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颉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移植
  • 2篇术后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氨
  • 1篇移植肝
  • 1篇异种
  • 1篇异种移植
  • 1篇再次肝移植
  • 1篇术后感染
  • 1篇术后谵妄
  • 1篇重症肝炎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猪
  • 1篇谵妄
  • 1篇无肝期
  • 1篇脑病
  • 1篇肝性
  • 1篇肝性脑病
  • 1篇肝炎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亭
  • 4篇颉斌
  • 2篇司中洲
  • 1篇齐海智
  • 1篇贺志军
  • 1篇章忠强
  • 1篇李杰群
  • 1篇李强
  • 1篇王昊
  • 1篇向文

传媒

  • 2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重症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重症肝炎组相比,重症肝炎组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更高[30.9(27.5,34.7)比17.0(15.0,18.9)],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无肝期时间、术后感染率、乙肝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非重症肝炎组相比,重症肝炎组术中输血量大[术中输血量(ml):3 069.1±1 139.7比699.0±422.7],住院时间更长[37(33,44)比30(28,33)]。结论重症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是安全可靠的,肝移植是重症肝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颉斌向文王冠武司中洲李亭
关键词:重症肝炎肝移植感染率
早期移植肝无功能再次肝移植病例的经验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总结早期移植肝无功能再次肝移植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早期移植肝无功能再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首次肝移植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6例再次肝移植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均无术中死亡,术后短期病死率为50%(3/6)。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高于首次肝移植(分:34.67±5.64比20.67±8.29,P <0.05),手术时间低于首次肝移植(min:388.33±64.47比474.83±76.41,P <0.05),术中输血量高于首次肝移植(ml:4 631.25±1 393.19比3 739.58±1 930.82,P <0.05),无肝期时间与首次肝移植无显著差异。再次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66.7%(4/6)。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早期移植肝无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风险仍高。
王冠武李亭颉斌
关键词:再次肝移植术后感染
建立转基因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模型的初步尝试
2023年
目的探讨稳定的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模型制作方法,为异种肝移植的临床前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工具。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异种肝脏移植研究团队施行的7例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的围手术期情况及结局。供体选用基因编辑的版纳小型猪,受体选用解剖特征、生理生化及免疫机制同人类十分接近的恒河猴。在参照临床经典原位全肝移植术式的基础上,进行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术,并对手术过程进行改进,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无肝期。在胆管插管留置外引流,以观察胆汁分泌情况。术前免疫诱导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眼镜蛇毒因子+他克莫司";术后免疫维持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同时给予抗菌抗病毒治疗、输注凝血酶调节受体凝血功能。结果共行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7例,在建模成熟稳定的第7例模型制作中,供体获取手术时间42 min,无热缺血时间,供体修整时间87 min,供体冷保存时间为128 min;受体手术时间123 min,无肝期27 min,肝下下腔静脉阻断38 min,手术全程出血量约10 ml。术后存活4例,术后最长存活时间为27 h。3例未存活模型中,1例为麻醉意外,2例为早期手术练习。第7例模型受体术后分泌胆汁86 ml。结论良好的供体获取、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术中减少出血量、缩短无肝期、严格的液体管理及细致全面的监护是提高猪-猴异种肝移植模型成功率的关键,优化供体基因组合及合理免疫抑制方案是进一步实现猪-猴异种肝移植模型长期存活的关键。
李亭李杰群李强章忠强颉斌魏红江司中洲齐海智
关键词:异种移植肝移植动物模型
肝移植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指标评估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谵妄(POD)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POD将受者分为POD组(60例)和非POD组(172例)。比较两组肝移植受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对肝移植受者POD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危险因素对肝移植受者发生POD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移植受者POD发生率为25.9%。POD组手术时间、无肝期长于非POD组,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冷沉淀输注量、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非POD组(均为P<0.05);POD组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血浆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非POD组(均为P<0.05)。术前肝性脑病、血氨升高、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高,术后AST升高,术中无肝期长是肝移植受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术前血氨升高和MELD评分高对肝移植受者发生POD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最佳截取值分别为42.6μmol/L和18分,灵敏度分别为0.650和0.767,特异度分别为0.826和0.727。结论肝移植受者POD发生率较高,其中术前肝性脑病、血氨升高、MELD评分高,术后AST升高,术中无肝期长为肝移植PO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氨升高、MELD评分高是预测受者发生POD的预测指标。
陈俊国王昊颉斌贺志军李亭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谵妄血氨肝性脑病无肝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