...
- 李海巍张浩陈正超
- 关键词:无人机精度控制
- 文献传递
- 单幅遥感影像去薄云方法研究
- 遥感图像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局部影像被云层覆盖的情况,在图像的预处理阶段进行云层的去除可以有效的提高影像数据的利用率和解译的准确性。目前大部分的遥感影像的云噪声去除主要是针对大范围的低频部分的薄云,而对于高频...
- 李海巍
- 关键词:遥感图像薄云去除同态滤波小波变换拉普拉斯变换
- 文献传递
- 卫星侧视成像引起的像点位移误差计算方法被引量:4
- 2015年
- 目前在轨高分辨率卫星大多利用侧视成像提高其图像获取的灵活性和效率。卫星侧视成像情况下的像点位移误差的规律变得更加复杂。以航空摄影测量基本理论为基础,推导线阵CCD卫星侧视成像引起的像点位移误差计算模型,建立了像点位移误差与卫星侧视角度、像元位置、地物高度的数学关系。以Worldview-2星为例,计算得出其在不同侧视观测下、针对不同地物高度的像点位移,并对引起像点位移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敏感程度进行了分析。
- 战鹰史良树王金强李海巍
- 基于非同步替代光谱定标的地表下垫面影响分析
- 2015年
- 对760nm附近的氧气吸收带,选用植被、枯萎植被、人工地物、沙地和雪地五种典型地表类型,基于模拟数据进行非同步替代光谱定标方法的误差分析,比较不同地表类型得到的光谱定标准确度,为高光谱成像仪的非同步替代光谱定标提供定标图像选择策略.结果表明:运用两种光谱匹配方法——光谱角度匹配和欧氏距离法得到的定标误差基本一致;730~800nm的地表反射率曲线标准差在0.05nm以内时,定标误差集中在±0.5nm范围内;人工地物类型中个别地物如橄榄绿光泽涂料和植被大面积覆盖的图像数据不适合用于非同步替代光谱定标.
- 徐爱俊原娟张文娟陈正超张雅琼李海巍
- 关键词: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匹配
- 张掖地区2013年多星同步协同组网观测数据集
- 2017年
- 随着在轨卫星的数量逐步增加,在卫星精确成像规划和控制技术支持下,开展多星同步协同组网观测和地面同步试验,对卫星多源辐射归一化、卫星产品反演真实性检验和数据尺度转换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6月,作者在张掖地区开展了多星协同观测和地面同步试验,此区域地表类型多样,满足该次同步试验的要求,观测类型包括城区、山地、沙漠、森林及农作物,采用多颗卫星和地面观测仪器之间的准同步观测,获得同期组网遥感观测实验数据,数据涉及到10颗卫星22个传感器和3种地面观测仪器。本文对张掖地区多星同步协同观测数据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流程和结果,并对数据的可用范围给予了重点讨论。本数据集由30个文件组成,压缩后数据量约7.05 GB。
- 李国庆张浩解吉波苑方艳李海巍李海巍钱建梅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