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遥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牙移动
  • 3篇正畸
  • 2篇正畸牙
  • 2篇正畸牙移动
  • 2篇通路
  • 2篇细胞
  • 1篇低能量
  • 1篇低能量激光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原纤维
  • 1篇破骨
  • 1篇破骨细胞
  • 1篇趋化
  • 1篇中性粒细胞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市口腔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马遥
  • 2篇张锡忠
  • 2篇张淋坤
  • 1篇彭朋
  • 1篇张春香
  • 1篇李猷

传媒

  • 2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牙周炎正畸牙移动初期TNF信号通路的基因本体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在牙周炎正畸牙移动初期的表达和功能,为牙周炎正畸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证据。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4组,A组建立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炎正畸模型,加力12 h,初始力为80 g;B组仅建立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炎模型,不加力;C组对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健康牙周正畸模型,加力12 h,初始力为80 g;D组为正常大鼠,不作处理(为对照组)。建模及加力完成后,截取各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作为样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对TNF信号通路相关差异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qRT-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A、B、C组中TNF信号通路均显著性上调(P<0.01),参与通路的基因在A组有28个上调,5个下调,B组有12个上调,4个下调,C组有12个上调,1个下调(P<0.05)。GO分析中显著性最高的GO条目为“对脂多糖的应答”、“炎症反应”、“NF-κB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NF-κB进入细胞核的正调控”、“对缺氧的应答”(P<0.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C组TNF-α表达量无差异(P>0.05),A组、B组显著性上调(P<0.01),A组>B组>C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A、B、C组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量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TGS2和IL-6的表达量低于B组(P<0.05)。结论大鼠牙周炎正畸牙移动早期激活TNF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并在炎症反应和骨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马遥姜兆伟靳云轶苗倩张春香张淋坤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牙周炎信号通路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NF-κB通路相关差异基因的GO分析
2017年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正畸加力组与正常大鼠牙齿牙周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分析。方法:将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加力组和对照组,加力组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根据预实验结果,分别在0h、12h处死大鼠,并截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外周约1mm的牙周组织,提取总RNA,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并运用RT-q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结果显示,共筛选到463条差异基因,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250个基因表达上调,213个基因表达下调,在差异基因中涉及到NF-κB信号通路的基因有8个,均表达上调。GO分析涉及到1189个不同的功能分类。结论:正畸加力12h后牙齿牙周组织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和与中性粒细胞趋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
李猷张淋坤张锡忠康永歌马遥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核转录因子ΚB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
低能量激光对大鼠牙移动后保持过程中破骨细胞和胶原纤维改建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low level laser,LLL)对大鼠牙移动后保持过程中破骨细胞和胶原纤维改建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20只,随机选取5只为基线组:不施加正畸力,作为空白对照。其余15只建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模型,加力结束去除加力装置后随机3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即刻拆除加力装置后,不采用任何保持措施;保持组:拆除口内装置后,结扎丝拧成麻花状作为固定保持,维持大鼠第一磨牙与切牙之间的距离;保持+激光组:加力结束拆除口内装置后,结扎丝拧成麻花状作为固定保持,并在去除加力装置后的第0天、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应用LLL照射。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第一磨牙组织块,用HE染色、TRAP染色、Masson染色法观察破骨细胞以及胶原纤维的分布,分析牙槽骨及胶原纤维改建的过程。结果去除加力装置后2周,基线组牙根两侧可见胶原纤维沉积,牙根远中侧未见明显破骨样细胞;对照组牙根两侧未见明显胶原纤维沉积,远中侧破骨细胞活动活跃;保持组牙根两侧可见胶原纤维沉积,远中侧亦可见破骨细胞活动,但不如对照组活跃;保持+激光组牙根两侧胶原纤维合成明显,未见明显破骨细胞分布,且保持+激光组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保持同时进行低能量激光照射能有效促进大鼠牙移动后保持阶段内胶原纤维的合成,抑制破骨细胞活动,从而减少磨牙复发的可能性。
苗倩彭朋董晓曦马遥张锡忠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低能量激光破骨细胞胶原纤维MASSON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