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俊锋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米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估纳米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其中32例接受后路钉棒复位纳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观察组),另32例仅接受后路钉棒复位未行纳米人工骨填充(对照组)。记录2组固定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并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各项影像学参数,观察末次随访时2组骨性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观察组随访12~37个月,对照组随访12~28个月。2组患者固定节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2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骨折椎体楔形角低于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椎管占位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骨缺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骨折椎体楔形角小于对照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植骨均融合,对照组14例椎体内骨缺损仍存在。结论术中三维CT是评估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影像学手段。对于存在骨缺损者,使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纳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周波王强蒋俊锋钱玉强陈亮杨斐张行江龙
-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代用品内固定器
- 纳米炭示踪与改良Miccoli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比较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纳米炭示踪技术与改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Miccoli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术中采用纳米炭标记(纳米炭组),56例采用改良Miccoli手术(Miccoli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常规组)。比较各组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血钙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数字评分系统(NSS),以及术后暂时性或永久性喉上神经(SLN)损伤、喉返神经(RLN)损伤、甲状旁腺功能降低、低钙血症及甲状腺癌复发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Miccoli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另两组,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另两组(均P<0.05),各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纳米炭组淋巴结受累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 h至7 d,纳米炭组和Miccoli组血钙及PTH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但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Miccoli组VAS明显低于另两组,且纳米炭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术后1个月,各组血钙和PTH水平及VAS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个月,Miccoli组的NSS明显低于另两组,而纳米炭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41个月。各组SLN损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米炭组与Miccoli组RLN损伤、甲旁减、低钙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但纳米炭组与Miccol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炭与改良Miccoli术用于PTC全甲状腺切除术均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纳米炭技术的淋巴结清扫彻底性更好,而改良Miccoli技术更为微创。
- 蒋俊锋蒋建刚周苏君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
-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脊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2例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31例。常规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间各项手术指标,术前与术后1、2 d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变化,术前与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失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常规组;与术前比,术后1、2 d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微创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术后1年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显著升高,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微创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但术后1年两组间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但相较于传统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更有利于减小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减轻手术对骨折部位肌肉损伤程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 蒋俊锋王强
- 关键词:脊椎骨折
- 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和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比较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和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5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Cobb角以及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优17例(58.6%),良10例(34.5%),可2例(6.9%),优良率93.1%;对照组优10例(33.3%),良14例(46.7%),可6例(20.0%),优良率80.0%。秩和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u=2.084,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x^2=2.162,P<0.05)。术后两组患者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t=0.307,P>0.05);术后2天和术后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obb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9个月时对照组Cobb角丢失显著大于对照组(t=24.461,P<0.05)。术前和术后9个月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9个月时,观察组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8.023,P<0.05)。结论两种术式在术后短期内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但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术具有更好的长久稳定性,长期预后较好。
- 蒋俊锋蒋建刚蒋建农
-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 不同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治疗的93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保守组(常规保守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PKP治疗)及联合组[过伸性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各31例。3组患者术后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的椎体高度与Cobb角,疼痛、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PKP组与联合组均显著高于保守组,Cobb角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0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PKP组与联合组均显著低于保守组;且随访期间PKP组与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均P<0.05);PKP组与联合组患者的前缘高度、中线高度、Cobb角、VAS、0DI、BI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KP与过伸性体位复位联合PVP术治疗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恢复。
- 蒋俊锋王强
- 关键词:脊柱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