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崴崴
作品数:
38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赵万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春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小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吴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6篇
专利
2篇
学位论文
领域
8篇
机械工程
8篇
交通运输工程
2篇
文化科学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9篇
负泊松比
16篇
吸能
12篇
汽车
9篇
耐撞性
8篇
保险杠
6篇
行人
6篇
防撞
5篇
行人保护
5篇
吸能结构
5篇
泊松比
4篇
单胞
4篇
碰撞
4篇
转向系
4篇
横梁
4篇
保险杠横梁
3篇
弹射
3篇
弹射器
3篇
星型
3篇
行人碰撞
3篇
输出位移
机构
38篇
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38篇
王崴崴
36篇
赵万忠
24篇
王春燕
6篇
马韬
5篇
周小川
4篇
吴刚
2篇
李文魁
2篇
沈聪
2篇
高琪
1篇
张玉梅
年份
1篇
2024
5篇
2023
3篇
2022
6篇
2021
1篇
2020
3篇
2019
6篇
2018
13篇
2017
共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新型负泊松比保险杠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
汽车前保险杠系统位于汽车的最前端,在汽车安全设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进行保险杠系统的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其耐撞性,使保险杠系统拥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从而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护车身部件和车内乘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对车...
王崴崴
关键词:
保险杠
优化设计
负泊松比
耐撞性
一种功能梯度负泊松比结构的汽车后保险杠及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梯度负泊松比结构的汽车后保险杠及优化方法,汽车后保险杠包含保险杠前盖、保险杠本体和保险杠后盖;保险杠本体采用负泊松比材料制成,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进行吸能;保险杠前盖、保险杠后盖用于相互配合组成壳体将...
王春燕
王崴崴
赵万忠
文献传递
一种便携式气动固定翼无人机弹射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气动固定翼无人机弹射系统,包含导轨、滑车、预紧装置、滑轮组、缓冲器、脚踏阀、支座、储气瓶、气缸、支腿和钢索等。弹射时,气缸输出力和位移,滑轮组与钢索的配合可以将气缸的输出位移和速度放大8倍,使得...
马韬
赵万忠
王崴崴
一种新型花瓣负泊松比保险杠系统及其多学科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花瓣负泊松比保险杠系统及其多学科优化方法,结合负泊松比结构轻质,高能量吸收特性和抗冲击能力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花瓣负泊松比材料的新型保险杠系统,系统包括蒙皮、吸能块覆盖板、花瓣负泊松比吸能块、横梁覆盖...
王崴崴
赵万忠
王春燕
文献传递
一种正厚度梯度的三维负泊松比结构汽车吸能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厚度梯度的三维负泊松比结构汽车吸能盒,该吸能盒由盒体、底板、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吸能内芯组成;吸能内芯由三层不同厚度的三维负泊松比结构组成,每层三维负泊松比结构由大量形态尺寸相同的负泊松比基本单元阵列排...
邹松春
王春燕
赵万忠
王崴崴
沈聪
吴刚
李文魁
王衍圣
文献传递
一种考虑模态的电液复合助力转向系统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模态的电液复合助力转向系统优化方法,步骤如下:对电液复合助力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对电液复合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转向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一侧车轮受到瞬态激励时转向系统的反应时间,推导出...
张森皓
赵万忠
周小川
栾众楷
邹松春
王崴崴
梁为何
刘津强
文献传递
一种仿生三叶草负泊松比车门防撞系统及其分层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三叶草负泊松比车门防撞系统及其分层优化方法,利用仿生三叶草负泊松比结构的质量轻、吸能强、易优化的优势设计了新型车门防撞系统,系统包括车门防撞梁、车门内板、车门外板、车门吸能块、车门加强板;此外,本发明...
王崴崴
赵万忠
王春燕
文献传递
基于分布式异步融合的线控底盘车辆非线性状态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异步融合的线控底盘车辆非线性状态估计方法,步骤如下:1)建立包含质心纵向、侧向、横摆及侧倾运动的车辆四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2)根据所述车辆四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建立车辆非线性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3...
罗建
赵万忠
栾众楷
秦亚娟
郑双权
王崴崴
刘津强
张玉梅
董雪锋
文献传递
一种负泊松比防撞控温一体化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泊松比防撞控温一体化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在电池组的两侧装有负泊松比结构吸能盒,其特殊的单元形状使其具有很好的吸能效果。吸能盒靠内的单元与电池单体之间的冷却片相通,以输送冷却液;吸能盒最靠外的单元...
马韬
赵万忠
王崴崴
文献传递
三维星型负泊松比结构车用动力电池组优化设计研究
动力电池组和底盘一体化设计,不仅有利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车内空间的提升,而且有助于车辆高速稳定性的增强,已成为电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针对新趋势下的动力电池组对底部防护、散热性和经济成本等方面的高要求,本文创新性地提出SR...
王崴崴
关键词:
动力电池组
耐撞性
散热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4页
<
1
2
3
4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