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孟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心绞痛
  • 2篇血脂
  • 2篇绞痛
  • 2篇冠心病
  • 1篇调脂
  • 1篇调脂汤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型心
  • 1篇血脂异常
  • 1篇痰瘀
  • 1篇痰瘀阻络
  • 1篇痰瘀阻络型
  • 1篇通脉
  • 1篇凝血
  • 1篇凝血-纤溶系...
  • 1篇肘后备急方
  • 1篇温法

机构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刘孟
  • 1篇王忠良
  • 1篇黄晶晶
  • 1篇卢磊
  • 1篇张庆
  • 1篇刘敏
  • 1篇梁田

传媒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肘后备急方》温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思考被引量:2
2019年
《肘后备急方》作为古代急救的经典书籍,温法应用广泛,尤其在卒心痛、卒腹痛、心腹俱痛、胸痹痛等章节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症状方面,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大抵可与上述疾病相对应,应用温法治疗时,常常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中医学认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是由胸阳不足、外寒入侵或阴寒内生而导致的,故应用温法是不二之选。《肘后备急方》中对温法的应用大致表现在多应用温热类药物、灸法、药物温服、熏洗疗法及罨法等方面,形式多样,温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值得肯定。
刘孟王忠良
关键词:肘后备急方温法不稳定性心绞痛病机分析临证用药
补肾通脉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脂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补肾通脉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入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通脉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1(PAI-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FIB、AT-Ⅲ、t-PA、PAI-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PAI-1水平下降,AT-Ⅲ、t-PA水平升高,治疗组FIB、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AT-Ⅲ、t-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CD40L、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D40L、s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sCD40L、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升高,治疗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化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通脉方能够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高凝状态,调节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平衡,控制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
张庆姚姗姗黄晶晶刘孟刘敏卢磊梁田
关键词:补肾通脉方凝血-纤溶系统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血脂
调脂汤对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异常达标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调脂汤治疗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徐州市中医院就诊的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住院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
刘孟
关键词:调脂汤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异常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