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鑫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燃烧
  • 4篇层流燃烧
  • 3篇丁二烯
  • 3篇燃烧速度
  • 3篇二烯
  • 3篇1,3-丁二...
  • 3篇层流燃烧速度
  • 2篇混合气
  • 1篇丁烯
  • 1篇动力学
  • 1篇异构体
  • 1篇同分异构
  • 1篇同分异构体
  • 1篇氢气
  • 1篇燃烧速率
  • 1篇燃烧特性
  • 1篇戊烯
  • 1篇稀释气
  • 1篇化学反应
  • 1篇化学反应动力...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黄佐华
  • 5篇胡二江
  • 5篇吕鑫
  • 1篇彭成
  • 1篇李孝天
  • 1篇孟鑫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戊烯和2-甲基-2-丁烯的层流燃烧速率的测量
2018年
本文利用定容燃烧弹平台测量了不同初始温度(353,393和433 K)和初始压力(0.1,0.2和0.4 MPa)条件下的戊烯同分异构体(1-戊烯和2-甲基-2丁烯)的层流燃烧速率.实验结果表明1-戊烯的层流燃烧速率高于2-甲基-2-丁烯。本文对爱尔兰高威大学最新发表的戊烷同分异构体机理的1-戊烯和2-甲基-2-丁烯子机理进行了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模拟工作。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1-戊烯的层流燃烧速率较2-甲基-2-丁烯快的原因主要是前者生成了较多的活性H自由基而后者生成了较多的H消耗中间产物和甲基.
程钰胡二江吕鑫李孝天黄佐华
关键词:层流燃烧速率化学反应动力学
高温高压下1,3-丁二烯层流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高速纹影系统结合定容燃烧弹和定压燃烧弹测量了高温(298~398 K)高压(0.1~1 MPa)下,当量比为0.7~1.6的1,3-丁二烯/空气和1,3-丁二烯/氧气/氦气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度,并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利用实验数据对现有1,3-丁二烯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值进行了验证,并通过敏感性分析了基元反应对于层流燃烧速度的敏感性。
吕鑫胡二江李晓杰黄佐华
关键词:丁二烯层流燃烧速度高温
高压火焰传播临界初始半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2022年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上对第一临界火焰初始半径和第二火焰临界初始半径进行了研究。由于第一临界火焰初始半径从实验中难以获得,本文测量了最小临界火焰半径来代替研究第一临界初始半径的规律。本文利用定压燃烧弹测量了1,3-丁二烯/氦气/氧气混合气在当量比0.8∼1.5,初始压力最高1.5 MPa下的临界火焰初始半径,研究了当量比和压力对两种临界火焰初始半径及其对应的临界火焰拉伸率的影响,利用非线性模型给出了快速预测第一和第二临界火焰半径的方法。本文还利用火焰详细模型计算了理论临界火焰初始半径,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利用详细模型研究了Zel’dovich数对于临界初始半径的影响。
吕鑫胡二江黄佐华
关键词:1,3-丁二烯
1,3-C_(4)H_(6)/O_(2)/He混合气高压层流燃烧特性研究
2021年
本文详细介绍用于研究高压下层流火焰的定压燃烧弹的结构,并结合高速摄像机测量了在初始压力0.5~1.5 MPa,初始温度298 K工况下1,3-C_(4)H_(6)/O_(2)/He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度。通过将USC MECH Ⅱ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实验结果,且随着压力升高,差距更加明显,机理需要进一步的优化。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对层流燃烧速度最为敏感的反应为小分子反应以及C_(4)H_(6)与H,OH基团间的反应。
吕鑫胡二江黄佐华
关键词:1,3-丁二烯层流燃烧速度
氢气/氧气/稀释气混合气高温高压下层流燃烧速度的测量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定容燃烧弹和高速纹影摄像系统,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稀释气和稀释系数对氢气/氧气/稀释气混合气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获得了当量比为0.6~4.0,初始压力为0.1~0.5MPa,稀释系数为4~8的氢气/氧气/稀释气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度,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和模拟均发现,在当量比小于1.0和大于3.0的范围内,层流燃烧速度均随初始压力升高而降低。而在当量比为1.0~3.0范围内,层流燃烧速度随初始压力升高呈现非单调变化的规律。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三体反应(R15)在氮气作为稀释气的时候是抑制反应,而在氩气和氦气作为稀释气时是促进反应,主要是由于各稀释气热物性不同引起的。在当量比为1.0~3.0范围内,层流燃烧速度随初始压力升高呈现的非单调变化主要是链分支反应R1和链终止反应R15相互竞争的结果。
吕鑫胡二江彭成孟鑫黄佐华
关键词:氢气稀释气层流燃烧速度非单调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