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应龙 作品数:8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组配式S-ROM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Ⅳ DDH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组配式S-ROM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成人CroweⅣ DDH的应用.方法 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随机选取10例成人CroweⅣ DDH患者,分为3D组(5例)和常规组(5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7~63岁,平均43.6岁.2组病例术前均进行Harris评分,3D组根据患者三维CT数据,制作髋关节3D打印模型.并依据模型测量选择假体大小、确定手术方案并进行模拟手术.随后采用组配式S-ROM假体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记录术中髋关节实际情况、假体型号、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术后1周再次行Harris评分,随访早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D组术中髋关节实际情况与术前3D打印模型一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提高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活动良好.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组配式S-ROM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Ⅳ DDH,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精确度和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杨佳 杨毅 赵云宏 张正学 杨清 杨柳 溪应龙 段于平 李彪关键词:DDH 3D打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联合铁剂方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拟探究氨甲环酸联合蔗糖铁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180例。随机分配到氨甲环酸联合铁剂组(联合组)、氨甲环酸组和铁剂组。记录置换入院时、手术前1天,手术后1、3、5d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患者数。同时计算术前血容量、总失血量。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5岁。所有术前基本资料,三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铁剂组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氨甲环酸组(P<0.05)。联合组术后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联合组术后输血、总失血量显著低于氨甲环酸组和铁剂组(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关节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氨甲环酸联和铁剂可以有效提高围术期血红蛋白浓度,减少总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 杨清 杨毅 杨柳 张正学 龚跃昆 杨佳 溪应龙 段于平 李彪关键词:氨甲环酸 蔗糖铁 全膝关节置换术 失血量 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在股骨侧假体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在股骨侧假体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取出股骨侧生物型假体、骨水泥型假体及骨水泥患者共25例(25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2±12.1)岁,开窗长约6~13cm,宽约1.2cm。再植入假体均选用生物型翻修股骨柄,合并腔隙性骨缺损者予以髂骨或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开窗骨条7例(男5例,女2例)辅以钢丝或钢缆环扎固定,其余18例缝合骨膜覆盖。记录评价指标:术前、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术后随访影像学评估(开窗骨条愈合时间,愈合率,假体位置,钢丝或钢缆位置)。结果本组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Harris评分术前(35.9±14.7)分,术后(89.3±12.6)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时间为92~156min;失血量为568~980mL。术中未发生股骨假体远端皮质骨穿孔、近端劈裂骨折,开窗骨条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捆绑开窗骨条钢丝或钢缆均未发生断裂。术中2例股骨腔隙性骨缺损者随访3个月时股骨假体分别下沉0.8cm、1.0cm,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对比观察发现假体稳定。结论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在股骨假体固定牢固的翻修术中可以很好的暴露中远端股骨髓腔,以取出股骨侧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及骨水泥,开窗骨条愈合良好,不影响翻修植入假体稳定性。 溪应龙 段于平 杨毅 赵文川 赵晓东 杨佳 张正学 丁琼丽 李彪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 翻修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打压植骨处理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髋臼内陷的疗效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自体打压植骨处理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髋臼内陷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51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伴髋臼内陷的患者,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自体打压植骨重建髋臼.术前、术后分别对患者髋关节进行Harris评分和患侧髋关节的外展角度测量.结果 42例(51髋)均获随访.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40.49±1.58)分,至术后1 a末次随访(91.8±2.23)分,P<0.05;患侧髋关节的屈曲由术前(44.47±2.38)°,至术后1 a末次随访(95.61±2.04)°,P<0.05.结论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打压植骨治疗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导致的髋臼内陷,可以取得较好的早期疗效. 张正学 邓辉 杨毅 赵文川 杨佳 溪应龙 段于平 李彪关键词:打压植骨 类风湿 髋臼内陷 关节置换 3D打印技术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DDH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拟探究3D打印技术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Crowe各型成人DDH患者共20例,CroweⅠ型2例,CroweⅡ型2例,CroweⅢ型8例,CroweⅣ型8例。所有患者制造出与实体1∶1的髋关节模型,并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并按方案实施手术。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和患者患髋的功能指标(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5.25±20.42)min,下床时间为术后(2.90±0.72)d,平均住院时间为(15.35±5.95)d。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术前平均(51.30±8.02)分,末次随访(86.50±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为(5.51±1.19)分,末次随访为(1.05±0.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间未出现关节感染、假体松动、假体脱位、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技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特别是CroweⅢ/Ⅳ型患者效果显著。 杨清 杨毅 杨柳 张正学 龚跃昆 杨佳 溪应龙 段于平 李彪关键词:3D打印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一期病灶清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晚期活动性全膝关节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成人晚期活动性全膝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骨科关节组收治的... 溪应龙关键词:关节置换 结核 文献传递 氨甲环酸联合蔗糖铁降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输血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7 2018年 背景:目前临床上髋关节置换常用氨甲环酸止血,蔗糖铁治疗围术期贫血,二者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拟探究氨甲环酸联合蔗糖铁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263例,17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配到氨甲环酸联合铁剂组(联合用药组)、氨甲环酸组和铁剂组,每组58例。记录患者入院时、手术前1 d、术后1,3,5 d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观察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的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输血患者数;同时计算术前血容量及总失血量。结果与结论:(1)所有术前基本资料,3组患者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联合用药组和铁剂组术前1 d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氨甲环酸组(P<0.05);联合用药组术后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联合用药组术后输血、总失血量显著低于氨甲环酸组和铁剂组(P<0.05);(4)3组患者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5)随访期间未出现关节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6)提示氨甲环酸联合蔗糖铁可以有效提高围术期血红蛋白浓度,减少总失血量及术后输血,不增加血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溪应龙 段于平 杨清 杨毅 张正学 赵晓东 周俊洁 杨佳 李彪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蔗糖铁 输血 凝血指标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HIV感染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HIV感染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7年1月,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2例(35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HIV感染者(阳性组)临床资料,以同期治疗的33例(43髋)未感染HIV患者(阴性组)作为对照。阳性组患者年龄、性别、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随访期间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评价,复查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结果阳性组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20.2个月;阴性组为14~25个月,平均21.6个月。阴性组手术时间较阳性组明显缩短(t=3.677,P=0.001);但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职业暴露,住院期间出现切口浅表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阴性组出现切口浅表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两组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结论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HIV感染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安全、有效方法。 段于平 溪应龙 寸新华 杨毅 李彪 周俊洁 唐兴 李正刚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HIV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