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位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绵羊尾型与体重性状的相关性及早期生长发育对比分析
- <正>引言/目的呼伦贝尔短尾羊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经过长期的人工选育所形成的一个优良类群,该类群不仅具有呼伦贝尔羊耐寒、耐粗饲、善于行走采食、抓膘速度快、羔羊成活率高、肉质好且无膻味等特点,更是由于其...
- 何小龙王位达赖付绍印祁云霞王标刘永斌张文广
- 关键词:绵羊体重性状生长发育
- 文献传递
- 蒙古羊尾椎数与尾型变异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为了揭示蒙古羊尾椎数与尾型的变异规律,试验选择内蒙古四子王旗所养殖的蒙古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尾椎数和尾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对蒙古羊尾巴的扫描,将蒙古羊的尾型分为直尾、弯尾和逗号尾三种类型,蒙古羊的尾椎数在7~13个之间,平均为9.78个,整个尾椎长度在18~34 cm之间,平均为24.58 cm;蒙古羊的第一尾椎到第五尾椎的宽度呈递减变化趋势,通过模拟得到尾椎宽度的函数方程为y=-5.884ln x+17.082,根据此数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每个尾椎的宽度。通过对蒙古羊尾型测定得到成年蒙古羊尾长在3.00~20.00 cm之间,平均为11.14 cm,尾宽在3.00~19.00 cm之间,平均为11.26 cm;羔羊尾长在3.50~15.00 cm之间,平均为9.61 cm,尾宽在5.50~15.00 cm之间,平均为9.75 cm,蒙古羊的尾长略小于尾宽。
- 何小龙王位王艳欣王月星付绍印付绍印李虎山刘斌祁云霞郭建平蔡宇钿刘永斌张文广
- 关键词:蒙古羊尾椎
- 基于RNA-Seq分析褪黑激素对绒山羊皮肤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研究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绒山羊皮肤毛囊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与皮肤毛囊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选取处于皮肤毛囊发育生长起始点(5月)的内蒙古绒山羊罕山型个体6只,分别作为埋植组(皮下埋植MT,n=3)和对照组(不埋植MT,n=3),以绒山羊个体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RNA-Seq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在测序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了462个在埋植组与对照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上调表达208个,下调表达254个;KEGG富集性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癌症信号通路、鳞状细胞癌信号通路、黑色素合成、Wnt信号通路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Wnt信号可能在褪黑激素调控皮肤毛囊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褪黑激素影响毛囊生长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依据。
- 丽春付绍印付绍印王建蒙
- 关键词:褪黑激素绒山羊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 基于RNA-Seq技术挖掘绵羊背最长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被引量:10
- 2018年
- 试验通过对小尾寒羊与巴美肉羊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挖掘影响两种绵羊肉质性状的关键基因。分别选取小尾寒羊和巴美肉羊各3只,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对其背最长肌转录组文库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影响两者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发现,6个样品测序数据经质量控制后共得到120Gb的有效数据,共筛选出333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2个,下调基因有251个。GO功能富集与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了6个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PDK4、MYF6、PPARGC1A、SLCO4A1、FABP4、LEP。试验通过对比小尾寒羊与巴美肉羊背最长肌转录组数据,筛选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丰富了绵羊基因组信息,为进一步阐述不同品种绵羊肉质性状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 王位付绍印何小龙付绍印王月星王艳欣刘斌王月星张文广
- 关键词:RNA-SEQ肉质性状转录组小尾寒羊背最长肌
- 鸡无尾性状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动物的尾巴具有改变方向、控制升降、调整速度、支撑身体、防御、攻击、保温、示警、逃生和捕食等作用。鸟类的尾巴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身体的关键作用,但在进化过程中尾部却出现了缩短和融合现象,如中国的瓢鸡及智利的Araucana鸡。作者简述了近年来关于鸡无尾性状的解剖学研究成果,发现无尾鸡在胚胎发育HH19期(Hamburger和Humilton标准分期)就已经出现无尾现象,而在结构上无尾鸡缺乏尾脂腺、尾羽、镰羽、尾椎骨和尾综骨。同时作者分析了导致尾部体节停止发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包括周期性表达基因的转录调控影响尾部延伸过程、后端化因子梯度诱导尾部形成、Hox基因影响体节特化过程及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的无尾现象等,从而提出了可能导致家禽无尾性状的胚胎发育时期的关键分子及信号通路,包括Irx1和Irx2基因、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Fgf信号通路、RA信号通路等。研究鸡无尾性状的分子机制不仅可深入了解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尾部发育机制,更有利于揭示鸟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尾部缩短及融合的机理。
- 胡斯乐陶萨如拉王月星王月星王艳欣王位张文广
- 关键词:分子遗传
- 杂种优势的应用及基因表达的特点被引量:2
- 2018年
- 杂种优势在动植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杂种优势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生物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对其基因表达数量和表达模式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多,因为父母本的不同,杂交子代的基因在数量和功能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杂交子代融合基因的表达会发生父母本的偏向性,继而影响其表型;杂交子代中因为父母本印记的差异,导致其性状和功能有所不同。总结了杂交子代中差异基因、融合基因和印记基因的表达情况,为深入理解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理提供新的切入点。
- 王艳欣王月星王月星王建蒙王位戴豪杨王建蒙
- 关键词:杂种优势父母本基因表达
- 家畜基因组中拷贝数变异与性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家畜基因组中的CNV长度跨度较大,可以包含1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也可以跨越多个基因,在基因组中覆盖的核苷酸总数远远超过SNP总数。已有研究表明,CNV可以影响基因表达。介绍了在不同家畜基因组中的CNV相关研究,并对这些CNVs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了CNV对性状的影响,展望了家畜基因组中CNV对表型影响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以期为家畜基因组中CNV的进一步研究及对表型性状的影响提供参考。
- 王月星王艳欣王艳欣刘娜娜王位付绍印刘永斌张文广
- 关键词:基因组CNV家畜
- 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羔羊尾型性状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揭示绵羊尾型性状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选用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羔羊作为研究对象,对绵羊尾型性状早期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羔羊尾长略大于尾宽,且相同日龄公母羊尾型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计算,60~160日龄杂交一代羔羊尾长平均日增长0.305 mm,尾宽平均日增长0.192 mm,平均日增重139.30 g;分析发现,随着体重的增加,杂交一代羔羊的尾长和尾宽均随之增长,且尾巴的生长发育主要发生在羔羊从出生至体重达25.00 kg之前。通过对戈壁羊及杂交一代羊尾型与体重的关联分析,羔羊从出生至体重15.00 kg时,杂交一代羔羊尾巴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戈壁羊;当体重大于16.00 kg时,杂交羊的尾巴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缓,并且尾型显著小于当地戈壁羊。说明用呼伦贝尔短尾羊公羊杂交改良当地大尾型的戈壁羊效果显著。
- 何小龙王位付绍印达赖祁云霞刘永斌张文广
- 关键词:杂交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